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面对当今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压力大,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教育模式、就业服务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 困难 成因 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就业问题,习近平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进保障就业工作。下面将从劳动力自身、经济发展、教育模式、就业服务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
  1.劳动力供过于求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一直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自然就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而造成劳动力过剩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人群的大量增加。
  (1)大学生人数增加。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人数总量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就业形势,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高不成低不就。还有的是因为大学生所学专业较冷门,难以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2)下岗工人人数增加。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批国企工人下岗后,如今,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要调整供给与需求结构,武钢、鞍钢等企业又要裁减上十万员工。而下岗职工普遍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差,可供他们再就业的岗位少,就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失业群体的一支主力军。
  (3)失地农民人数增加。农民失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加快了城市周边农村的城镇化,不少城中村、农村土地被征用、新建商品房,有农民因此成为"拆二代",靠拆迁款为生,也有农民因此失去土地、进城务工。二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这是国家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也造成了大批失地农民,不得不为了生计进城打工。失地农民的文化与技术水平都相对有限,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很辛苦。
  2.经济下行压力大
  近几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GDP逐年提高。2015年GDP总值为6767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9%,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达66.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0.5%。结构性指标优化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取得成效的表现,但是总量指标相对逊色也是由此造成的后果。当今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金融稳定压力、企业经营压力、失业率上升压力。产业结构单一、产能过剩的企业经营压力大,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电子商务、快递等新兴业态的迅速发展对以传统方式销售图书、服饰、化妆品等商品的实体店造成不小冲击,对相关群体的就业影响较大。经济发展下行,对满足就业需求的压力就加大了。
  3.教育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
  现在我们在招聘会现场不难发现,求职者找工作难,企业想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也难,问题就出在教育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一般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培养,而缺乏对实际工作技能的指导,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就把自己定位在了所谓白领的位置上,这就导致了被应聘岗位的集中扎堆,竞争激烈。而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到不了这个水平,普通高校又不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一个劳动力供求中的一个断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改革教育模式。
  4.就业服务的滞后
  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服务的滞后。我国的就业服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的时间晚,发展还不成熟,公共就业服务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善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相关部门不作为,部门的职能不明确,对就业服务容易互相推诿,社会就业服务也不健全,通常只是提供一个招聘的平台,但对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信息都不能做到很好地核查,以保证其真实准确,更做不到有效地为企业推荐人才,为求职者推荐适合的企业,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对接。所以必须让相关部门引导社会力量来完善就业服务。
  二、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对策
  1.提供就业培训
  为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可针对不同劳动力人群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便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针对大学生,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时候,要着重传授学生对本专业优势的认识,对目标职业的定位,实际求职技巧等,让学生在真正求职择业时有充分的准备。对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可由社区或相关部门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帮助推荐就业。例如,社区根据一些企业的需要来为下岗工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家电维修技能的培训,帮助其就业。妇联与母婴协会联合起来,为下岗女职工和有就业需要的农村妇女提供的育婴师培训,并推荐上岗。社会上提供会计、建筑工程师等职业培训的商业机构也有很多,劳动力可根据自身需要与能力来选择参与,提高自身就业优势,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就业培训可以通过国家、学校、社会的多方力量来提供,切实地为劳动力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素质,解决就业困难。
  2.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经济发展是彻底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廉价劳动力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但是造成了公司为利润挤压员工工资,居民收入低,购买力自然也低,难以刺激消费的问题。牺牲劳动者的公平收入,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合理分配居民收入,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岗位,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更多人创业来促进,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例如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并给予一定补助,大学生创业促进经济发展,积累社会经验,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吸纳一定的就业。
  3.改革教育模式
  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来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高等院校的教育要更加贴近现实,贴近企业的用人需要,要让学生的专业所长能运用到就业中,便于学生就业。职业院校要紧跟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一线工作。另外还要抓好农村教育,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引用多种办学方式,如电视教育、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继续教育模式,形成一定规模的立体的商业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来让教育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就业服务。
  4.完善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的完善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对就业服务保持高度的重视,尽到本部门的职责,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不仅仅是起一个指导监督的作用,更要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如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帮学生分析适合他们的求职目标,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社会上的就业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有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网络就业服务平台,也有一些人力资源公司提供长期租赁场地来举行日常的招聘会,也会在毕业季、春节结束后通过租赁体育馆等场地来举行大型招聘会。就业服务的完善,能使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双方都能受益。
  5.推动劳务输出
  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困难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国内,而应放眼国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尤其是一些老龄化严重、劳动力需求大的国家,积极推动劳务输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首先就要培养劳动者具备出国务工的能力,鼓励相关机构寻找海外岗位,提供相应语言及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办理出国务工手续。其次,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核实海外岗位的信息准确真实性,保障出国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后,劳动者自身就业思维的转变,中国人有着传统的安土重迁的思想,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有需要,可以积极尝试海外务工。劳务输出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有力的补充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就业困难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这是由劳动力自身、经济发展、教育模式、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让劳动力就业困难成为一个制约经济发展的困扰,就需要国家、学校、社会和劳动者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收入分配公平,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
  参考文献
  [1]冯学起.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1(9):114-116
  [2]朱怀宇.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21):193
  [3]闫炎.论当前我国"就业与增长背离"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131-132
网站目录投稿: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