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在新常态下国家开出的质量强国之"药方",结合暑期实践,举例阐述实践中接触的一些不良质量现象,对比分析引出思考,提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展开关于"如何做好质量责任加法"的浅显论述,呼吁大家携起手来,以责任的名义助力质量强国,为实现中国品牌战略目标争光添彩。 【关键词】质量;责任;品牌战略;加法;零缺陷;互联互通;细节 一、前言 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战略"。新一代决策层对我国经济新常态描述的九大要点中,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有三个要点直接提到了质量,其他六个要点间接与质量有关,尤其是2016年以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量成了贯穿会议的主题词。在新常态的新挑战中,国家开出了质量强国之"药方"。 质量强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也有责任助力于质量强国,带着一份责任,揣着一些问题,于2016年暑假期间走进了一家大型轮胎生产企业的机电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实践期间,近距离学习了轮胎设备零部件加工制作流程,也留意关注了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特别是质量责任方面的一些事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接触的一些典型事例悟出了企业的一些质量管理思想,其中非常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一是质量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根据实践总结,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提出了几点关于质量责任的思考和见解。 二、问题的提出 "不注重外观质量,过得去就行;不注重客户要求和技术要求,凭经验制作加工;没有把图纸看懂读透就下料制作;本工序自检不严格,直接流入下工序;上下工序衔接时沟通不畅;下工序不检验上工序的质量,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开工……",这些是在实践期间发现的一些典型不良质量现象。尽管在日常质量管理中反复强调,但始终得不到有效改观。这些现象和问题造成的最终结果是精品没有,废次品不断,工作质量或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成本。人力、物力、财力滚滚而去,而企业效益和诚信则如水中望月—一场空,这不免让人心酸。 在此,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造不出一支更好的圆珠笔?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国制造能造出火箭、高铁,为何造不好小小的圆珠笔头?不是我们的材料选择出了问题,不是技术水平出了问题,也不是创意和营销没有与国际接轨,而是人的问题,人心浮躁,缺乏一种工匠责任精神。可是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靠的是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他们精益求精的天职精神。还有被誉为"工匠之国"的日本,他们追求的也是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放眼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有196家,日本有3146家。而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他们的平均寿命仅2.5年。数据面前,不禁感到汗颜,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的质量责任都去哪儿了?我们的品牌战略路在何方?在新常态的挑战下,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该做责任的"加法"还是"减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将责任的"加法"进行到底。 三、如何做好质量责任的加法 不难看出,现象和问题背后源于一份责任心,因为肤浅的责任心,一流品质离你而去,质量事故接踵而来。因为失责,事故直接責任者承受的可能就是一些处罚,而最终买单的是企业,其中的显性和隐性损失不言而喻。不强的责任心对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做的是"减法",在减法的条件下,企业拿什么来竞争?又从何而发展?民族品牌从何而来?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为了人们的幸福安康,我们应该以责任的名义,视质量责任如泰山,做好责任的"加法",助力于企业发展,助力于质量强国。 (一)做好质量责任的"加法",在于树立零缺陷理念,100%尽好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本,发展之基,责任则是质量的保障。只有100%尽责了,并严格执行了,各环节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工作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服务质量满足要求,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比如一个零部件的成型,大致需要经过材料采买、材料入库检验、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加工工艺、作业人员根据图纸要求按工艺路线下料、加工等流程,其间会有自检、互检、专检贯穿于生产过程,最终检验合格出厂或传到下工序组装。整个过程环环紧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其最后都可能造成废次品,结果就是100-1=0。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士比提出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的"零缺陷"理念,提倡人们在做事的时候第一次就完全做到,不是大概其,也不是差不多,而是第一次完全做对。正如奥运赛场上体操健儿,第一次就必须把所有的动作完全做对,因为决赛的时候只有一次机会。第一次将事情完全做对会大幅降低成本,全面提升组织效率。其实在生产过程中,大家都心知肚明,责任对于质量至关重要,正如水于生命的重要性。而真正付诸于行动,总会有些折扣或者抛在脑后,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缺乏零缺陷理念。