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读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颠覆传统职业定位逻辑的妙书,颇有感触,特意把书里的主要观点梳理了一下,加入一些个人解读,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讲了可以创造幸福职场的四个规则: 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幸福来自于自主力 使命感带来意义 这个几个规则,看起来有点晦涩,不大容易吃透它的意思,我来跟大家解读下。 一、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2005年6月,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面向毕业生做演讲时给出了这条建议: 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 这也正是我们好多人一直都在追求的: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把它作为工作,充满激情和快乐的工作一辈子。 作者反对这个建议以及职场上长久以来盛行的激情假设:要获得职业幸福,关键是首先搞清楚自己的激情所在,然后找到一份与这种激情相匹配的职业。他认为这种假设既是错误的,也是有潜在危害的。他列出了三条支持自己的结论:职业激情是稀缺的、激情需要时间和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我非常同意作者列出的这几点,同时也觉得"做自己爱做的事情钱就来了"的确是个不那么现实的建议,但我的出发点是,这个建议忽略了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先说金钱成本。 如果你有一生也花不完的钱,或者你能接受没钱的生活,像颜回一样居陋巷而不改其乐,那你可以一直找,没问题。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也无法随遇而安,还要承担责任养家糊口,那恐怕你就很难忽视赚钱的压力,倔强地奔波在寻找所爱的路上。 再说时间成本。 如果三年五年找到了你所爱的工作,那自然是好的。但问题是,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爱什么,秉持一定要找到热爱才停下来积极投入工作的想法,就总会觉得有个更好的白月光在远方等自己,就很难沉下心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就会因为做不好眼下的事情而丧失抓住白月光的资本和资格,最终在一次次的循环中,蹉跎岁月,可能四五十岁了还摇摆在追寻热爱的路上,一事无成。 大部分人在亲人、同学、同龄人等带来的社会性压力下,心里都想要在某个年龄"立业",难以承受十年、二十年还在探索的窘况。所以如果决定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来作为工作,要给自己一个时间盒,三年、五年、十年,都可以。这样比较容易从容应对各方面的状况。 接下来说机会成本。 你眼下不爱的工作,也可能变成你爱的工作。原因有二,一是工作环境会变,很可能你现在遇到的状况是初入某个领域必经的,等胜任了或者过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可能你就转变了对工作的看法;二是人有很强的可塑性,兴趣、爱好等,是可以培养的,你调整心态,改变做法,也可能把不爱变成所在。 那么,如果你花费十年苦苦追寻所爱却没有找到,返过来,想到你如果花两年就可能把不爱变成所爱,你可以接受吗? 很多人看到当年和自己一起吐槽工作的人,爱上了那个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他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对"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这个规则,看法和作者稍有不同。找到热爱的事情当作工作,自然是可以的。但我们要接纳的是,这个探索会有金钱、时间和机会成本,得结合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框架来支持自己的探索。同时,还要意识到,我们所热爱的事情,也仅仅是个起点,可能真把它当了工作,也会发现它并不完美,里面会有很多我们不曾料想到的"不爱"甚或"厌烦",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因此否认这个事情非吾所爱,贸然奔向新的白月光,而是,允许不适与我们同行,但把焦点,放在所爱的那个部分。 二、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作者认为,对多数普通人来讲,当你掌握了某项技能,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以此取得成果,获得反馈,就会转而爱上能够发挥你这项技能的工作。 其实就是我们俗语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只是加了个条件,干到优秀,干到脱颖而出。 个中原因,一点是,我们在一件事上投入越多,越容易认同它,爱它。另一点是,我们更爱那个胜任工作的、有成就的自己,不爱那个搞不定工作的、狼狈的自己。 所以,想要拥有一份热爱的工作,把一种技能练到出色,把工作做到出类拔萃,获取到正向反馈,是一种非常靠谱的策略,胜过苦苦去寻找所谓"完美工作"。 那怎么练出绝招呢?作者给出了"刻意练习的5大步骤": 1. 