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绿色经济理念下我国环境成本战略控制探究


  摘要: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能够从长期全局的层面,使企业在承担保护环境责任的同时,拥有持久的成本竞争力。目前,新常态下,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业经济下滑、短暂增长迟缓问题的产生,导致传统的环境成本控制受到了挑战,急需从战略层面创新环境成本控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这种理念与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创新思想不谋而同,基于此,文章从我国目前环境成本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理论基础,从价值链的视角对具体实施策略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 战略控制 环境成本
  一、引言
  2010年,世界银行积极推进绿色基金计划,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题,2016年G20峰会上再次提出绿色经济。另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局战略高度,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可见,绿色经济发展理念正受到全球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那么,企业在生产和发展的同时就需要探求一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贏的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策略。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理论基础,结合价值链理念探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具体实施策略。
  二、 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受传统成本理论的影响较深,企业通常遵循先污染后治理,即"事后治理"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出现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解决,忽略了整个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我国目前尚未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传统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主要是用单一的分配率将成本分配到所有成本对象中。这种方法忽略了发生的环境成本与分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易于操作,但对环境成本的管理则缺乏针对性,从而难以对环境成本进行全面合理的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另外,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环境管理规范体系,各个行业内部也缺乏环境信息的统一评判标准,并且环境信息的披露属于非强制性,所以鲜有企业披露相关信息。故而,随着环境成本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市场上的信息使用者一般很难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
  三、 绿色经济理念下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绿色经济理念与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结合
  绿色经济理念和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绿色经济理念是宏观层面的概念,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而这个宏观概念必须要由微观主体来实现。企业承担着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责任,但另一方面企业又是环境资源最大的消耗者和环境污染最大的制造者,所以企业理所应当成为国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经济与环境共赢的主要承担主体和贡献力量。而环境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影响因素和重要驱动力,其高低影响着企业环保投资的力度以及污染治理的持续性,影响着资源耗费的情况和污染排放的程度,因此,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决定着企业绿色经济理念的深入,更是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二)绿色经济理念对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驱动
  1.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习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环境在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承受着资源的耗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依靠着生态环境的根基。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层面改进完善战略控制,力求在环境成本和环境治理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双赢。
  2.保持成本领先。成本领先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建立环境成本的战略管理体系,并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运用战略控制分析方法,才能实现成本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的环境业绩。
  3.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优化资本结构。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基于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会更加重视企业的环境风险与业绩。好的环境成本控制是企业取得良好环境业绩的关键所在,又是企业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的标识,所以利益相关者会将战略控制措施和实施的效果作为重要的投资决策依据。根据信息传递理论,这些信号对于投资者来说利好,能够畅通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4.新常态下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急切需要。十八大报告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企业正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核心参与者。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经济持续下滑,因此稳定增长首先是稳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精细"价值管理要求企业重视战略成本管理,建立健全重要价值管理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三)绿色经济理念下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机理
  损害成本和控制成本组成了企业环境成本,其中,控制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之前所耗费的成本,属于事前成本;损害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中耗费环境资源产生的成本,属于事后处理成本。如图1所示,横轴上从右向左污染排放量逐渐减少,环境总成本第一个低点L是控制成本线与环境损害线的交点W,但W点并不是环境成本控制的最优点,随着污染排放量从右向左减少,M点后,损害成本降低的速度比控制成本增长的速度快,环境总成本逐渐下降。在环境总成本最低点,控制成本为P,损害成本为零,此时企业即达到环境总成本最佳点,但P点很难达到,实际生产只能不断向P点靠拢。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控制与损害成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在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下,两条成本曲线会呈现同时下降的趋势,最终损害成本为零,环境总成本等于控制成本达到最低,这是一种最佳的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依据现代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观点,环境污染前的控制是降低环境总成本的重点,环境污染发生后的处理环节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但由此产生的损害成本也不容忽视。比如,如果企业在初始投产阶段运用环保设备,可能控制成本会稍高,但损害成本就会得到遏制,这样企业的环境总成本也就相应降低。
  四、价值链与绿色经济下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内在逻辑
  传统视角的环境成本控制是先污染后治理,使控制成本与损害成本此消彼长,但这并不能使环境总成本达到最优,所以要结合绿色经济战略成本控制的视角考虑环境成本的治理问题。绿色经济战略成本控制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视角,要具体指导实践发挥其预防性治理的作用必须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一步,这与价值链理念不谋而合。
