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自20世纪20-3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至今在70多年的发展改良过程中已逐步完善了适合于我们中国国人先天声带结构素质的练习及教学方法,并伴随着多种风格歌曲的问世而更加趋于科学化完美化。当然,要想将方法运用的稳定娴熟是需要精确的技术支持的,例如:腔体的贯通统一(鼻,口,喉,胸),良好的呼吸驾驭能力(也就是控制吸吐的量,速度,力量,强弱的能力)等,每个环节每个的控制都是不可缺少不分伯仲的,这些技术的统一协调性更是要在演唱的过程中突显的,而这些方法和原理则是一个演员或老师都理应掌握于手于心的,在这些,我仅用我十多年之所学浅谈这诸多环节中的一点:就是"哼鸣"唱法。 在我多年的求学过程中遇到过数位有造诣的老师,他们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哼鸣"练声法来指导学生练习腔体的松弛性和稳定性,逐渐的我发现,较注重"哼鸣,哼唱"练声法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生比不很注重这个唱法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生在喉头的稳定性发面要差些,从而影响了整个腔体的贯通性。理论谁都会说,但是未必是发自内心的认知,很多从事声乐专业的演员或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论,但有的受用有的就不受用,教学几十年仍在摸索,而掌握了教科学的方法的人会在起初就已经定位好了良好的意识方向,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念之差",残酷地讲就是"误人子弟"呀。既然美声来源于意大利,那么我们就是应该好好的学习,认真借鉴,努力更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学回来的所谓精华的偏差,多听多看多研究,找到一个简便的但是绝对是真知的方法。我听过很多的大师班讲座,有中国的有国外的,当然水平自然是良莠不齐,印象深刻的有几个,一个是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组组长的邹文琴老师,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声歌系主任黎信昌老师,还有一位来自维也纳灵都音乐学院的年仅30岁的以为女教师拉苏威耶讲师,之所以会记忆犹新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示范教学的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哼唱和哼鸣"的方法,在最初练声阶段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哼鸣"联系,而在后来的示范课上,当学生出现某些方面的纰漏时,他们也是采用"哼唱"的方法进行纠正和引导,成效显而易见,我刚刚提及的这几位老师比我未提及到的但是看过现场教学的大师们明显在技术控制方面掌握的要精辟,当然,我在这里只是对我看过现场教学的老师的一些感触,我没有看过现场的,但是造诣很深的并且注重这种唱法的大师也偶很多,咱们中国就有典型的,例如周小燕先生和金铁霖老师,只是遗憾我只有他们的教学光盘却无缘现场,希望今后有机会如愿。金铁霖老师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与训练》一书中就精辟的阐述了"哼鸣唱法",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老师也提倡这种唱法,他说"我认为这几十年的歌唱中,"哼鸣是非常重要的,我一年中有很近百场的演出,正是用哼鸣来调节的"。这些我所提及的人当都是在声乐界受推崇的前辈,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成功的,那么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有哪些的诀窍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理论方面与其说他们成就了不太被重视的哼鸣唱法,不如说是"哼鸣"唱法成就了他们。在这里我不得不又重提一个人,年仅30的拉苏威耶,他比我提及的其他老师将近年轻了30岁,但是却有着如此深的造诣,松弛开阔的腔体和卓越的呼吸技能,歌唱对她来讲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完全的自然洒脱,并且她来中国讲学只是出于学校间的联谊,而非一般的大师班,她在灵都音乐学院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讲师而非教授,可想而知,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所以说,我们国内的演唱者和老师们应当将"哼鸣"练习这一方法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哼鸣"可分为大小两种,说大小并不是说具体形态上或者是感官上的大小,而是由音色和腔体的开放性决定的。