因此差不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心态则应运而生。比如一些产品外观缺陷,大多是因为质量理念的缺失,对于领导或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反正又不影响使用。但就是很多的差不多,留下质量隐患,产生质量问题,有些问题可以亡羊补牢,可有些问题却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矣。保证质量必须要树立零缺陷质量理念,100%尽好责,99.9%做好都是失职的,无论个人还是单位也必将为0.1%的责任缺失付出代价。 树立零缺陷质量理念,说到底就是一种工匠责任,也就是100%的履行责任,这两方面是企业质量精神的核心,缺一不可。因为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理念的延伸,两者不可分离。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将零缺陷质量理念根治于心,这样才能真正知行合一,使质量责任这道加法题演绎出完美的答卷,创造出优质的中国品牌,积极为社会增值。 (二)做好质量责任的加法,在于全员互联互通,在于关注细节 任何一个企业都如同一台完整的设备,由无数的零件组成。无论干部或是员工,都是一个个小小的零件,只有每个零件发挥好了各自的作用,做好单动的前提下相互联动,才能保证这台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够创造出质量好的产品。每一道工序为什么要自检、互检?为什么还要互相沟通?因为都是企业这台设备的零件,零件间互相支撑、互相配合、互相带动,构成了整个设备,并且决定了设备的性能。设备运转中,只有一个零件运转好,不代表设备完好,而只要一个零件有问题,这个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转。同理,只有一道工序好不是真好,每一道工序都好才是真好。只有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紧密协作,才会生产出合格优质产品。那么,生产过程中,全员如何做好互联互通?如何保证工作质量?我想,可从两个层面去考虑。 第一层面主要是领导干部。因为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突出强调了领导作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质量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可知:成员对组织深厚的情感一旦形成,就能极大的促进成员积极参加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阻止其消极情绪的产生。反之,当成员对组织的积极情感发生变化,频频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时,领导应及时警醒,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和解决矛盾,避免消极情绪过强、过多,而影响组织目标活动的开展。因此,作为领导,应积极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所有员工才能的环境,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为员工提供机会,对各层次及各类人员建立具有挑战性目标,激发他们为实现设定的目标作出不懈努力,主动做加法、主动提升水平、主动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还应联系实际,落实好奖惩制度,充分肯定员工的贡献和成绩,增加员工对岗位责任的认同感,从而主动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最终聚全体员工之合力,将各项工作细致到点,这样我们的工作质量或服务质量自然就会得到充分的保证。 第二层面是员工。质量管理倡导的是全员参与原则,创造优质产品或优质服务不是一个领导的事,也不是一个岗位的事,而是全员的责任。员工不仅需要从我做起,踏实工作,注重细节,完成好自己那一道工序,保证不使用不合格材料,保证不制造不合格品,保证不合格品不流入下工序。同时还需要一份协作精神,比如发现上一道工序有问题应及时反馈,积极听取下一道工序的合理意见,及时更正并改进本工序工作質量,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创研新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只有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相互协作,严格把好了细节关,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但是细节也会在自我松懈中产生变形,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和企业信誉,何来品牌?何来发展? 细节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不妨学学"工匠之国"的日本。他们专注,他们注重细节,他们追求完美,他们把质量不好视为耻辱,他们创研一个产品可苦守10年、或者20年甚至更长,因此造就了上千家的品牌企业。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自觉遵守规则,我曾经有幸游学于日本,看不到等车时争先恐后的抢列现象,电梯行人永远都是一字靠右,便于有紧急情况人员通行。与此不同的是,我们乘车占位、抢列、电梯行人不分左右等违反规则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家也见怪不惊,习以为常,我们的差距也许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在质量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要关注好细节,下狠心、下决心根除一些陈规陋习,敢于向不良现象宣战,为实现中国品牌战略目标争光添彩。 以责任的名义,做好"加法",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一流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做好责任这道"加法"题,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更加精益完美,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产品,才能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助力于质量强国之战略。 【参考文献】 [1].《管理心理学》,李明得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出版,北京,2015.12-2016.05; [3].《质量管理体系教程》,罗国英、 林修齐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