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栏目,小编与读者一起认知了焦虑障碍,许多读者纷纷表示"中枪"。焦虑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调查表明:全国约有五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人群中终身患病率为13.6%-28.8%。美国焦虑症治疗率达到43%,在中国却仅有6.1%的焦虑症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这一方面是由于普遍缺乏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精神卫生常识,更是由于70%焦虑症伴有抑郁症。本期,小编带领读者一起解决焦虑障碍,并对目前主要的治疗学派——精神分析、行为矫正、认知改变进行探讨。 精神动力学治疗 精神动力学派假定,心理问题是由于其无意识的冲动及生活环境的限制所造成的。这类治疗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体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理论将焦虑障碍看作是个体无力很好地解决内部冲突所造成的。心理分析的治疗目标是重建个体心灵内部的和谐,增加本我的表现机会,降低超我的过分要求,使自我的力量强大起来。 传统的精神动力学治疗中,治疗师采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来帮助病人将被压抑的冲突带入意识之中,并帮助解决这些冲突。这些技术包括自由联想、对阻抗的分析、梦的解析以及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分析。 自由联想和宣泄:在心理分析中应用得最多的探测无意识内容、释放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的方法称为自由联想。此法让病人很舒服地坐在椅子里或以一种放松的姿势躺在沙发上,让病人的头脑处于自由的状态,把在头脑中出现的想法、愿望、躯体的感觉和想象都讲出来。 弗洛伊德坚持认为自由联想中的内容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事先存在于个体的内心。分析师的任务就是探索这些联想的源头,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 阻抗:精神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当接近于揭示特别重要的主题时,病人却不愿意对此进行讨论,即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病人有时会表现出阻抗——不能或不愿意讨论某些观点、意愿或经历。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阻抗,使病人敢于面对那些使他们感到痛苦的观念、意愿和经历。 梦的解析:在心理分析师看来,梦包括显梦和隐梦。治疗师为了揭示那些隐含的动机就要采用梦的解析的方法,以发现那些潜在的动机或象征性背后的重要生活经历或愿望。 移情和反移情:在深入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常常会对治疗师产生一种情绪反应。或是爱慕崇敬,称为正移情;或敌意嫉妒,称为负移情。治疗师对病人而言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病人反过来也可以使治疗师发现真实的自己。 不难发现,精神分析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治疗目标。然而受心理障碍折磨的人们却希望尽快得到康复。这就是接下来要谈的—— 行为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关注人的内部原因,行为治疗学派关注可以观测到人的外部行为。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常常被交替使用。下面我们看一下能解除个体痛苦的各种行为治疗: 反条件作用:职场上,总是有一些人,在面臨季度考核、年终考核时会本能地产生焦虑和不安,比如失眠、头痛、精力难以集中等。如果想摆脱这种焦虑,员工必须系统地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的训练,同时,还要学会区分紧张和放松的肌肉感觉,以便在躯体和心理上能够达到放松的状态。最后进行实际的脱敏程序:处于放松状态的人要从恐惧程度最弱的刺激开始进行生动的想象。比如,想象明天就要进行年终考核,这次考核关乎你明年是否能继续留在公司。如果他能在生动的视觉想象中不再对该刺激感到不安,就可以对下一个恐惧刺激进行想象了。 意外事件管理:反条件作用适用于当一种反应能够被另一种反应所替代的情况,而意外事件管理则是以矫正行为的结果来改变行为的一般性治疗策略。其中有两种最主要的技术,正强化策略和消退策略。 正强化策略就是,当出现某种反应之后马上给予奖赏,这个反应就会倾向于重复出现,而且反应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正向激励。 小洁在一家出版社做中学生教辅编辑,每次过机器检测的时候,她都十分焦虑。因为单位规定,出现一处错误,要罚款20元。可小洁本身却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每次接受检查的时候,都会出现许多被遗漏的本不该犯的错误。为了克服这种焦虑,小洁买来许多中学语文练习册,专门强化自身的文字基本功,在训练的过程中,她将手机放在自己拿不到的地方,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两个星期下来,小洁被扣钱的次数越来越少,焦虑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消退策略是,当不能确定使不良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境时,消退法是非常有用的。做法是,首先仔细分析情境以确认强化物 ,然后在不良行为呈现时通过设定的程序撤销这些强化物,这样一来,消退程序才可能使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下降,或最终完全消除。 以教室的行为管理作为例子。研究者发现,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同学的关注会强化他们的捣乱行为。