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创新驱动已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创新驱动即为人才驱动。构建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进而在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上下功夫,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这是区域经济永远制胜的不二法门。本文从河南某开发区为入手,浅谈人才引进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制约短板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驱动 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聚集人才、管理人才,让人才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持续影响或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本文对河南省某国家级开发区的人才管理工作进行了充分调研。该开发区坚持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探索出"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支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人才驱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才是第一要素。在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能,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才能抢占先机,拥有主动权和竞争力。这里的所谓人才不是靠一两个人,也不是靠一个小团队,而是靠一个区域整体的人才素质。目前人才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 界定人才的必要性。人才的界定是目前引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开发科技型产业无疑需要高学历知识背景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驱动政策必须是"对本领而不是对人"。比如,发展加工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现在导致各地制造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的技术工人。而其待遇偏低是造成技术工人频繁流动的关键问题。因此,制定出把技术工人视作人才的政策,就显得格外重要。 2. 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的人才明天不一定仍是人才,这就体现在要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每个劳动群体中的个体就必须不断得到"充电",使其知识持续更新、素养持续增强、境界持续提升。其"充电"就是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有了学习力才会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学习力是优秀人才所具务的特质。 3. 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现今,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集中全社会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就更加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各级各类人才,但现行的组织人事制度和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很难选拔和使用改革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努力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做法和体制中尽快走出来,花大力气去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要敢于突破条框束缚,大胆使用创新型人才。对于在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上有特殊贡献的专业人才,要敢于放权、树立权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在部分单位或岗位设立用人特区,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为优秀人才展示才干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施人才驱动的主要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对人才驱动采取的诸多措施,主要表现在软环境的支持和待遇上的提升上。 1. 强化政策引导。该区围绕打造光电子、金属镁精深加工、汽车电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制定出《创新科技人才和创新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人才选拔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人才战略,帮助企业健全和完善创新平台及创新载体。同时,制定出《区域科技成果及转化奖励办法》,成立科技引导基金,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并形成一定税收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适合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创新驱动发展。 2. 推进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与中科院下属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大、上海交大、吉林大学、哈工大等重点院校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的桥梁。挂牌启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政府连续3年出资2500万元,推进光电子人才聚集,增强创新驱动。该区一科技企业自己打造起全市第一家"创客"服务中心,迅速汇聚一批思想活跃、创意丰富的创客人才,成为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行区。截至目前,该区已建立中科院半导体所河南研究院、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光电子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省汽车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轻合金研究中心等21个省级研发平台,共吸引各类人才275名,其中高级技师103名、博士58名、研究生114名,初步实现人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搞好人才服务。在区内建立起人才综合服务工作站,明确专兼职人员。各个工作站成立以来,深入20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人才引进和需求情况,调查统计企业人才资源,帮助企业发布人才需求信息近百条。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和服务档案,对50余名高层次人才实行跟踪服务。人才工作站主动转变思维模式,加强就业从业调研,寻求激发人才活力的良策奇谋,帮助企业解决有关人才问题。认真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工资待遇、住房、津贴、科研经费、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安排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落实好优惠政策。对外来技能人才,提供免费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提供公租房等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共为16名企业高管人才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 4. 抓好人才培育。首先是开展内培。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光电子产业基地、脱硝催化剂中试基地、镁应用转化基地、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对辖区内适龄农民工,免费进行定单式上岗培训,培训期间发放生活补贴,将本地农民转化为具有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输送到企业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共培养高、中、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次是实施外引。委托高校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今年以来,组织辖区内的22家重点企业到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新乡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院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与451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 6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训、项目合作关系,企业引进本专科院校毕业生近百人。再次是搞好创业培训。工作站依托劳动保障局为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及有创业愿望的中青年人士举办了3期创业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 5. 加快成果转化。通过以上政策激励措施,带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多个博士研究团队入驻,其中博士研究团队研发的PLC光分路器芯片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批量生产后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 DFB(有源)激光器芯片的研发进展顺利并小批量生产,已经在为军工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产品。为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公司给研发人员配有股份,不仅提高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还保证他们在公司管理上的话语权。与吉林大学合作,首创镁合金棒材削皮技术,攻克镁合金易氧化难题,提高成材率10%—20%,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已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三、人才管理方面的思路与探索 1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采取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引才方式,吸引高等院校专家、企业高管、优秀大学毕业等高端人才到企业就业创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水平。 2 .落实创新科技、技能人才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做好创新科技、技能人才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培育产业带动和引领作用显著的人才聚集群体。加快培养青年人才,从创新科技人才、创新技能人才中,选聘"青年人才导师",与层次较高、培养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青年人才结对,采用师傅带徒的形式,帮助青年人才健康成长。 3. 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集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助推优势产业发展。 4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组织辖区内人才交流,协助企业外出招聘人才。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做好与职业教育学校的对接。对电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模具钳工等企业用工需求量大的专业,搭建平台,做好企业人才信息对接,促进企业用工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与共赢"。 5 .继续做好有个性特点的人才服务。实地了解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技能人才、紧缺型人才、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具有吸引性的优惠人才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熟练技能型人才创造稳定就业的工作环境。通过走访,掌握辖区内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未就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工作环境要求等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岗位匹配。 作者简介:杨红岩 女 经济师 现工作于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口水库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