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教师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教学反思是通过教师批判性的思维,以提高教学领悟能力和自身教学质量。反思活动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因此,反思是一种意识,反思是一种能力,反思是一种习惯,它对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反思;反思内容;反思方法;教师发展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教学反思是通过教师批判性的思维,以提高教学领悟能力和自身教学质量。反思活动不仅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也促使课堂成为有生命、有挑战性的学习场所,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因此,反思是一种意识,反思是一种能力,反思是一种习惯,它对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改过去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不断进行的教学中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反思教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师只有明确了反思的目的,掌握了反思的基本知识,把握了反思的内容和方式、抓住典型、紧扣关键、剖析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的放矢,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改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
  教师作为课程的使用者,对教材的使用、处理、挖掘、开发以及弊端等等在反思中加以记录,积累教学经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促进教师、教材、学生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反思教师教学方式是否适合
  教师要精选和传授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应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反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教师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放在首位,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中的"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完成自已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与交往。
  (三)反思教学精彩片断
  对教学过程中达到或超过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鸣、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升华,供自己以后或他人在教学中使用。
  (四)反思教学不足之处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回顾,剖析、梳理,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六)教学再设计
  教学再设计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通过对一节课从教材、教师、学生、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练习题等诸方面的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如何创新、知识如何拓展、组织教学如何改进,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练习设计是否有巩固性和拓展性等等。及时记录整理,去粗成精。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发现、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提高自身业务质量,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课后记的认真撰写
  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应认真完成"课后记"的填写,记录内容包括: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失败处;学生的反馈情况。
  (二)定期召开教师教学反思研讨会
  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选定一个科目的特定章节进行研究,由一位专业课教师为主持人进行设计,其余的教师在听取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互相帮助。对教学中的疑难集中会诊,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的质疑、审视、判断和再设计等。最后将修改好的教学设计拿到课堂上进行实践,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推进教学的设计有着更好的见解。学生可以从自己对该教学设计是否感兴趣、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否难易得当,通俗易懂等方面给予教师建议。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记得到了同事的指导,又有学生的协助,更加有利于教师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三、有效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症结,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因此,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都需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积累典型的教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留下丰富的资料;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和结果,是教師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但它重在课前预设,所以难以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总之,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这种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玲,周元宽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2]连榕 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4
网站目录投稿: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