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试论公安材料秘书的价值取向与成长之路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变化,对基层材料秘书的冲击不小,特别是在基层公安机关,材料秘书开始出现"青黄不接"、"断档"现象,有的不适应作材料工作、有的不愿意从事材料工作、有的缺乏精品意识。对此,笔者深有感触。本文结合笔者10多年的学习、思考和体验,就基层公安机关材料秘书的价值取向与成长进步谈一些非常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工作。
  1.要定位更高,立意更远
  孟建柱同志就任公安部长后不久,就在公安部研究室座谈,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从战略层面上加强对公安工作全局性、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努力把公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公安部办公厅主任胡家福曾经指出,要以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公安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要着眼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谋划公安工作;要着眼于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善于用执政党的思维来研究公安工作;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善于用和谐的理念来提升公安工作;要着眼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深刻变化,善于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公安工作;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善于用平衡协调的思维来调整公安工作。这"五个基点",是对公安材料秘书工作的经验总结,具有方向性、指导性作用。谁把握得准,谁就必然得益;谁运用得好,谁的材料就能立得住、走得远。没有这样的基点,就很难在思想谋略上高人一等、在材料文章上胜人一筹,就很难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得意之作,就很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得到普遍认可的秘书人才。
  在基层,相对于其他工作,公安工作最辛苦;相对于公安工作,秘书工作最辛苦;相对于秘书工作,材料秘书最辛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身处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浮躁之心人皆有之,名利之欲实难抛却。绝大多数材料秘书爱好文字工作而置身其中,数十年如一日,把最美好的人生年华都奉献给了日复一日的敲打修改、没完没了的加班加点。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材料秘书的价值追求未必都能实现。特别是在材料秘书岗位上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难免会对自身待遇、社会地位和劳动强度产生疑问。同样当警察,为什么别人有车坐、吃香的、喝辣的,我总要熬灯废油,揪头发、敲键盘;同样拿工资,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多干活、多加班、多操心;同样是材料,"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了,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同样说事情,别人的材料、别的部门都能蒙混过关,我为什么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呢?凡此种种,还有很多,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前材料秘书的心理困惑。尽管各级领导都在试图改观,但结果并不理想。
  基层材料秘书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一面,也有感情痛苦、心力憔悴的一面。材料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没有数十年苦苦煎熬,写不出大材料、做不了好秘书,进入不了领导的视野;等熬到了一定程度,领导又割舍不得,自己已经年龄不小。再入他门、另辟蹊径,已毫无优势。可以说,既然入了这个门、走上了这条道,就要凝神静气、心无旁骛,就要身在兵位、胸谋将事,在更多的时候只能是从一而终、别无选择。作为材料秘书,很少有人既能够八面玲珑,又保持材料一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材料秘书当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必须要有大气魄、大境界、大胸怀,真正把材料撰写作为实现价值的特殊渠道、把加班吃苦作为历练人生的基本手段、把综合创造作为展示才华的重要过程,不为浮躁之气所惑,不受声色犬马干扰。材料秘书有一个规则,就是当若干年后回首时,在秘书岗位成长起来的干部如数家珍时,总会屈指算算谁在材料写作上建树较大、谁的材料可圈可点,娓娓道出谁的精品力作在当时被拍案叫绝、广为传颂,至今还有人在学习参考、相关领导还念念不忘。这当为秘书情结、价值所在。
