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杰 刘瑞平 摘 要:本文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教学时,要注意做好学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工作,通过专业知识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融合,整合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以社会化职业培训等方式,发挥高职院校对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链接作用,不断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和社会人才的职业能力,为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力量。 关键词:校办企业 高职院校 产业化发展 实践研究 课 题:本文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校办企业在高职院校培训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a26)的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技术优势建立的具有企业资质、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富于专业特色并服务于与社会大众的企业实体。如何利用校办企业的优势,使其在推进高职院校进行培训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训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硬件配套条件 笔者所在学校的培训楼集商务、培训、会议、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由校办企业负责经营管理,除了承接校内的培训,每年还有不少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培训活动在此开展。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工作重心还是在校生的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尚未建设此类硬件配套项目。 (二)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应现代培训要求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境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和方式难以适应受训者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新方法的培训需求。教师培训内容理论性过强,往往只根据既有经验对知识进行讲解,没有与受训单位情况结合,针对性不强,使学员难以将培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缺少发展培训产业化的有效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开展培训活动具有很多优质的条件和资源,但受组织结构、体制等因素影响,这些資源被分成几个部门管理,如院系有师资,继续教育学院有开展培训业务的职责权限,校办企业有场地、接待服务和市场化经营的条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将有利培训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学校培训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校办企业在高职院校培训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校办企业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通过多措并举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活动中,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转换,在服务社会教育行业的同时也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工作成效。 (二)校办企业是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创新教育基地 在普通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在校实习期间的实践学习时数不得低于总学时数的50%。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实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教育作用,将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与校办企业的生产活动有机结合,降低学生的疲劳感,提升学生的实践效果。 (三)校办企业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业务的优质平台 校办企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特殊产物,天生具有所在高职院校的基因和特色,又有企业的身份。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这一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其在承接社会培训项目、开拓市场、人员聘用等方面具有的自主、灵活优势,有效克服一些体制内问题对开展培训业务的不利影响。 三、校办企业在高职院校培训产业化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一)立足企业实际,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校办企业的本质是高职院校利用办学专业优势创办的经济实体,这就决定了校办企业与一般的行业不同,具有浓厚的高校背景,比如将校办企业推荐选举为培训行业的理事单位、培训委员会委员。同时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其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制定也离不开企业的相关要求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此外,高职院校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校办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优势,及时利用行业资源和相关信息对学校培训产业化发展进行指导,建立起全面的、与实际相符合的发展战略规划,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二)利用行业资源参与定向人才培训和社会培训活动 近几年来在我国相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以求能够与市场需求接轨。比如专业培训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这些活动起到"推动学生工作、推动企业发展、推动学校建设"三个方面的推动作用。校办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信息资源和企业优势,与高职院校内部部门,如继续教育学院、校企办、就业指导中心等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做好学校培训产业化发展工作。利用校内外教师、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开发适合的培训"课程包",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构建,提高社会培训的质量。 (三)发挥校办企业合作平台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在国家建设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负责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投资热点提出指导意见。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实际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僵化、市场化意识淡薄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该职院校要结合校办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深化学校体制机制改革,转变高职院校培训项目的发展思路,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对培训项目采取单项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等,突破制约学校培训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通过校办企业的优势进行产业化运作,让学校更好地在培训产业化的道路上发展。 (四)发挥校办企业优势,解决发展中经济收益和人员激励机制的问题 市场经济中,要将培训产业化发展做好、做大、做强,就一定要面对经济收益和人员激励机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高校尤其是公办高校,是敏感而难做的。但对于身份是企业的校办企业来说,可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收益分配方案和灵活的激励制度,保障和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和团队,助推高职院校培训产业化持续科学发展。 四、小结 虽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校办企业的运行不会一帆风顺,比如存在产权问题、体制是否规范、人员结构以及自主灵活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存在这些问题的情况下校办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可能暂时处于弱势。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理顺产权关系,并设置一系列的资产经营审核制度,必定会推动校办企业的发展,同时为促进高职院校培训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千亭,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困境与应对探讨[J].齐鲁珠坛,2019(6). [2]景亭,完善校办产业组织体系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校办产业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