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医院文化视角下员工职业幸福感思考


  摘要:医疗服务行业有着其他各类行业所不具备的特性,导致部分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医院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幸福体验和工作效率,持续打造医院"幸福文化",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医院文化 职业 幸福感
  幸福是主体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常新的意义。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幸福感的研究倍受重视,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幸福感的研究,其对象主要针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如教师,另外对老年幸福感研究很多,而对其他人群如城市居民幸福感也有一般研究,但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见。
  一、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研究的现实意义
  1.职业幸福感研究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手段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技术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对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其职业幸福感,使他们在一个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并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为患者服务。
  2.职业幸福感研究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长期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极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等各种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形成职业厌倦,这不利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成长。
  二、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人们在接受各种先进仪器和设备的检查与治疗时,往往产生了医生借助这些仪器设备就能百分之百正确和成功的观念,因此不接受医生犯错误的情况,认为在医院看病就像在商场购物一样,交了钱病就得治好。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先进的设备只能大大提高医生判断的正确率与治疗的成功率,归根结底还是依靠经验与技能。
  医疗服务行业作为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付出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心血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享有与其付出和发挥的作用相对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报酬。然而,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等因素,医务人员的真实价值并没有在工资待遇方面体现出来,这使得医务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
  2.媒体因素
  新闻媒体在报道当中应当考虑对社会的影响,在真实、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正确的引导舆论,然而在市场化前提下,更能吸引眼球的关键词,往往能够给各种媒体带来更多的收益。
  3.工作本身因素
  医疗服务行业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如: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这些都会给医务人员造成压力。面对行业的种种特点,医务人员却不能自主掌控,这又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现阶段我国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这使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大型医院更加难堪重负,如此多的患者前来就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4.医患关系因素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面对的最重要的关系,也是当前社会中非常敏感的一种关系,医务人员要处理的关系极为复杂,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遭到人身攻击,近些年来,医生面临生命危险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很多患者对医学的"无知",对医疗服务行业的不甚了解,造成了他们对医务人员的偏见甚至是成见。至于社会上普遍抱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更不是医务人员个体所应该承担和能够解决的,而所有的后果,往往是由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的医生独自承担。
  5.付出回报比例失调
  医学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的成本比其他专业要高。在取得行医资格后,医务人员还要面对高技术性、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承受着行业所特有的种种压力。诚然,医务人员的收入较之其他工薪阶层稍为丰厚,但考虑到学习阶段所付出的成本,工作之后所承受的压力,收入与付出的比例显然失调。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医生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灰色收入",诸如红包、药品回扣等。首先,灰色收入是应全力反对和坚决禁止的一种不良现象,不应被考虑在正常的激励中;其次,即便考虑到灰色收入,现实中能够拿到灰色收入的医务人员也不占多数。
  三、医院文化视角下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1.注重实效,倡导合理的薪酬分配
  医务人员大多接受了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因此,医务人员对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正确的体现理应有相应的预期。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财政支持理应占较大比例。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医院的公共财政支持是解决医院财务压力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增加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2.度身打造,制订科学的培养机制
  医院应完善人员培养机制,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一是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在什么时间,对处于什么阶段的医务人员,在满足哪些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何种培训。二是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对于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与医院的需求相吻合,即要了解医院需要掌握什么样知识或技能的人才,需要专门招聘的进行招聘,对于某一领域新发展出来的技术,可以通过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解决。三是设置形式多样的培训,比如将传统的讲座、进修、宣传册等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相结合,举行演讲比赛、晚会等,鼓励医务人员编排小品,组织辩论赛等方式,将教育活动与娱乐休闲活动相结合,既可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也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3.改善环境,培育幸福的医院文化
  医院的工作环境包括硬件环境以及软件环境。这既可以让医务人员有更佳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医院管理层应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和谐的公共关系,努力塑造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面貌;应该把医务人员的个人目标同科室的集体目标以及整个医院的组织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管理层到各科室间形成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的关系,切实杜绝推诿扯皮、勾心斗角现象的发生。
  4.提高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
  医疗服务行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不可逆等特性,医疗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这需要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的努力,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严把准入机制,确保医务人员具有精湛的技术。对于已进入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在每次晋升之前,都要按照所晋升职位的要求,对医务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与考核。
  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或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进的时候,也要对新技术的使用者和新设备的操作者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和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估。医学是技术性相当强的学科,医学本身也有很多未被探明的领域,同时,医学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
  医务人员要做到洁身自好。无论是在手术治疗还是内科诊断的时候,都要求医务人员全神贯注、细致认真,否则很可能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失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团结一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需要政府、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来改善医患关系,单从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层面来考虑医患关系,需要医务人员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恪守医德医风。恪守医德是医务人员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条件,诊断、治疗要尽职尽责,开药方、做检查要贴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不能唯利是图,多开药、开贵药,让患者产生被忽悠的感觉。其次,要做到善于沟通,患者大多不是医学专业人员,对自己的病情不甚了解,在病痛的折磨下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安情绪,这时候医务人员要尽量安慰患者,对患者的疑问要尽可能解释清楚,不能因为患者听不懂而不耐烦。最后,医务人员要有服务意识和亲和力,要明确医生的职责是为患者服务,在日常接触和交流中要真诚而有礼貌,尊重患者。
  6.沟通交流,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医疗服务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医学上的未知性使得患者在医院看病不可能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花了钱就能得到相应的商品和满意的结果。医务人员的诊疗是要遵守医学的客观规律,现代医疗技术绝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和绝对的成功,患者必须接受这一现实,正确看待治疗结果。在医院和医生已经尽力的情况下,患者不能为了尽可能获得补偿而寻衅滋事,扰乱医院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也反映出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任何理由和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当秩序。医院应该加强院内安全保卫力度,在院内各处进行实时监控,增派安全保卫人员,及时制止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行为。
  新闻媒体的报道应该讲究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的原则,特别是在医疗纠纷的报道中,要努力成为医患之间的桥梁,为化解矛盾,达成共识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很多媒体的报道,特别是揭露医生收受贿赂、多开药、开贵药,医务人员不认真负责等方面的报道,客观上推动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维护了患者的利益。但也不能排除少数媒体不顾客观事实,在报道中选择有倾向性的标题或断章取义。媒体的报道,要尽量发挥正面作用,既不能夸大结果也不能隐瞒事实,这样才能即起到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的作用,又能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尹文强,王克利,傅华.社区卫生服务职工工作满意度与稳定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6):351-355
  [2]王光辉,薛国良,杜云翔等.医务人员满意度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78
  [3]王颖,罗力,谢洪彬等.构建知识导向型的公立医疗机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6(1):23
网站目录投稿:听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