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无论是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农村学生阅读现状阅,抑或从农村学生阅读读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探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新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目标明确提出: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维,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些内容无疑告诉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教师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两方面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先看课内阅读教学的现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然而,我们的教学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钳制。为了分数,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把文章中的知识点的讲解作为阅读的主要目的,忽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及认知需求,缺乏调动学生阅读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字词、成语等基本知识的传授作为讲解的重点,对学生进行传达式的管束,而对语言意识的训练则相对不足。部分教师误认为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时间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计划的完成,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明显,因而,大都以"讲"代"读"、以"听"代"读"、以"讲"代"练",忽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视学生为阅读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以致学生没有机会充分体验、领悟、想象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时空氛围和主题语境,这样的阅读教学恐怕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无法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流于空谈。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渐乐于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以学习语文知识为乐,才会提升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首先是让阅读充满魅力,吸引学生。如何吸引?充分利用多媒体,让优美的配音和经典的美文倾注于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滋养于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逐渐积累学生的阅读量,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在听配乐散文《背影》,学生听得很入神。其中的一两处,学生们几乎听得流泪。听完让学生思考回答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基本正确。之后让学生再读,学生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除次之外,还可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学习《海燕》一文时,恰巧没电,我说:"同学们,让老师范读,怎么样?"学生自然大声回答:"好!"我按照朗诵的要求朗读,朗读一结束,学生掌声如雷。我顺势说:"同学们,到你们了!"于是,同学们读出了不同于早读的水平。这也许就是榜样的力量。长此以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得熏陶,积累了阅读的量;有了阅读的量,理解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二、让阅读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分数,许多学校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也以讲大量的习题为主,学生却似听非听。这样做的效果,题做了不少,也讲了不少,分数却不高,最糟糕的是破坏了学生的本来就不浓厚的学习兴趣,得不偿失。
  平时,许多人都把上学叫做读书,这不正说明了"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吗?我们何不重视"读",让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呢?
  整体感悟阶段:我不妨设计一两个提纲挈领的问题,然后或听、或泛读、或群读、或个读,甚至是重读,让学生有充分的信息输入,让感悟有了基础,思考有了依据,回答问题自然相对容易。如果老师再给予解题思路的辅导,学生的收获自然更大一些。比如,"作者抒发怎样的感情"这样的题目,我们可归纳为两点:作者抒发的感情的位置,常常在文章的结尾,或者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找到了答案的出处,反复读一读,感悟,思考,归纳。掌握这样的规律,学生回答问题就轻松得多。
  局部探究阶段:不少老师在这一阶段,让学生阅读之后,设计几个阅读题,然后分组讨论,最终师生共同堂探讨得出结论。然而,有的时候同学们合作探讨了,依然没有得到较为合适的答案。原因是什么?一是学生读得少,二是学生的合作探讨流于形式。怎么办。笔者认为,不妨来点重读,甚至更多。读得多了,相对来说容易理解,容易从中找到答案。正如俗话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举一例为证。在期末复习代词这一题型时,笔者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了一个浅显的例子,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回答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做同类型的题,并总结了这类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情况下,其指代内容在该词的前面句子内。第二天上课做同样的题型。在巡视时,一位学困生说自己不会。笔者没有生气,因为我知道这位同学经常上课发呆,或者不专心,尤其是读书的时候,他几乎不开口读书。有时候老师站在他的身边,提醒他,他也不读。所以,不会自然是正常的。因为他平时没有专心上课的习惯,没有读书的积累,缺少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我耐心的说,昨天举的例子,还记得么?他说记得。解题的规律还记得吗?"忘记了。""好,一起再读一次……。找到答"案了吗?"找到了。"
  课外阅读拓展阶段:该阶段的阅读实践更多应该体现在作业预习的设计上,或者说体现在资料的收集上。课外阅读,我们没法强制,也没法监督,但可以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不知不觉的阅读。其次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让学生通过家长或上网收集有关天气与农业的谚语。通过家长收集的谚语少,但由于地域性特点明显,同学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通过上网查阅而得出的谚语多,而且对应的的地区广,有些不太好理解。通过展示、比较、探讨,记笔记,同学们进行了较好的阅读理解。期末复习时,发现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效果较好。
  除上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外,名著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它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相关的论述: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应试的影响,名著的阅读流于形式,或者进行"放羊式"阅读。可以说,除了课内选段的阅读外,以及应付考试的练习外,大部分同学是没有阅读的。怎么办?关键是教师重视,其次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高度重视名著的阅读,不能只是引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的名著导读,设计几个练习题,便敷衍了事。歌德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没有理由让学生放弃与高尚人的对话,放弃就意味着失职,目光短浅。其次,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使阅读名著落在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可以设计为阅读指导课、成果展示课。阅读指导课,重点指导,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名人评价、精彩段落欣赏,给学生阅读方法(如默读法、精读法、跳读法等)的指导,以及为成果展示而需要完成的任务(如读书心得等)。成果展示课重在展示,但功夫要下在课前。展示前一定要细心设计流程,耐心督促指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的内容,比如,心得体会、话剧表演等等,这样阅读无疑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阅读,语感得到了培养,精神得到了滋养,理解能力必然有了提升。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阅读的体验,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站目录投稿: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