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祭神的习俗,周朝"五祀"便是其中之一。在《白虎通·五祀》中记载:"门、户、井、灶、中溜"五神掌管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负责一家平安,由此上至天子诸侯,下到黎民百姓,对五祀之礼都相当重视。五神中的灶神,也称灶君,民间俗称为灶王爷,原是司饮食之神,到了晋代被赋予了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能,于是又列为司命之神。 一、祭灶习俗的产生及发展 原始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们利用火来驱赶野兽,烹饪食物,自此便有了对火的崇拜。文献记载人们将远古时期的炎帝或黄帝或祝融敬为灶神,由此可见,祭灶习俗有着悠久的传统。虽然我们现已无法探究民间祭灶习俗产生的具体时间及最初的祭拜形式,但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关于官方祭灶习俗的文字记载是在西周成王时期。当时天子是不祭祀灶神的,主持祭灶的是大夫,祭灶仪式具有等级化、制度化和固定化。虽然文献中记载西周时期的祭灶活动并非天子亲力亲为,但可以知晓在当时它已是宫廷的祭典之一。《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汉代时期,天子开始亲自祭灶。"五祀"随之成为国之大祀。到了晋代,灶神不再仅是职掌灶火、掌管人间的饮食之神,而又被赋予了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能。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第六卷《微旨》中写道:"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灶神要在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的夜晚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罪大之人要被夺取三百日的寿命,罪小的也要被夺取三日的寿命。灶神有了监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责,这直接关系到了百姓的生死祸福,因此自晋代之后,人们对灶神愈发敬重,祭灶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祭拜习俗并得到广泛地传播,人们纷纷祭拜灶神以求神灵保佑。无论是先前的司饮食之神,还是之后的司命之神,灶神始终牵系着人们的生息祸福,这也就使得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灶神始终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古代,最早定下的祭灶时间并非在冬季腊月,而是在夏季和初冬,且对于祭灶的时间非常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遵守时间来祭灶是非常不吉利的。在《周礼·春官》和《礼记·月令》中明确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时间大致有孟夏(农历四月)、仲夏(农历五月)、季夏(农历六月)和孟冬(农历十月)。之后各个朝代的祭灶时间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变化。到了汉代,一年之中仅于立夏和季夏两次祭灶,至此,在冬季祭灶这一习俗渐渐消失。唐、宋、元三朝的祭灶时间仍然延续在夏季进行。直至明代,据《明史》记载,祭灶时间为孟夏和岁暮两次,此时才再次出现了在岁末,也就是在一年将终时进行祭灶活动。腊月祭灶成为官方定制是在清康熙朝,此时在宫中,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为常事。至于民间祭灶的时间,自古便没有定数,大致在宋朝时就出现了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虽然自古至今,各朝各代,官方、民间的祭灶时间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祭灶活动自产生至今从未间断。虽然对封建思想的破除以及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得官方的祭灶活动早已停止,但在民间,每到腊月二十三依旧会有许多人祭拜灶神。近代,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定为祭灶日,但在有些地方则为腊月二十二或者腊月二十四,亦或腊月二十五祭灶)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通常将这一天称为"小年",因为此时距新年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从这一天起人们就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祭灶也就成为了春节到来的一种象征。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祭灶除了时间的变化,其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后汉书·阴识传》记载,汉宣帝时是用黄羊祭灶神。唐朝著作《辇下岁时记》记载,为使灶君酒醉不能言语,便将酒糟涂抹于灶门。宋代的祭灶仪节比较完备,腊月二十四日为祭期,祭品有猪头、酒、豆沙粉圆等,妇女不能参与祭祀。到了明清时期,祭灶的礼仪就更加繁琐了。祭灶当日傍晚,各家各户要将各种祭品放在灶神的牌位前,由男子沐手焚香点烛,行跪拜礼,用饴糖涂抹灶门,还要燃烧纸马和草料,好让灶王爷骑上吃饱了的马,上天说好话。在祭神过程中,要燃放爆竹,妇女仍旧不得参与。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灶神是非常敬重的,甚至到了不准女性祭拜的地步。因为灶神常年驻家,是"一家之主",负责监视家中各人的言行,到了岁末,有着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的特殊权利,他的奏报与一家人来年的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要好吃好喝地伺候灶神,连他的马都要喂饱草料,还要再为灶神准备好钱财,给他的嘴涂上蜜糖,为的是希望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地造吉祥,祈求来年全家能够平安富足。 