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读懂了《道德经》第一章,后边的八十章都就迎刃而解了。但是,由于第一章是讲"道"这个概念的,本身就十分空灵和玄幻,绕来绕去的,一般人都会被弄得晕头转向。加之老子写原著和汉代王弼在注解时都不加标点断句,同一个语句因不同的读法而产生多种意思,更增加了后人学习的难度。 《道德经》第一章 近来,我学《道德经》,结合着读一些专家学者的解释文章,逐步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其中的第一章,我感觉无论怎样断句,大致意思可以用两个通俗的成语概括,即:不可思议、无中生有。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主要就是提出了"道"的概念 《道德经》由春秋时期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所编撰,后经汉代文化名人王弼整理,形成了现代比较常用的"通行本",我们现在见到的《道德经》白话文本,也大致是根据王弼的注解翻译的,而文化界对其中一些条文的争论,也大多围绕王弼的注释而展开。 《道德经》一共有81章,其中第一章是总纲,或者叫做序言。在这一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概念。而这个"道"字也正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贯穿于《道德经》全书。在本章中,"道"指的就是宇宙间万物存在的本原与实质,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依靠"道"这一原始动力。老子在全书的开始就指出,这种"道"是无法用语言完美、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如果能够表述出来,那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他的这种思想和表述,从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角度来考察,恰恰反映了语言、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世界本生于无,"道"从"无"中创造并主宰世界,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理性光辉。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精妙之处,用现代的白话文成语来说,就是——不可思议,无中生有。 一是不可思议。老子提出"道"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玄妙的,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既无法想像它,又没法描述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在无限虚空的时间和空间下"无"的状态。有时挖空心思的跟着老子先生去想,越想越感觉无边无际,真怕自己收不住思绪一下子变成神经病呢。所以,当自己平静下来后,就跟自己说:老子所言的"道"就是那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道"所存在的环境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空。你想像不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道。唯有这样理解才可能是正确的理解。 二是无中生有。在这一章里,老子还十分巧妙地提出了"无"和"有"两个状态。正是这两个相反、而又共生的状态,找到了宇宙万物产生的"始"和"母","始"是"母"产生前的原始状态,而"母"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因此,始就是无,母就是有,有生自于无。这一点,其实就是道教后来发展形成的完整理论体系,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而对应在《易经》中则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无论是"道"、还是"无极"都是老子所说的"无",是世上万物产生之初的原始状态。 其理解方面的岐义,主要因为两个短句的标点断句有争议 古人的文言文没有加标点断句的习惯,老子的《道德经》原著是这样,王弼的注解也是这样,有时看王弼的注释反而不如读老子的原著更好理解。所以后人在读古人经典时,就得先自己标点断句,由此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根据一些专家的推断,这个版本应该不是老子的原著,起码里边的部分语句已经被王弼进行了改动。比如,其中的"非常道、非常名"之"常"字,原来应该是"恒",大概是因为王弼所处的年代正是汉帝刘恒时期,为避其名讳而更改为"常",但与"恒"字都是永恒不变的意思。 上面这段原文是我从百度上下载的,也是目前比较多见的一种断句版本。总体上分为五个短句基本没有争议,有异议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句的断句方式。另一种比较集中的断句方式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按照这种断句方式,里边的"名"被作为名词,是名字、名称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没有名称的状态,是天地万物产生前的初始状态,而一旦有了名称,它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成为产生一切事物的母体。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按照这种断句方式,其中的"名"就成为动词,意为叫做、称为,可以解释为:宇宙处于混沌状态、什么也没有,叫做天地万物的初始状态,而一旦有了具体的特质形态,它就成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和母体。 尽管这两种断句方式不同,解释也有些差异,但本意上却大致相同,都表达了"无(名)"是"始","有(名)"为"母"的意思,所以,这两种断句法都可以被接受。但我比较赞同第二种断句法,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老子在这里提出的"无、有"同"始、母"是相对应的概念,而且后一句也应该是"常有、常无",这样才能对应起来。 (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按照这种断句,这句话就要解释为:人们要经常放弃自己的欲望,来体会道的奥妙,要经常产生一些欲望,来体会道的边界。 这样的解释就有些牵强和别扭了。老子是信奉唯物主义哲学,他讲究的是"无欲",而后边接着出现的"有欲",显然不符合老子思想。而"无"和"有"是老子反复用到的两个概念,应该作为名词使用,在这里不会被作为"欲"字的副词。所以,我赞同下面的断句。 (四)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就可以解释为:恒常不变的"无",用来体会道的奥妙,恒常不变的"有",用来体会道存在于有和无之间的边界。 而这样的断句法,将"无、有"两个单词独立出来,同前边的"道、名、始、母"对应,完全符合章法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也更贴近老子关于"道"的不可思议、无中生有的理念。 方圆居主人书《道德经》局部 【方圆居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赞同将《道德经》第一章按如下断句法来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样以来,这一小段话的解释便是: 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但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支配天地万物生存消亡的永恒的规律;天地万物也可以予以命名,但一旦被命名了的万物就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了。因为,什么也没有的状态才是天地万物起始的状态,而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件事物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和本源,所以,只有用永恒不变的"无",才能体会到宇宙的奥妙,用永恒不变的"有"才能体会天地万物产生之初的边界。"无"和"有"这两个概念,有共同的出处却不同的名称,这就是它的玄妙之处,而这种无限的玄妙是一切奥妙的根源。 方圆居主人书《道德经》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