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产业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的增加、水污染等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逐渐也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人们在关注对外贸易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的意义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单纯的发展经济而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开始倡导保护环境,不断强化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立法,引入环境控制计划,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倡导绿色消费。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也行动起来,为此联合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为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也开始重视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技术的进步的同时,也促进的我国的经济发展。伴随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的环境污染也逐渐严重,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也反过来加剧了中国的能源供应紧张。因此,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可以从理论上挖掘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源,从而对优化贸易结构、环节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对外贸易规模方面,进出口总额增长了数百倍,到2009年,我国出口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大国。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在外贸结构方面,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从最初的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目前以工业制品为主。 (二)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污染的变动 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我国污染状况也急剧恶化,各种污染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气都呈现大幅度上升。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我国在环境治理投资方面,也逐年增加投资比重。 (三)我国对外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直接外资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公司在对我国进行投资的同时,其先进的环保理念、环保技术及环保措施等随之来,给我国环境保护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少外商也直接投资环保产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一些问题。如加剧了污染物的进口,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把许多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少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不够重视,在生产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污染物。带来了落后技术转让。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外资企业将其国家落后的、淘汰的甚至禁止的产品。 三、完善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 要协调好贸易与环境之前的问题,首先必须在理念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应通过媒体媒介向公众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提高企业家的环保理念,使人们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刺激绿色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究。在宣传手段方面,应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倡导绿色消费的文化宣传和公众教育。 (二)坚强国家环保交流与合作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国家交流和合作。目前,为协调好贸易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许多国家之间和国际组织之间签订了不少的国际环境公约和环境条款。多个层次的合作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签订的环保条约及双方环境协定多达100多个。这些公约对全球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在涉外贸易方面的环境法律法规不少,但缺乏系统、详细的规定。在具体的制定方面,应加强对项目设立前的审批管理。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设备明确禁止,也可对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在审批方面,由国家环保总局对高污染的项目进行审批,严格审核对潜在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建立健全我国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和调整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综上,发展贸易与环境保护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益研究—基于中国工业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0. [2] .张娟.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上海:華中科技大学,2012. [3] 独孤昌慧.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述评[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