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伪科普文章,这类文章涉及教育、育儿、医疗、养生等人们最为关注的领域,被社交平台不加识别地传播,使人们的认知陷入严重的混乱境地,其破坏力是难以估量的,潜在的危险非常大。 "伪"指故意把本来面貌掩盖起来,有很强的迷惑性;"假"指不真实的,比较容易被人识破。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假有一定的设防,但对伪的防备意识并不是很强。 以教育为例,伪科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胡说八道类。譬如:高考是成才的"独木桥"。这种说法不但混淆了成才主次渠道的关系,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人事部制定的《1996—20l0年中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所称的"人才"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按国家对"人才"的界定,我国90%以上的人才是通过高考、中考选拔培养出来的。每年高考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议论比比皆是,试问:高考是独木桥,阳关大道又在哪里呢?如果有阳关大道,全民还用得着去挤独木桥吗?因此,这类说法不仅不切实际,而且逻辑混乱。然而,这是几十年来批判高考最为普遍的一句话,它给考试和教育改革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对照人才概念界定,教育领域流行的"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说法把升学与成才对立起来,正是受"独木桥"影响的结果。 二是半真半假类。譬如: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过,完美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是顺其自然的,而这背后是父母长期营造的价值观环境、关键节点的指引、四两拨千斤的感化结果,它真正考验的是父母的眼界、底蕴、判断力等功力。对于教育来讲,有原则地控制比无原则地放手难得多。在这个模糊命题催眠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未必真的健康。这类文章的欺骗手段很高超,举证清晰,逻辑合理,更容易让人相信。但是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文章作者以偏概全,将莫须有的证据当作惊天发现,不同文章又有完全相反的结论,其关键性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三是矫枉过正类。譬如: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校长。有的作者为了突出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重要性,就弄出这样极端的命题来。在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确越来越重要,强化家庭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更能优化家校合作、和谐家庭关系,营造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但是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校长,一个好爸爸等于200个老师这种没有依据、缺乏验证、违反常识的命题,不管他们的本意如何,都属于发力过猛,导致最终结论倒向了另一个极端,使不少人产生对教育的恐惧,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的。 四是纸上谈兵类。譬如:死记硬背。事实上,所谓的差生并不是智力不佳,而是脑袋空空。课文不背、概念不记、公式不熟。学习差的孩子几乎百分之百是"死记硬背"的受害者。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连死记硬背都不会的人,有什么资格谈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习是先输入后输出的关系,没有足够量的输入哪来的有效输出。这类文章太想抓住舆论热点,但最终的结论却失之偏颇。为了体现改革创新就要去批判过去,否定传统,别出心裁,这很容易犯纸上谈兵的毛病。 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声音甚至杂音、错音,大家在浏览学习这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打个问号,尤其对于颠覆性的结论、重大发现、灵丹妙药等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时刻谨记有些事情绝非朋友圈中文章所说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