  2.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因为工作需要,秘书普遍比较重视学习,所以比别人懂得稍多、走得稍快;同样因为工作特殊,秘书稍有懈怠,就会才具不足,做事迟钝、材料单薄。所谓人各有志,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秘书都把材料作为一种事业、终身追求,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材料秘书,对于学习的要求就比别人更高、内容更多、任务更重。学习是立身之本,思考是进步阶梯。艺多不压身。任何通过学习积累、经过思考打上"烙印"的知识和才干,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必然补偿到未来的方方面面,伴随人生的时时刻刻。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真正的"笔杆子",就必须学点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学点哲学,对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立身处世、写好材料、做好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思想性,一项部署的价值在于操作性。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需要辩证思维,既注重主观与客观、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结合,又注重运用抓重点、抓具体、抓反复的工作方法。必须学点古文。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多地体现在古典文化上,其中许多精品力作经过几千年的提炼总结,广为传诵,成为不朽之作。温家宝总理随口道来的经典古文,加大了中国总理讲话的感染力、亲和力和震撼力。有点古文修养,可以谈吐不俗,显得有文化、有底蕴。特别要注重向古代的写作大家学习,认真学习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劝将士勤于攻己阙教》、《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张居正的《岁赋出入疏》等,这些文章不愧为大家手笔、公文精品,每读一遍,都能感受其逻辑之严密、说理之透辟、语言之精当。要学点典范文章。我们党就是靠"笔杆子"、"枪杆子"起家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典范著作和写作佳话。毛主席可谓带头写稿第一人,大到国防、外交文稿,小到社论消息、新闻通讯,他都亲自起草、亲自审定,其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很强,至今仍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有"中共中央一支笔"之称的胡乔木,先后主持起草《共同纲领》、第一部宪法、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决议,特别是1978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直向前看》一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革命领袖的赏识和倚重。还有善于学习的"大秀才"田家英,起草"八大"开幕词,其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为一时佳话,深得主席器重,后来主持《毛泽东选集》编撰,苦学成名。要注意学习中央领导讲话、《人民日报》社论,因为这些文章无疑都是当代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都能代表当代公文起草的最高水平,无论从哪个角度学习,都是开卷有益、都能受益匪浅。要学点公文常识、公安业务和法律知识。这不仅是对一名材料秘书的要求,也是对一个人民警察的要求。材料写作反映一个公安秘书的综合素质,业务知识体现一个民警的基本素养,法律意识则是一个人成熟的主要标志。对于公安秘书而言,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就能避免说外行话、落话柄、闹笑话;不在这里下苦,说话就会信口开河、牵强附会、人云亦云,为文就会云遮雾罩、下笔千言、漏洞百出。作为材料秘书,对学习的要求很高,但同时也转化利用得最快。一个闪光的思路观点、一个精辟的说理议论、一个成熟的布篇谋局甚至一句有价值、有分量的经典语言,都可以通过思考提炼,运用到手头的文稿中,可以使领导对你倍加器重、同事们对你刮目相看。材料秘书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普遍注意学习、勤于思考、厚积薄发,大多是有心人,特别注重学习新的政策法规、前沿思想理论、有关精品力作、重要讲话文件,喜欢对经手的材料"回头看",分析得失、剖析利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3.要牢记根本,求精求新
  办公系统最会说话的往往是"笔杆子"。在办公室,决定工作水平的是公文运作流程;体现工作能力的是材料起草质量。作为材料秘书,立身之本是材料,核心竞争力也是材料。在材料岗位上成长,没有这个"根",就长不大,即使长大了,也立不住;离开这个"本",就跑不动,就是跑出去了,还是跑不远。这是一个规律,也许在某个特殊时期、特别单位、特殊人物身上不是一一灵验,但总体看来、长期观察,无论是谁、走到哪里,都在这个规律的笼罩之中。
  时下,有一种不良倾向,说不清楚什么原因,材料秘书聚在一起谈论材料、推敲文字的时候不多,即使谈论,其投入力度、热烈程度也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认为材料是抄来的,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认为写材料无非是把"全国、全省"换成"全市",把"广州、深圳、上海"变为"甘肃"或"兰州",把"2007年"换成"2008年",就是如此简单。持这种论调者,首先自己就根本不懂什么是材料。二是认为公安机关是抓贼的,材料写得好有何用?这失之偏颇。许多政策规定,得有红头文件固定;许多工作安排,需要通过文件、材料组织实施;工作动态、主要成绩、成功经验,需要《简报》上报下发、横向交流;领导来检查,需要综合材料、集中反映;下去作指导,需要整理材料、传达意见。任何单位,没有公文运作,就不堪设想。言之无文,行至不远。材料在统一思想、安排工作、反映情况、请示汇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认为到处都是文山会海,材料写得再好也没人看。这有失公允。公文上行,上级机关必须对所请示的问题作出批示,对报告的事项表明态度;公文下行,下级机关必须作出安排、组织实施、完成任务。不看公文,能吗?没有公文,行吗?事实上,主要的讲话稿、汇报稿,都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的,不仅要全面反映工作、而且要体现领导水平。当然,由于材料太多,对于一些事不关己、不太重要的文稿可能只是浏览阅办,但也总是以不误事为前提的。公文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材料秘书有一个共识,就是公文是一种综合,综合是一种创造,应当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把本事使在材料上,秘书的分量首先是材料的分量,秘书的成功首先是一个又一个材料的成功。喊得再响、说得再好,材料过不了关,一切都是空话。