判断自己是处在赢家通吃型市场还是拍卖型市场。 赢家通吃型市场,指的是很多人在争夺同一种职场资本。比如电视编剧这个行当,唯一的资本类型就是剧本创作能力。比如自媒体,也是赢家通吃型市场,唯一的关键资本就是你的文章能吸引读者。 拍卖型市场里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职场资本,并且每个人都可以生成他们自己独有的资本。比如软件开发、配音等领域,就是这种市场。 2. 识别出你要追求的资本类型。 如果你在赢家通吃型市场,你别无选择,就是要去获取那个关键的资本。你做自媒体,就是要努力写出吸引人的文章。你做编剧,就是要能创作精彩的剧本。 如果你在拍卖型市场,你就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打造你独特的资本类型。比如使用Java技术栈做后端开发,你就会有数百种组合可以选择。比如配音,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嗓音、节奏、情绪表达和背景知识,打造自己的资本。 3. 定义优秀。 不管你在哪个领域,都要明确,什么是"优秀"。有了这个标准,刻意练习才有目标。 比如你想做编剧,就要知道,什么样的剧本是合格的,什么样的剧本是足够好。比如你拍摄风景,就要知道,什么样的照片才是风光大片。 4. 拉伸与摧毁。 在练习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要让自己感到不适、紧张和吃力,这样才有"拉伸"效果。 同时,要积极接收真诚的反馈,哪怕它摧毁了你认为优秀的东西。这样你才会有进步。 5. 要有耐性。 很多技能,需要五六年才能精通,而成为专家则需要十年甚至更久。你得能够拒绝一路上出现的各种光鲜的新追求,保持在正轨上,才能获取所需资本。 这真是个特别难的事情。比如我,一直都想把写作水准提升上来,但一直被各种新鲜事儿吸引,没能真正沉下心来练习,到现在,写作技能和两年前相比,并没有突破性变化。 三、幸福来自于自主力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指出,在工作中拥有自主空间,会给人带来幸福感。 很多人都想要自主,自己决定工作内容,自己决定工作方式,自己决定工作时间,自己决定工作节奏…… 但是大家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在还没多少资本时就妄求自主。这个时候,其实你很难获得,因为你不配——这么说并非不敬,而是事实。把自主当作商品,就能很快明白,你要购买它,那就得有足够的钱,而过硬的技能,就是"钱"。 有一个简洁的法则——财务可行性法则,可以帮助我们跳过这个陷阱。当你想要自主时,找到愿意为你埋单的人,就可以去做。比如你想靠软件开发技能实现自由职业,那就要看看是不是有客户愿意把项目交给你做。 追求自主相关的第二个陷阱是——当你有了足够的资本时,你的老板会阻拦你。因为那个时候,你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留住你更划算,所以他们愿意为你付更多钱或等价物,而你可能会因为这些,放弃对自主的追求。 四、使命感带来意义 先举两个例子,感觉一下什么是工作中的使命。 哈佛大学教授帕蒂丝·萨贝蒂开发一套算法,可以在人类遗传信息数据库中做筛选,寻找人类持续进化的蛛丝马迹。后来她用这个算法来寻找与疾病有关的基金,比如抗拉沙热、疟疾和腺鼠疫。她的使命是——利用新技术来对抗古老的疾病。 《美国宝藏》的主持人之一柯克·弗伦奇,是大学里的考古学家,不是专职的电视主持人。探索频道会买断他和另外一个考古学家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参加节目的录制。而两位考古学家来做电视节目,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向广大观众普及现代考古学。 使命回答了"我的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个问题,能够使你将精力都集中到某个有用的目标之上。具体到工作中,使命通常体现为具有统领作用的目标。 按照作者的说法,职业使命是一种创新,往往要等我们进入了工作的前沿地带才可能获得,而要进入前沿地带,就需要足够多的职场资本。 换句话说,你技能不足,搞不定工作,跑不到前沿地带,就看不见吸引人的使命或者无法将使命变成现实。 当你积累了足够的职场资本,进入前沿地带,看见了使命,还要采取合适的策略,把使命变成现实。 常见的策略有两个。 一个是"小赌"策略,运用小的试探进行探索,从大量的小失误和小成功中汲取关键信息,进而找到实现使命的方法。 这个策略类似软件开发中的快速迭代。 另一个是引人注目法则:想要让使命驱动的项目获得成功,这个项目就要足够引人注目,要让接触过它的人愿意向他人进行评论,同时,项目也要在一个有利于这种评论发生的场合启动。 我的理解,就是你给使命驱动的项目设计了足够有分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价值点,吸引接触的人自愿评论和推荐。 在"小赌"和引人注目这两个策略的加持下,你就可能把你的使命型项目带向成功,从而你的工作也就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五、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通观《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作者的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你就可以赢得更多职场资本,同时也会收获激情、自主力和使命,最终创建出自己热爱的工作。 最后,送一句话,你我共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