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文究竟为谁背了锅


  前不久,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专项行动。这种治顽疾的做法无疑是一件得民心的好事。就拿论文来说,闹的笑话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究竟有多少人是"你抄我来我抄他"?究竟有多少人是靠缴纳"版面费"发表的论文?这些乱象助长了浮躁的风气,其危害不可小视。
  本应体现学术尊严的论文,如今却被敷衍对待,这其实不是论文本身的错。当初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设置论文的相关要求,初衷是考察一名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一个人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都能在一篇文章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离不开教育写作,写作在思想的梳理、认识的升华、经验的沉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论文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恐怕问题就是出在那个"唯"字上。比如"唯发表",只看是否公开发表,而不管是不是靠缴纳"版面费"才发表的;比如"唯数量",只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发表篇数,而没有进行质量甄别,也不管是不是抄袭;比如"唯层次",只看论文发表期刊的层次,而不管论文的价值等等。
  解决这一问题,要靠制度设计。我们需要反思是不是对每一个层次的职称申报都需要设置论文方面的要求,对论文质量的甄别是否有科学严格的制度设计,对参评教师综合素质的评定办法是否科学合理等。对那些以收取"版面费"来发表论文的刊物要采取严格的管控机制。
  所以,治理"唯论文"无疑是明智之举,但并不是"一破了之",而是应当"破立并举",在破除那些不科学、不严谨的评价机制的同时,必须探索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人才评价的确是一件难事,办好这件事,可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摸着过河的过程中,也不能把什么"石头"都当成了救命法宝。
网站目录投稿: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