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语文教育观课堂教学应用例析


  摘要:大语文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时时刻刻遵守其思想宗旨。该文以李商隐诗《锦瑟》的赏析为例来践行和贯彻大语文教育观。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锦瑟》;朦胧
  1.导语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质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工具。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毛泽东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由此可见,语文不单单是工具,更是用来交流、交际的工具,它是伴随学习者终身的武器。那么,出于对学生一生发展的考虑,语文教育也该为学生积累资本、做好铺垫,而不单单只是"本本主义"的死知识、标准答案的教学。
  2.《锦瑟》赏析
  《锦瑟》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诗的境界超越时空的限制,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也不再有界限存在。究竟写什么?只首尾两联隐约暗示是追忆华年所感,而传达所感的内容则是五个在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象喻和用以贯串这五个象喻的迷惘感伤情绪。在内涵上,一篇《锦瑟》,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乎皆有可通。所谓"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诗歌表达的情感归结起来,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诗集总序说等等。
  2.1《锦瑟》情调朦胧幽美,具有多义性
  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由它们结构成诗,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辞意飘渺难寻。多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很常见,李诗的多义,往往是给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构成解读上的复义。其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有一定联系。《锦瑟》的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如庄生之晓梦、杜鹃之啼血、沧海之珠泪、良玉所生之烟等等,均难以指实。这类意象,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附和。
  2.2《锦瑟》大量用典
  李商隐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庄生晓梦迷蝴蝶",原典不过借以阐发万物原无差别的齐物我的思想而已,李商隐却抛开原典的哲理思索,由原典生发的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浓重的迷惘感伤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也由原典之悲哀意蕴而引入伤春的感怆,这些典故不是用以表达某种具体明确的意义,而是借以传递情绪感受。情绪感受所引发的联想和共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便把人思想活动的角度和空间大大扩展了。
  3.理论探讨
  3.1"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教育是多种维度的整合,是多向度的综合体
  它要求我们从多层面、立体化的角度进行语文教育。第一,宽广度。语文的学习除了包括知识和语言的积累,更多的应该是能使学习者在潜意识状态中不断强化思维的广度、深度,使其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并富有生长性,不断优化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第二,延展度。随着人在发育、成长中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其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不同,而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是人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桥梁,它既要接通学前期既有的语文学习经验,又要为未来的人生发展、继续学习奠基引路,所以,大语文教育倡导一种穷其一生的呈链状结构的语文生活;第三,纵深度。即语文教育揭示着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语文教育要面对时间需要,针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学生永续学习、可持续性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化的社会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支持,并且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孕育民族文化之精神,积淀民族文化之品格。那我们在学习《锦瑟》时,对于诗歌旨意,对于作者,就应该在了解时代及作者身世的"知人论世"基础上,从更宽、更广、更深的高度去挖掘和讨论。
  3.2古代文学理论
  古代文学理论中讲究"知人论世",《孟子》中有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强调古人各生一时,其诗其言各有所当。它陈述这样一种理论意象: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首先应该弄清楚作品作者的情况,作者所处时代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深刻领会作品的文学意义,才能对作品作出准确、公正的评价。
  "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或者正是由于时世、家世、身世等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他童年时代受业于一位精通五经、恪守儒家忠孝之道的堂叔,十五六岁时曾在玉阳山学道。晚年,"丧失家道,郁郁不乐",藉佛理解脱烦恼,思想中儒佛道的成分兼而有之。他有"匡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各种思想的矛盾体,因此才有《锦瑟》这样的"古代朦胧诗"的问世。
  3.3当代文学理论
  文学作为活动,是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而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是这一整体中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为艺术创造活动,文学由以上四个基本因素共同构成为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因此,只有在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和把握中,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作品的意义和本质特征。那么对于《锦瑟》的理解活动,就应该要综合考察时代(世界)、李商隐(作者)、《锦瑟》(作品)和学生(读者)等因素,而不能片面和孤立地从某一单一角度来解读。
  纵观现代教育理论和古今的文艺理论,可以说对《锦瑟》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要正确理解《锦瑟》,要了解作者身世经历,要了解其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要结合读者个人的阅历、欣赏角度和水平,更要观照诗歌本身,并且要将各个因素结合起来综合理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而《锦瑟》之美,恰恰就美在多义、美在朦胧,美在学者的不断追问和上下求索。
  4.结语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波.《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1).
  [2]《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版.
  [3]《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4]《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温志国:女,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任教于陕西省靖边中学。
网站目录投稿: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