祭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风行各地的重要的祭拜习俗。在各朝各代以及不同地域,虽然祭灶并没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但总的来说是大体一致的。通常人们要在腊月二十三(也称为祭灶日)这一天的晚饭前,在自家供奉的灶神神像前摆上供品。供品的种类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是饺子,有的是面条,还有的是烧饼或者花生、核桃之类的食物,虽然种类不同,但是有一样是万万不能少的,那就是祭灶糖。祭灶糖由麦芽糖熬制而成,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形状上来说,有长条形的,有扁圆形的,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实心的;从制作材料上看,虽然主材都是麦芽糖,但有的地方会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芝麻,有的则没有。准备好祭灶糖后,人们会将其在炉火上烤化涂抹在灶神的嘴上,或者直接将祭灶糖扔进灶火中,随之将自家供奉了一年的旧的灶神画像扔进炉火,然后一边磕头一边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到玉帝那里不要说家里人的坏话,保佑来年全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富足。用祭灶糖做供品,一是因为它是黏的,可以粘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二是因为它是甜的,给灶神的嘴抹上糖,希望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民间有一句俗语"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烧了灶神的画像之后,要再放一挂鞭炮为灶神送行,这就是所谓的"送灶神",待灶神送走之后全家人才可以开始吃晚饭。当然,有了"送灶神",肯定还要"请灶神"。旧的灶神像被烧了之后,人们要再请一张新的灶神像,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送走灶神后就请上新灶神,而有的则是到了除夕才请上"新灶神",那么在这些地方人们常说:从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后直到除夕的这段日子,因为家中没有灶神的监视,所以天天都是好日子,可以没有禁忌。看来灶神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尽管祭灶习俗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有别于法律法规,却同样具有约束力的无形的正面力量。 二、馆藏灶神木雕造像 在民间,人们敬灶神多是请一张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正中的墙壁上。虽然敬的是灶神,但通常在画像中并非只有灶王爷一人,在他的旁边还会有一位女性的形象,人们称她为"灶王奶奶"。关于灶王奶奶的来由,有的说是人们为了巴结灶王爷,不让他独自孤单,就按照人间夫妻要成双结对的习俗为灶王爷配了妻子。还有的说灶王奶奶本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她爱上了人间一个烧火做饭的穷小伙。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之后非常愤怒,就把女儿贬下凡间与小伙子一同受苦。王母娘娘心疼女儿,劝说玉帝,于是玉帝才给了这个小伙子一个灶王的职位,玉帝的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早期的纸质灶神像一般都是木板年画,颜色鲜艳,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印刷品。画像中灶王爷位于左侧,右侧是灶王奶奶,其四周通常还画有八仙、聚宝盆、招财童子,二十四节气等形象和图案。灶神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多是"上天言好事",下联则为"下界保平安"或"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或者"灶君神位",亦或是"司命主"等。在厨房的墙壁上粘贴灶神像是最常见的祭灶方式,如若有能力或是对灶神相当敬重的人家,就会在厨房的北面或者东面专门设上灶王龛,供上灶神之像。这些灶神像有的是陶塑,有的是木雕,还有的是瓦雕。与画像相同,有的神龛中仅供奉灶王爷一位,有的则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两位神像。在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的木雕造像中,就有一对灶神的形象,现陈展于洛阳老子纪念馆内。 这对彩绘木雕造像,左侧为灶王爷,右侧是灶王奶奶。底座宽22、高54厘米。造像由木头雕刻而成,主要着黄、红、蓝、绿、黑五种颜色。两尊神像面部圆润饱满,耳大且长,眼角上挑,面带微笑,表情祥和。二者端坐,灶王奶奶双手合拢放置于胸前,灶王爷左手扶膝,右手曲臂握拳。在参考了众多灶王爷的形象后笔者推断,馆藏的这尊灶王爷其握拳的右手中本应持有令牌或是玉如意之类的法器或吉祥之物。灶王奶奶合拢的双手前搭有一块带有梅花纹的帕子。梅花纹在我国的传统纹饰中是使用相当广泛的祥纹之一,寓意不老不衰。因为梅花有五片花瓣,人们又借其代表福、禄、寿、喜、财,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在灶神的造像上使用梅花纹,更是表达了雕刻者祈求灶神为家人带来福、禄、寿、喜、财的美好愿望。 在研究灶王爷所戴的帽子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道教中的"混元巾"。"巾"在我国古时指的是帽子,人们将道教徒所戴的帽子称为"道巾",并有"道有九巾"之说。"