  首先,价值链理念拓宽了企业管理活动的范畴。即从战略的角度将企业内外上下整合成一个整体。而这恰好与本文提出的新环境成本战略控制是一致的。因此,两者的结合可以引导管理层从战略层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这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只局限于生产领域的狭隘视角,而且这能在源头上控制环境成本,将单纯的环境成本核算扩展为全面的战略控制,价值链就发展成一条有价值的绿色经济链。
  综上,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环境成本问题的办法是结合价值链理念和环境成本控制,从而创新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策略。
  五、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实施策略
  综上,依据绿色经济理念以及价值链理念,本文提出在不同的活动环节采用不同的环境成本控制策略。
  (一)基于内部价值链的环境成本的控制
  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产品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几乎没有, 但是它决定了企业生产流程、原材料消耗量、售后服务以及废品回收利用,它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是企业对后续环节管控的基础,所以要做到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的环境成本。首先,产品设计要提倡绿色,最大程度地利用環保材料,特别是环保技术的引入,加大可循环再利用产品的研究。其次,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去,充分考虑后续环节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比如调整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将旧工艺流程加以改进,以适应绿色经济的要求,等等。最后,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方案进行评估分析,选择最佳方案优化生产。
  采购阶段。采购阶段是企业从供应商获取原材料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环境成本包括运输包装费、非环保材料储存费、环保生产设备购置费,等等,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控制:(1)采购标准。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购易降解、可循环、无毒无辐射的材料。企业生产设备的采购必须精细化、模块化、可拆卸。(2)采购方式。可采取集中统一的采购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如网上采购、联合采购等。另外,努力实现零库存,尽可能减少非环保材料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损害。(3)采购量。规定合理采购量,特别是有毒、易泄露的非环保材料的采购必须规定科学的采购量,并且严格把控其仓储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储备措施减轻物流和仓储带来的环境压力,使企业各部门能够节约原材料的使用。
  生产阶段。环境成本大多来自于生产阶段,比如说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生产阶段的安全把控不严导致有污染性质的物质没有经过处理就外泄;为完成生产作业选择会污染环境的生产设备,这些活动都需要企业事后对土壤、水污染等自然破坏进行修复,需要提取很大一部分环境损失准备金等方面的支出。所以生产阶段是控制和治理环境成本的重点。第一,进行绿色生产。一方面,改进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绿色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节能减排机制,通过风险评估和成本测算,制定最优方案,提高自身的减排能力。第二,做好"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针对生产阶段排放的"三废",采取"变废为宝"和"以废治废"的方法科学回收资源,降低"三废"污染带来的危害。
  营销阶段。营销是企业实现价值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虽然不会带来过多的环境成本,但是环境成本战略控制在这一阶段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绿色的产品,绿色购物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此企业可以引导消费者接收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这样营销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具体的控制方法有:第一,包装物要尽可能选用可重复利用、易降解的包装材料。第二,要科学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以防运输过程中物料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第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财务管理的运作过程,降低相关人力物力成本。第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快捷、低廉和高效的特点进行网络销售,绿色分销。
  废弃物回收阶段。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例如报废的核电厂、煤矿、石油矿井等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于企业后续的治理成本要求更高。除此之外,该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还包括消费者使用后产生的生活废品、包装物回收发生的费用、不可再利用废置品的处理费等。企业可以采用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来减少废物的产生数量,降低这一环节废弃物的处置的成本。另外,研发"变废为宝"的办法,使废弃物找到新的用途或功能。如包装物的循环利用,销售或利用可再循环材料。对于废弃产品可实施循环和回收利用策略,可建立废弃产品的回收体系,通过对回收产品的再利用,以较小的恢复成本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二)基于外部价值链的环境成本的控制
  控制好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环境成本后,企业外部价值链的环境成本控制也不容忽视。如企业采购了上游供应商不符合采购要求的原材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增加企业发生环境事故的可能性。相反,假如供应商供应环保绿色的产品,那么企业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就会较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提高。由此可见,将外部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客户连成一个整体,进而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形成互利的战略共存,可以避免企业出现环境成本风险。基于此,企业可以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回收对企业有价值的废弃物,实现废弃物再次利用,降低下游企业产生的环境负荷。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者的绿色要求,改进自身不合时宜的生产流程。特别是与下游客户建立起废弃物的回收体系,实现内外结合的战略控制。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现实背景的要求下,站在战略的角度引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价值链理念,补充了我国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需求。另外,本文对于企业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本文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同的发展地区,或者不同的行业,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策略必然存在不同之处,因此,要从战略层面制定实用的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策略还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J
  参考文献:
  [1]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与"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大家谈[J].会计研究,2016,(01)
  [2]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5).
  [3]谢东明,王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03).
  [4]张咏梅,杜京芳.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研究述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6).
  [5]程新生.企业战略控制探析[J].企业经济,2014,(03).
  [6]谢东明.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我国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2,(11).
  [7]高利娟,敬采云.基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商业会计,2016,(2).
网站目录投稿: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