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发展


  在春秋时代,农业生产是维持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搞好农业生产自然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要搞好农业生产,就得拿握农时,把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利用最有利的时节播种,取得最好的收成,另外,还要掌握恶劣天气出现的规律,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握自然气候变化的规律呢?开始的时候,人们从观察物候的变化入手。所谓物候,就是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周朝和春秋时代的人们用土圭来测日影,也就是立竿见影,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侧其影子的长短。由此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复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互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到了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气(《吕氏春秋·十二纪》)。至汉时,历时数千年,既反映季节,又反映气候现象和气候变化,能够为农枚业提供生产日程的二十四节气终于全部完备,其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并确定巧日为一节,以北斗星来定节气。节气中的"气"字就是气象、气候之意,是古人主要观察了华中、华北地区每个阶段内所特有的气象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后定出的名称。
  在古代,人们把一年平均分为24等份,也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球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24个时段,然后将其分在12个月里面,每段约半个月时间。
  现代所用的节气,则是以太阳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的。但是,太阳在黄道上每天的移动快慢不均,两个节气相隔的日数也不一样。冬至前后太阳移动快些,两气相隔14日多;夏至前后太阳移动慢些。两气相隔要16日多。虽然用"定气"法来规定节气的交接日期,日数相隔多寡不齐,但却能表示太阳的真实位置,使春分、秋分一定在昼夜平分的那一天。
  因为每个节气都表示一年中太阳在天空的不同位置,因此二·于四节气也相应地指示了四季寒来署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变动。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勤劳智慧的古人,在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也考虑到了当时的气候变化、物象反应及农事活动。预示季节转换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界、大署、处署、小寒、大寒、白露、寒露、霜降八个节气。其中。前五个节气表示天气炎热和寒冷的时间、过程,后三个节气表示天气转凉。空气中水汽的不同凝结状况。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预示的是降水的时间和程度。至于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则反映了自然界生物顺应气候变化而出现的生长发育现象与农事活动情况。
网站目录投稿: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