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落实这一要求,途径有许多,今选择有效性课堂教学途径进行探讨,平时课堂教学时就应向有效性努力,从活动预设时,既要明确活动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得到发展,又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层次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活动内容上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为了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目的,在活动形式以及时间调控上也应该有所注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出发,老师们都绞尽脑汁设计出了许多教学活动,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既保质又保量的活动,但笔者亦在自己的课堂以及一些观摩活动中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课上热热闹闹,课后了无痕迹。这些诸如"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重复性"的活动,教师在设计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略谈几点: 1.设计课堂活动要为了学生的发展 1.1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数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应有很强的目标意识,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什么都当重点,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发展将是非常有限,很表层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先明确活动最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哪一方面的发展,在辅以其它的发展。例如,笔者看过这样的一则设计:在《确定位置》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四次活动——排座位活动,观看动物作操活动,拜访小动物与从书架取书活动,旅馆、火车、飞机、电影院找座位等。四次活动都各有不同的目标追求:排座位活动,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再次体验找座位的过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观看小动物作操,学习确定位置的一般方法——从左往右数与从前往后数;拜访小动物与从书架取书,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运用推理的方法确定位置,并学会用多种方法描述位置,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旅馆、火车、飞机、电影院找座位等,让学生面对不同的生活情景,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四次活动目标明确,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1.2活动内容要生活化 数学活动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先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然后又设计了数大米、黄豆粒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比如,在《米与厘米(活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自己的身高、臂长、步长等和他们密切相关的事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以及数学的价值。 1.3活动安排要有层次性 借用语言教育学家Rivers的话说,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的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数学课堂活动的设计除了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也应该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做到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连贯紧凑,循序渐进,要能给学生一种前进感,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在《可能性》一课的设计中,我安排了三次"摸"的活动,第一次"摸",在盒子里放10颗黑子,让学生猜摸出来的石子的颜色,并通过"可能摸出白石子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不确定现象。而第二次"摸",盒子中增加了白子,并按黑白石子数量相等和不相等两种情况开展小组活动,并记录活动情况,然后分析活动得出的数据,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是进一步体会到不确定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区别的。第三次"摸",在讲台上放了三个盒子,告诉学生第一个盒子里有10颗软糖,第二个盒子里是5颗软糖、5颗硬糖,最后一个盒子里放了8颗软糖2颗硬糖,让学生预测摸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把刚学到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在整个设计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各种知识技能的培养。 2.设计课堂活动要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所发展。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们应选择合理有效的途径,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1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合理 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其选择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个体活动必须贯穿活动的始终,而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尽量使更多的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班级活动是活动开展的起点和归宿,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只有合理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比如,我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教师先出示100根的吸管,让学生感知100根吸管,并让他们通过100根去比划出1000根吸管会有多少,然后再出示1000根的吸管让学生感知。但自始至终,开展的是全班活动,吸管始终拿在老师的手里,学生只能通过眼睛去看,并未亲身体验过这1000根吸管到底有多少。从课后的反馈来看,这样的设计是失败的。如果在设计时将设计方案稍做修改,让学生小组内准备这样的学具,然后通过教师引导,组长主持,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效果将会大不一样。 2.2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充足 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把课堂上的时间尽可能多的让给学生去主动探索,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1、发给每位学生两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两张长方形纸片。(让学生研究用)2、给出下列研究学习的提示及要求:⑴给平行四边形画高。⑵剪一剪,拼一拼,两类图形可怎样来相互转换?⑶剪拼后,你原来图形与转变后的图形,有哪些条件是相同的或相等的?⑷它们的面积有什么联系?发现了什么新知识?3、通过研究后,再安排小组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在交流时,有的学生没有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一起交流后马上领悟,比起看书或教师讲解获得信息要印象深刻的多。)⒋学生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提问题,考其他同学。)提出了如下问题:生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版底边长2米,高1米。面积是多少?生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边长2米,高20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生3:一个长方形的底边长20厘米,是高的2倍。面积是多少?生4:一块3平方米的草坪,高是1米。底是多少?学生提出的问题已远远拓展了课本的练习内容,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深地强化了学生对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⒌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存在的问题。把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尽量的让给学生活动,这样学生就会有机会去研究、去探索,去体验学习的感受。只有学生自己去探索过、感受过,印象才会深刻,学生的禀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真正算是有效性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苏金.《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初探》http://www.scslxx.com/jyjx/. [3]《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编:《小学数学案例卷》,大象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