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评论创作谈不必舍质求快


  在不少介绍时评的经验文章中,都强调写时评文章"出手要快",要抢占先机,"快者为王"。诚然,时评文章如果出手慢了,等新闻成了旧闻,时评就没有价值了,因此专业从事时评写作的人确实需要抢先发声。但对于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业余从事教育时评写作的中小学教师、基层教育管理人员来说,一味强调"出手快",并不符合实际——基层教育工作者主业是搞好教学,当某个教育事件发生的时候,也许你正在上课、批改作业、接待学生家长,不可能丢下手头的工作立即去写作。
  但出手慢并不意味着写不好评论,相反,基层教育工作者因为在教育一线,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我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教育话题,自选角度发表评论。由于题材是自选的,不像"约稿话题"是多人同题做文,又没有截稿时间的要求,我可以慢慢地收集资料、打草稿,花几天甚至几月完成一篇教育评论。
  我在蒲公英评论发表后被中国教育报选登的《寒暑假不该是学校生活的翻版》《教师论文评奖大跃进不可取》《千篇一律的安全教育要不得》《课题主持人非得是校领导?》《惩罚性调动教师不是好办法》等5篇文章,均来自我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每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写作的时间却较长。如《寒暑假不该是学校生活的翻版》一文,从2017年寒假动笔到2018年6月发表,历时半年,四易其稿,其他多篇评论,也都不是一气呵成。如果按照不少评论员老师的经验,我不仅出手慢了,写作也慢了。但我认为,为了评论的质量,宁可慢些。
  即便是要赶在热度未退之前写时评,看到话题后也不必急于动笔。首先,要弄清楚话题的背景,除了蒲公英评论网提供的材料,还要看有没有其他的来源,背景材料了解得越全面、越丰富,评论才越公允;其次,再查查网上媒体对该话题的评论,看别人的评论对自己是否有启发,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再写;最后,再看看蒲公英评论网上快手们的大作,看他们的评论角度同自己拟要评论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果别人已经写了则不再动笔。这样一套程序做下来,虽然要花费很多时间,可能使我的评论文章少了些先声夺人的气势,但也使我的评论更具针对性和辩证性,内容也更丰满。
  评论写作,既要出手快,更要质量好。在速度与质量面前,为了有较高的质量,宁愿放慢写作的速度。虽然真正的评论大咖,是既快又好的。但作为初学者,在"快"与"好"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不舍快求好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网站目录投稿: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