  4.要务实创新,变中求进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刻推进,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处世态度在内的一切都在变、都在改、都在动。特别是随着领导干部文化知识、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多领导能够上台讲话、开口指示、出口成章,对材料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内容多、速度快,对公文主渠道的关注有所下降。从形式上讲,材料的效能有所下降,其重要性大打折扣。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要求材料的质量要高、内容要精、文章要短、形式要活、流转要快。在这个大背景下,秘书人员如何求变求新,就成了公文写作的首要问题。
  创新求变,首先是一个材料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写法创新的问题。材料需要常写常新,如何才能新?就是要面对新要求、增长新本领、研究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提炼新观点;就要了解新情况、掌握新动态、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满足新需求。材料内容决定材料形式。要使材料耳目一新、感人肺腑,既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了解基层的新情况新动向、把握民警的新期待新需求。公文庄重、严谨、规范、权威的特定要求,不可能超越。但文有定规,文无定法。在具体行文中,可以"关门当领导,执笔三分主"。在如何布篇谋局、层次结构、起承转合上匠心独运,在标题设计、观点提炼、句式变化、遣词造句上推敲琢磨。这个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学所感跃然纸上的过程,更是一个贯彻领导意图、碰撞思想火花的过程。
  创新求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载体创新。红头文件是重要载体,但范围有限、要求很高、运转较慢。因此,应当更多地注重把《简报》这个载体用足用活。例如,适应领导快捷化的需求、增加简报信息量,便于传阅存档;增设行动专刊,集中反映不同专项斗争开展情况,做到短、平、快;尝试增设特刊,对焦点问题、治安热点进行调研,提供决策依据;适应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占领网上阵地,使之成为新的简报载体,进一步"放大"和"聚焦"材料的效应。务实地做好这些工作,对于了解基层真实状况、反映民警呼声、指导现实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秘书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在确保公文质量的前提下顺势求变、变中求精,使《简报》成为交流情况、反映动态、探讨问题、研究工作的权威载体,民警以在此发表文章为荣,领导将此作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的主渠道,使之影响不断扩大、作用更加明显。
  5.要持中守正,正道前行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也是一个秘书人员起码的道德素养。做文先做人。办公室工作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工作,要求付出的多、奉献的多,得到的肯定少、回报少。有时候,不批评就是表扬,能完成就是成绩。这很有道理。如果没有流汗、流泪的吃苦精神,没有顾大局、识大体、挑大梁的基本素养,是很难做好材料秘书的。既然志不在此,就不可能静下心来把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就不可能用上心思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写不成材料时就怨天尤人,能写材料了又心猿意马;希望一稿成名,希望成名一稿天下尽知、享用终身。这种人写材料就很危险。
  笔者体会,为官最讲究资望,而资望就是一种煎熬。跑官要官不失为升迁之道,但宦海浮沉,靠跑靠要,升迁之后又当如何?得到认可和拥戴,一纸任命远远不够。在许多地方,职务的提升意味着权利的扩大、威势的增加。而对于材料秘书,所谓提升只是给了一个"名分",意味着材料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奉献精神的进一步发扬。
  当然,要工作、要做事,就必然会出现"摆不平"、"推不开"、"转不动"的问题。当然,其中不少问题源于运行机制的职责不清、鞭打快牛。对待别人的说三道四,要看到底是哪些人在说、究竟说的是什么问题、都是在给哪些人说?然后再看,真实情况如何。谣言止于智者。在一个单位,你简单,所有的关系都简单;你是非,围绕你的是非肯定就多。如果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材料上树立标杆,在工作上确立标准、在作风上形成规范、在团体中培养权威,就会使人的心理不平衡,写的不如说的、闲转的不如干活的,就会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写不成材料反而坐而论道、头头是道,挑不起大梁居然指手画脚、自以为是。材料秘书都有一种期盼,就是期望出现一种争先落后、争创一流的氛围,心中都有一股豪气,"这个材料让我来写"、"这个材料我再改一遍","这个材料的这几个方面比较成功","我的材料我负责,我的材料无差错,我的材料请放心"。惟其如此,材料质量才会显著提高、工作节奏才会明显加快,才会在领导心中有一席之地。
网站目录投稿: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