一般所谓的大"哼鸣"在听觉上比较朦胧宽阔,口腔内部比较竖(软腭高,舌根放平甚至下塌),鼻、口、喉、胸等腔体开放的较矿阔松弛,且同步的伴随着呼吸的开放,振动点在软腭部分(也就是小舌头部分),关于大哼鸣多于美声唱法和男生的哼唱;而小哼鸣在听觉上较为明丽和律动,没有朦胧的感觉,牙关适度的打开,振动点在硬腭之上,在腔体的开放性上较大哼鸣轻松,无需开放胸腔,只口鼻就足够。两种"哼鸣"的应用区分有两种,一种是歌曲风格,例如《铃儿响叮当》里的和声部分就适合小"哼鸣",而《忆秦娥娄山关》的和声部分则适合大"哼鸣"。另一种就是刚提到的性别区分,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男生适合大"哼鸣",而女生适合小"哼鸣"。但是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规格和相对应的严格的训练方法,一旦演唱者或教师能够熟练简便的将这个方法运用到演出或教学中去,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易于成功。 在声乐训练中,一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喉头不稳定,声音生硬缺乏美感,呼吸的控制能力弱,内口腔打不开等。而"哼鸣"练习是稳定喉头的诸多方法中最为有效措施。如果"哼鸣"正确了就大可不必再去强调喉头的稳定性和內口腔的开阔性,并且"哼鸣"的否直接的反应着呼吸控制能力的好坏和呼吸功能的强弱,"哼鸣"均匀,圆融,则呼吸松弛通畅,反之就是不过关,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多用"m,n,ng"等字母做练习,配合短小的音阶,使得获得良好的共鸣,而不至于声音苍白,浅,我们也就很容易"放下,松开"了。当然在联系的过程中是要准确无误的,不然不但会出现鼻音重的毛病,而且还会提高喉头,造成喉颤或呼吸不顺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扬长避短。 说"哼鸣"不得不提及我们的国粹,接触过北京人的朋友一定有这种感觉,说话不怎么开口,像哼唧,这样的语言习惯致使他们唱的京剧也比其他区域的好听,因为中国的京剧就是依据北京人的语言习惯来巧妙的运用"哼鸣"这一发生里而演变来的,所以听觉上位置高,像是用鼻子在歌唱,"黑头唱法"最为典型,可见我们的祖辈是多么智慧,在美声唱法还没有传如中国的时候就已经研究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鼻腔共鸣方法了,而我们声乐界常谈到的头腔共鸣则是鼻腔和其他腔体共同协作而产生的混合共鸣,"哼鸣"绝对不是简单的鼻音或者是什么羊叫,而是伴随自然的深呼吸的同时,开放鼻腔,口腔,咽腔,喉腔,会厌,再振动声带将气息以叹气的方式送出而长生的物理振动过程,这些开放的腔体是共鸣的载体,没有共鸣的声音是尖锐刺耳的,练习的过程中若是自己听见"嗡翁"声,便是识别正确共鸣的一个简单条件,在练习时当注意:一、喉头放松,脖子自然,不前伸,不后绷,唇微闭,自然深邃的深呼吸,呼吸同步的开鼻腔、口、喉、胸等腔体,力量落在腰肌,然后均匀有力的叹出,让发出的声音在鼻腔长生共振,如果是正确的话,在鼻梁和两眼中间的部分会有明显的振动感和酸麻感,这个冲击的点就是西方声乐界强调的"面罩共鸣"的点,这可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综合了很多的技术和控制能力的"点",有时气息力量过大还会头晕,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不必担心。二、开口练习,在开口的基础上尽量达到上述闭口的各个方面的状态,开口练习的有效韵母有"mo,mu,mei,ma",配合适当的旋律音阶,即可。 "哼鸣"唱法看似言简意赅的,其实融汇了太多的智慧和心血,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我们中国的京歌(生活在中越边境上的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生活,歌唱内容以模仿大自然的或乐器的声音为主,曲中多用"哼鸣"和"哼唱"慢慢形成了京族哼唱这一声乐形式,与形式上有些类似内蒙的长调与马头琴的合作形式),《山西梆子》(注重鼻韵母哼唱),广东粤曲,内蒙的《二人台》(注重鼻腔哼鸣和喉头的娴熟配合)到京剧,再到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的美声被引进中国并加以发展和改良(中国传统民歌向新民歌的过度就是一个见证)的过程,都说明了这些精髓里所包藏的"哼鸣"唱法的普遍性,说老祖宗已经为我们寻得了一个捷径,也更说明了它其实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去并融入了生活,而且被熟知,无论哪个民族哪个语言,什么唱法,都已经脱离不开歌声与语韵的和谐统一。 我国的歌曲表现手法及风格较欧洲的多,所以"哼鸣"的形式也出现了些许的变化,但是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更是民族发展所沉淀的精髓,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哼鸣"特点,但之所以被广泛的传唱和认可,正是因为它具备了基本的共通性,也就是正确的方法导向,再被加以先进的手段美化,便可以让它更加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