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帽子,为九巾之首。这种帽子为硬沿圆帽,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然而我们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馆藏的这尊灶王爷造像其帽顶并没有露出发髻,且帽子前还有混元巾所没有的"帽正",由此即可断定此帽并非混元巾。那么转而观察帽子的形状,它与我国古代的另外一种巾子——四方平定巾又极为相似。这是在明代洪武年间颁行的一种四角为方形的倒梯形的软帽,由黑色纱罗制成,素面。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灶王爷戴的帽子并非素面,其上是有纹饰的。基于此,笔者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仍旧无法从古代的巾帽中找到一顶与灶王爷所戴的一模一样的帽子,得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不足为奇。民间造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物件,是因为灶神本就没有原型,他的形象大多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造像之人多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神像雕刻出不凡的样貌,并配以华美的服饰,来表达对神像的崇拜和敬重。馆藏灶神木雕造像的服饰再次论证了这一论点。 馆藏灶神所着服饰为黄色宽袖圆领袍。圆领在汉魏前多见于西域,后传入中原,到了唐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虽然圆领袍无等级之分,可以当做日常服饰来穿,但黄色在唐朝时期却不是人人都有权使用的服饰颜色。隋唐时期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十分完备,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帝王将相各服其服,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到了唐代,为了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便在隋制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品色制度。唐高祖时期规定: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自此,黄色就成为了帝皇的象征。笔者认为: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灶王爷、灶王奶奶这两尊神像所着的黄色圆领袍,并非是造像之人无知而为,而是表达了对两尊神像的敬重之意,他们将其尊为天人,与帝皇并论。 三、洛阳地区祭灶习俗现状 出于对火的崇拜,加之灶神是司命之神,使得中国的祭灶习俗不仅流传的时间长而且范围广,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在近现代,特别是解放以后,随着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加之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民众对神灵权威的信服度已逐渐减弱,祭灶风俗日趋衰落。尤其是在城区,已经很少有人会在现代装修风格的厨房内供奉灶神了。据笔者走访调查得知,若一定要找寻依然存在的敬灶神习俗,那么只能是在城市周边的县区和一些年纪较长的人家了。在这些地方,人们仍然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在自家的灶神像前摆放供品,祭拜灶神。祭灶饼是为灶王升天路上充饥之用;祭灶糖是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大公鸡是当做灶王升天时的"天马";草料是给天马的食物。供品摆放齐全之后便是烧香、叩拜,并烧掉已经被油烟熏了一年的旧的灶神像,最后是燃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据老人讲:现在到了年下的时候,卖对联、福字的多,但是有灶神像的摊位就特别少了,市场上很难买到,通常要很费劲才能请到一尊灶神像。 洛阳晚报记者李砺瑾在2011年1月26日《洛阳晚报》A10版的一篇题为《祭灶糖,渐行渐远的记忆》的报道中写到:"为了寻到祭灶糖,昨日,我们来到了关林市场。在副食一条街的各个摊点上,我们难觅祭灶糖的踪影。大多商户表示这几年没有进过祭灶糖,个别商户说祭灶糖已经售完。随后我们来到了老城区老集、西工区凯旋路等地,也没有发现卖祭灶糖的摊点。后来,在位于洛龙区的关圣街,一家商户的摊位上摆了不少包装好的袋装祭灶糖。摊主告诉我们,早些年,关林附近也有人做祭灶糖,不过后来买的人少了,传统祭灶糖逐渐消失,现在的祭灶糖大多是从许昌进来的。"笔者在卖祭灶糖的摊点前看到来买祭灶糖的大多是年长的人,偶尔也会有年轻人来买。当笔者问起他们为什么要来买糖的时候,年长的人大多都能说出这与祭灶习俗有关系,为的是求得家中平安吉祥;而年轻人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有的说是家里老人让买的,还有的说是要用糖粘住自己的嘴,不能说坏话。他们大多不知道这祭灶糖原是祭灶时必不可少的供品之一。这种现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回到从前那个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的年代,但是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灶神,知道祭灶习俗在中国曾是流传很广,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兴盛的传统文化。 祭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从单纯的敬神习俗演变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寻找有效的途径,利用正处在朝阳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