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馆藏木雕老子像看我国的佛道合流现象


  一
  中国的道教始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又字伯阳,是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周朝曾任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至唐武周时期封为太上老君,后世以之为道家始祖,著有《道德经》。在现今的各行各业,如铁匠、煤窑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民间亦称其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李伯阳、李老君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阳是一个千年古都,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形成了厚重的河洛文化。洛阳不仅是道教的发源地,还是佛教在中国的最早传承地,可以说是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汇聚之地。首先,东汉时期的佛教传人,佛经翻译,讲经活动,最早佛寺的创建都集中在洛阳地区,洛阳地区就成了中国佛教的发祥地,其中自马寺是佛教传人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世人称之为佛教祖庭。它是我国早期佛事活动的中心。还有北魏时期最大的皇家寺院——永宁寺,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等等,这些至今尚存的历史遗迹都充分展示了洛阳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另外,洛阳与道教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并保留有许多道教遗存。如位于瀍河二十四中家属院的老子故居,唐朝时期修建的纪念老子的道观——上清官下清官等。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并在洛阳居住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事件都发生于河洛地区,一是脍炙人口、传承至今的"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二是在函谷关写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道德经"五千言,为千年帝都洛阳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既然老子和洛阳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那么用以纪念老子并展示其生平的老子纪念馆的修建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老子纪念馆是在祖师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祖师庙建于元末明初,是为了纪念道教的始祖——老子而建的。清朝时期,这里曾经供奉过道教中镇守北方的神灵真武大帝,所以又被称为真武庙或玄武庙。在清朝末年这里又重新改为祖师庙。   老子纪念馆是迄今洛阳地区唯一一个能够集中完整的展现老子生平及思想的地方。我馆在筹建的过程中从民间征集到了大量的木雕像。从大的类别上来分,主要有佛、道两类,其中尤以后者居多。明清以来民众造神佛像,以祈保佑一方抑或一族、一家的平安,或直接出于升官发财的私利需求,并带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色彩,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影响下,民间艺人往往将神仙"人"化、生活化。因此明清木雕造像造型率真,形象生动,更具生活情趣和亲和感。   二
  这件老子骑青牛像现藏于洛阳老子纪念馆(图一),像高31.3厘米,像为樟木质,雕刻手法细腻,人物形象生动,面饰金箔和彩绘更使人感到庄严与华丽。该像老子骑在青牛之上,头戴僧帽,脚踩如意,脸形长圆,丰耳高鼻,抿唇前视,庄严慈祥。相传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决定出走远走高飞。在途经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的时候,应守关长官尹喜之请求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伟大著作《道德经》。此后,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也就成为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亦成为老子的代名词,老子因此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樟木木质细密,有天然的美丽纹理,质地坚韧,不易折断,也不易产生裂纹,是自古以来雕刻工艺的首选材料。另外,如意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尊雕像将青牛、僧帽和如意并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相互融合。   另外一件老子坐像也同样采用了彩绘和贴金的手法(图二),此尊雕像尽管来自民间,但是雕刻手法却十分工细,线条流畅,人物形态生动,这尊雕像头戴僧帽,身着佛教袈裟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右手抚膝,左腿横盘,端坐龛中,两边立有两位童子。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佛龛,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在佛教遗迹如印度的阿旃塔、爱罗拉,中国的云冈、龙门等石窟中,都是四壁穿凿众佛、菩萨之龛室。后世改为以石、木、银、铜等,用铸造、雕刻、镶嵌等工艺,做成圆、长方、亭榭等形状,摆设在佛堂内供奉佛像。因此,龛乃是佛教所特有的圣物。莲花是东方佛教文化的象征。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傲然独立,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的契合。莲花的自然美可以用来象征佛教的理想,即努力修行,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这件老子坐像,用料讲究,造型奇特,装饰典雅,工艺精湛,其老子、童子、僧帽、佛龛、莲花并用,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道教互相融合的思想,是佛道合流的见证,是中国道教造像世俗化的产物。   从上述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佛道两家,是在一种相互矛盾斗争,而又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发展的。   三
  明清时期佛道融合进一步深化,两家各自融进对方诸多东西,使它们各自原有的个性淡化,出现了彼此混同的局面,使佛道合流在明清成为社会宗教思潮的主流。佛教自传人中国以来就对道教产生很大影响,在道教后来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一直影响和刺激着道教,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来源于历史悠久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汲取儒佛思想,以便使自己不断得到发展,至明清时期道佛互补已成为普遍现象。从民间许多道士著作思想中可以看到佛学思想的存在,从不少佛学大师思想观点中可以看到道教思想的痕迹,在他们的著作中都体现了佛道互相融合。   明朝道士何道全讲佛教的参究,说:"参究念佛者,必择静处,节饮食,厚毡褥,宽衣结跏趺坐,竖脊调气,屏除杂念,然后将佛号轻轻举起,不在出声,默念一声至百声,如有杂念,重头再举,直至百声无间断。一声声参究意义:念佛的是谁?四大分张之时,念佛的归于何处安身立命?且参且念,时时不离行往坐卧中参念,不可忘却穷根究本,直须要个明白,即登彼岸,胜似念千万亿佛名,数念珠耗气也。"(见《随机应化录》卷二)由此可以看出何道全对禅学是颇有研究的。何道全提倡以性兼命的内丹,以内炼为仙、超脱生死为主张,修炼的核心在于明心见性,注重坐圜内修与在境物上磨练心地真功与真行相结合。其说带有禅的浓厚气息,于道、佛双融上有相当的发挥。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佛道合流、和而不同的和谐宗教关系,这种现象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罕见。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具有较大的宗教宽容性,另一方面又在于佛道两教各有擅长、互为补充,二者以不同的文化功能最终实现了和谐共存的一个目标,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即佛教主要是"治心",道教主要是"治身"。佛道两教和谐关系的形成历史,不仅揭示了不同宗教之间具有相通性的精神,也说明了从文化上化解宗教冲突、走向宗教和谐的可能性,对于当今世界宗教文明冲突的解决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
网站目录投稿: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