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李小龙截拳道的动作调整


  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根本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的,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高深而普世的民族文化。武学诞生于这些优秀的文化中,历代无数武林先辈倾尽毕生心血,寒暑不易,血火交融,忍常人无法忍之痛楚,立常人无法坚持之志向,于无路处开山立派,开枝散叶,始有武术之百花争艳。当今世界,也只有真正的中华武学可以科学而合理地阐释、修补、延长人的生命。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道学、哲学,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由于截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激烈的搏击运动,所以,对体力的要求很高,然而是否体力好的拳手,就一定能够取胜呢?当然未必,因为技击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艺术。首先,合理地安排体力是关系到全局的关键,如滥用体力,试图单凭良好的体力和速度来取胜,那将很容易陷入对手消耗战的圈套。所以,为了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应学会调整自己。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最好从戒备势就开始调整自己,而完全没必要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紧张的神经与躯体,因这样很容易疲劳。所以,应学会放松,只有肢体放松了,动作才会灵活,速度才会快,而且在放松的状况下敏捷出招,才能充分发挥肌肉收缩的力量,才能产生强大的富有弹性的迅猛的爆发力。如果在肌肉紧张的状态下出招,速度就不快,你不能形成迅猛的爆发力对手也容易发现你的攻击路线和意图。所以李小龙提倡出招应在放松的状态下以最快的速度出击,并在接触到目标的一瞬间才突然握紧拳头。这就是说,只有放松,才有速度,才有杀伤力,才有命中率,才能持久。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松调整法,只是指肉体的适度放松,而绝非是精神和意志上的放松,这一点需严格区别。
  对于训练有索的人来说,冲出去的拳或脚会很快的自然弹回来。这并不需要有意识的收回来,这一过程就好象绷紧的弹簧一样,待发完劲后,会自然弹回。尤其是当打出爆发式的寸劲后,肌肉要马上放松,因为只有放松后,才能自然弹回来。那么,也许有人会问:放松是怎样的一个生理过程呢?实际上,肌肉收缩后,要有舒张的过程。肌肉收缩是神经支配的结果,因此当神经支配发放冲动停止后,肌肉就会自然地放松下来。所以说,肌肉放松的关键是神经支配的问题,只有精神上充分放松,才能做到肌肉上的有效放松。
  在对抗训练中,我们可常看到一个人在过分紧张时,尤其是信心不足或面对于一位高手时,全身的肌肉都在颤抖,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大脑皮层中有很多功能各不相同的中枢。例如,管理全身肌肉收缩运动的中枢叫运动中枢,管理各种感觉的中枢叫感觉中枢等等。这些中枢虽从功能上来说是独立的,但不是绝对的,它们彼此之间在不断地相互沟通和影响着。举例来说,当对方挥拳朝自己打来时,通过视觉作用,把这一信息传送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通过视觉中枢对信息加工处理后,传送运动中枢,随后运动中枢把该信息加工处理后,下传到某些有关的肌肉中,引起收缩。此时,己方或者避开来拳,或者是格挡,或者是还击。这些中枢与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完成的过程,叫反射。
  在运动中或格斗中,当大脑皮层因某种因素而过分紧张时,这种紧张就会在大脑皮层间扩散,当扩散到运动中枢时,就会引起运动中枢不自主的兴奋。而兴奋下传到肌肉,就会引起肌肉不自主的收缩与颤抖;而当扩散到其它感觉中枢时,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就会下降。由于精神过于紧张,使各中枢的功能降低,并影响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这是大脑皮层间消极影响的一面。在对抗中,拳手常会因心理恐惧和精神紧张,造成反应上的迟钝,动作也会缓慢而不协调,因此肌肉放松的关键是精神放松。不过,上述道理虽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则并非易事,必须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训练方能做到。
  在技击训练中,强调肌肉的调整与放松还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因肌肉收缩过程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调整放松过程是一个能量合成储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收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很大程度上要在放松的过程中去恢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能量于肢体,那么肌肉收缩是不能持久时。其实,在搏斗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拳手由于过于紧张而不能放松,结果很快就精疲力尽了。再者,全身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都是以对称形式排列的;而且对称的肌肉从功能上是对抗的。因此当伸展肌收缩时,对抗肌要充分放松。这样,将有利加快收缩的速度和增强收缩的力量。
  在实战搏击中,我们可能也常有这样的体会,即越想让动作快,反而会越慢;不想快时,如充分放松,动作会反而更快了。对抗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非常重要,特别是对抗肌的放松能力,是影响肌肉力效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当肌肉长时间收缩时,会挤压血管,使血流受阻并使收缩状态下的肌肉暂时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此,如及时进行调整与放松,可保证肌肉血流、营养物质和氧的供应。
网站目录投稿: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