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给本科生增负不妨增加高等教育精细化投入


  今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
  扩招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较好地解决了大多数学生"有学上"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接下来,就是要"上好学",让孩子们接受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对大学生合理"增负",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上好学"的必然要求。在我看来,合理"增负",不是要增加大学生的负担,而是要"增加"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精细化投入,实现教育由"粗放"到"精细"的时代转型。这实际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等,无一不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对本科教育的加倍付出。
  可以说,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关键就是要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一是组织引导教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枯燥无趣、令人昏昏欲睡是当下一些大学课堂的写照。学生上课"开小差、玩游戏、手机刷屏"也就在所难免。在我看来,学生有责任,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教师身上,教师如果讲得好,学生是很难出现上述情况的。若所有的教师都能认真备课,精讲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等多种手段与学生互动,并及时反馈和评改作业问题,学生们是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增负"的。
  二是深化教师职称体制改革。职称是许多高校教师念兹在兹的一个问题。有的人不惜为此弄虚作假甚至与同侪反目成仇。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职称所附带的物质利益色彩过重,致使本应是一种荣誉的职称异化为一种待遇保障依靠。只要评上了更高一级职称,待遇就会上一个层次,职称越高,待遇级差越大,"旱涝保收"。这种唯职称给待遇的现象必须改变,否则,"干好干差一个样"必然会造成"同岗不同酬"等事实上的不公平,挫伤部分敬业奉献、能力突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完善教师队伍保障监督机制。"兵马未动,精草先行"。对大学生合理"增负",也是一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攻坚战",需要广大教师冲锋陷阵。要在严把"入口关"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待遇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从教,安心治学,积极探索给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实招、高招。同时,还要根据中央、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监督约束机制,严格纪律规矩,规范教师言行,让教师"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只有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体制,进一步解放和释放教师的创造力,合理给大学生"增负",才会有最根本的依靠,才会有着落。否则,给大学生"增负",只能是停留在墙上的一幅美丽字画。
网站目录投稿: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