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一个士人叫管宁。他因避战祸从中原到辽东三十多年。他不求功名,也不以诗文名世,只是招收门徒以教书为业,非学者不见。因他名气很大,曹丕曾征他为太中大夫,曹睿又征他为光禄勋,都被他坚辞不就。 关于管宁淡泊于名利,历史上流传下来,很有一些故事。 当时有一个叫华歆的与他齐名。时人称管宁为龙头,华歆为龙尾。一次两人挖地种菜,挖出了一块金子。管宁连看都不看一下,继续挖他的地。华歆把金子拾起来看了半天,才把它放下。 还有一次他们正在读书,门外有达官贵人的车马过。管宁照样看他的书,而华歆却把书放下到门口去看。于是管宁就把他们共用的一张坐席割成两半,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这就是有名的割席断交。 华歆后来做了大官,在汉、魏两朝。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君子不可一日荒废的是学问。表现为功名事业之中的东西,面很广但时效短,留存在人心风俗之中的东西,面虽窄但时效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末三国的天下,不是刘备、孙权、曹操这些人能够把持的,也不是荀悦、诸葛亮能够把持的,而是管宁在把持。 这种对学问的看法也自有他的道理。 管宁专心于学问,不求闻达于诸侯,也不借诗文以扬名。他的事业就是教学,把自己求得的学问再传授给他人。处于乱世之中,能够舍弃高官厚禄,以教化众人为己任,这的确要有高尚的情操。管宁的事业是值得人们敬重的。 管宁的人格更值得人们敬重。"学而优则仕",似乎已成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思维定式。好象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当官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那么反过来说,那些没有当官的读书人是不是就不"优"而属于劣等呢?一般的人恐怕都是这样看的。甚至直到现在,这种思维定式在社会上都没有完全消除。 管宁的作为一反这种传统思想观念,是很难得的。像他这样学而优不仕的人是太少了。从这一点上说,我很同意王夫之对他的评价。 但是,也不要把当官和不当官绝对对立起来。比如说,把管宁和诸葛亮对立起来就没有什么道理。其实诸葛亮在气质上同管宁是相近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虽然从了政,且位至丞相,仍然无改于他布衣时的志向和操行。他的高风亮节垂范后世,教化万民。这与管宁的教学,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有德行、有智慧的人或从政,或从教,或从文,只是形式上的区别,不会对他们的人格和品质有什么影响。当然,最后究竟选择哪一行,这就要依他们各人的性情和爱好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