研究者让这些孩子的同学只对他们的适宜行为给予关注,而忽略那些捣乱的行为,用这样的方法最终消除了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 社会学习疗法:此种疗法通过让病人观察榜样的好行为被奖励的情况来矫正其问题行为。这种替代性的学习对于帮助病人克服恐怖症和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方面很有价值。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销售公司,在做市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业绩越好的员工开的单越多,业绩越不好的员工在走市场的时候就越艰难。一段时间后,业绩不好的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公司的员工离职率很高。因此,公司决定,在每天早会上都增加一项"开单分享",即销售业绩好的同事会上台分享,介绍经验,与员工沟通,回答其他员工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一来,就给其他没有业绩的同事做了很好的榜样。 通过这样的分享,也是给业绩好的员工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其学会在社交场合中更为自信。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把24名小学生随机分配到3种情境中,与同龄同伴一起玩、与比自己小1到1岁半的儿童一起玩,以及没有一起玩的同伴。在一个月内,让这些成对的儿童在一起玩10次,每次20分钟。结果表明,三组儿童社交能力依次递减。设想,将被试者社交技能的改善扩展到训练以外的场所,直至成年,会给其在职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行为治疗运用学习原理去提高适应性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非适应性行为的频率,被焦虑患者广泛使用。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通过改变病人对其重要经验的思维方式来改变他们有问题的情感和行为。这类治疗的潜在假设是,人们所想的内容和他们如何去想,是造成异常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困扰的原因。认知治疗的重点放在改变认识过程上,提出了重建认识的不同方法。 認知行为矫正法:告诉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你自己相信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就会那样去做,这就是认知行为矫正法最基本的假设。 例如,你可以用建设性的想法,"下一次见客户的时候,如果我想表现得更好,我会向他介绍一下产品与同类产品的特别之处,我还会事先做好准备,赠送给客户一个小礼品,从情感上与客户拉近距离",用这样的想法来代替消极的自我陈述,"我今天在谈客户的时候,客户是不是对我的表述产生不满,他会不会因此去主管那里投诉我。"你不要沉溺于那些对过去情境的消极想法之中,而是去注意那些将来的积极的想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是建立在有效的预期之上的,建构这些预期可以提高人的行为有效性。通过设立可以达到的目标,通过发展现实的策略而坚持向这些目标努力,通过正确地评价现实的反馈信息,个体就可以发展出对自己有把握的感觉和自我效能感。 改变错误的信念:认知治疗师认为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人们在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他们所面对的事件时,运用不良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这些错误的思想可能源于:(1)非理性的态度,如"作为一名HR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各方面做到尽善尽美,这样老板才能对我满意";(2)错误的推理,如"如果我能满足同事的所有要求,我就会成为公司里最受欢迎的人";(3)以僵化的规则指导自己的行动,即使这些规则是无用的,仍然在重复先前的错误,如"我必须要听老板的话,服务权威"。这类认知治疗师认为,情绪的困扰是由于认知的错误和无法区分现实与想象或期望所造成的。 一项研究发现,当能够对病人自己通过推理所得到的抑郁的信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时,治疗最为有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临床人员就可以对个体病人进行适宜的干预了。例如,老板交待我的这项工作,我并未及时圆满地完成。紧跟着会出现抑郁的情绪反应和对自我的贬低,引起情绪反应的信念可能是:我是一个能力不足的员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采用对质的方法与病人一起讨论和分析,并考察这一事件发生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原因,比如这项工作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你当时还有比这件工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等等。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推动个体通过摆脱阻碍个体成长的不良信念系统的影响而达到自我实现。 除了以上三种治疗学派,还有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治疗、小组治疗、生物医学治疗等学派,但是治疗焦虑症的前提,需要我们很好地预防焦虑。针对心理预防水平不同,其目标也各不相同。初级预防是希望在有关情况开始之前就阻止它出现;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努力限制焦虑的持续时间和可能的危害;三级预防是要通过防止复发来控制焦虑的长期影响。对焦虑症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预防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我们社会中所有成员的心理健康,或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降到最小程度。 责编/齐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