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卫++陈丹丹 摘 要:本文基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应用型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的政策引导,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研究发现多数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仍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建议通过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等多方合作的方式打造现代化的应用型人才,以迎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该项政策说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正向应用型人才模式倾斜。据调查发现,经管方向的学科愈加受到高校学生的欢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研究具有特色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本科经管类毕业生将面向基层就业。其次,有利于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最后,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化和多样化。总而言之,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国内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了相关研究。朱士中(2010)对美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模式、哈佛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培养"模式等。韩道友(2011)借鉴了德国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南京工程学院李平教授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从组织形式、办学机制及经费来源上应与社会高度联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从人才培养过程与模式上应高度重视与企业的深层次的全面融合。这对于我国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设计及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向北京、河北两地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发放问卷300份,最终回收问卷294份,经统计整理,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98%,有效率97.33%。 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一)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等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由于经管类女生偏多,所调查者中女生占73.97%,男生只占到26.03%。所涉及的专业有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管理学等,其中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所占比重居多。 (二)现有教学内容和方式 如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现有教学方式有哪些;对现有教学方式的评价;对已学过的课程和知识能否应用到实际等。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在所接受调查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上,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只占32.88%,剩余大部分只是简单的开设了一门创业就业的课程;现有教学方式中,理论课程占100%,案例教学占75%,校企合作占18.15%。 (三)实践教学环节 如有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用性的评价;实践教学环节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在所接受调查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上;有实践教学环节占53.77%、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占46.23%;高度评价实践教学环节有用性的占62.33%,认同实践教学环节有用性的占25.34%,高度评价实践教学环节有用性的占12.33%;认为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增加的占90.41%,认为实践教学环节不需要进一步增加的占9.59%。 (四)校企合作 如希望选择哪种类型的企业合作;是否会考虑留在实习单位;是否愿意支付一定的实践费用。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调查的学生当中,希望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占12.67%,希望选择证券公司的占22.26%,希望选择商业银行的占30.48%,希望选择制造类企业的占59.59%,希望选择物流企业的占17.47%,希望选择其他类公司的占28.08%;愿意支付学校实施校企合作收取一定费用的占68.15%,不愿意支付的占32.85%。 (五)家庭影响 如家庭是否支持校企合作;家庭对学生实践的支持程度。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在所接受调查学生的家庭影响上,家庭支持校企合作的占到88.01%,家庭不支持校企合作的只占11.99%;认为家庭对学生参加实践给予支持的占到30.13%,家庭学生实践不关心占比49.66%,家庭不支持在校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占比20.21%。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具体实处,对于校企合作等实践方式实施的并不有效。因此,通过此次研究本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高校规划出具体可行的实践培养方案,建立以地方企业为大本营,经国家扶持,社会参与,家庭关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各方参与,共同关注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完善在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在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方的合作,迎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从而提高就业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玲艳,陈琳,陈晓凤.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 [2]刘明亮.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的三个突破[J].山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