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痕迹化管理模式。所谓痕迹化管理就是步步留"痕",事事留"迹",保证检查时有据可查。 于是乎,许多一线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和批改作业外,还要完成以下痕迹资料:集体备课记录、个人备课详案、二次备课痕迹、课件、听课笔记、作业批阅记录、错题采集记录、学生谈心记录、业务学习记录、阅读摘录……如果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工作,需要留痕的材料还会更多。 繁多的痕迹材料,让一些教师疲于应对。 最理想的当然是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认真做,次要的事情尽量做,无用的事情应付做。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准确地把握主次,相当一部分老师或多或少地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并不重要的工作中。 其实,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即便真能做到分清主次,同样隐患多多。一是过重的课外负担,极易滋生不良情绪,对份内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二是长期超负荷工作,教师无法腾出足够时间进行反思和提高,在教学中只能年复一年重复"昨日的故事"。三是"应付做"的事情一旦能够顺利"过关",这种态度便会蔓延到相对重要的领域,给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损失。 同时,过多的痕迹材料真要一一检查也颇为困难。以听课笔记检查为例: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检查者通常只能以听课节数推断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至于听课质量如何却无法顾及。但这样浮于表面的检查评比,极易伤害教师的积极性,必然助推形式主义的发展,与痕迹化管理的初衷相违背。 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形式主义滋生呢? 首先,学校管理者布置工作要敢于做"减法"。在安排工作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牢牢把握"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管理理念,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次,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教师。以检查促发展、以材料"论英雄"不仅是一种懒政的表现,更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在没有信任的环境中,教师难免产生沮丧心理,这对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最后,检查评比要善于做"加法"。学校工作并非不需要痕迹材料,相反,对于能够切实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不仅要留"痕",更要留好"痕",留细"痕",留足"痕"。学校在检查这类材料,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让每一个细节都留下应有的痕迹。 好的痕迹化管理,决不能为"留痕"而"留痕",使"痕迹管理"成为新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