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融合研究


  摘 要: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只有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才能在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
  关键词:技能大赛 专业教学 教学评价 融合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在中职院校建设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技能大赛起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各级政府以及职业院校都相当重视。开展技能大赛不仅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重能力,轻学历"的氛围,而且能够指引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方向,也能够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让中职教育更好地与企业接轨,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笔者学院从2008年开始一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就获得15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学院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技能大赛的影响。学院参照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来确定专业建设与改革方向,充分重视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专业体系建设中将技能竞赛的标准及内容融入其中,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完善项目教学,导入大赛标准,充实课程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标准,实行考教分离,做到考核"公平、公正",大赛与日常教学兼顾,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真正做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一、深刻理解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意义
  当前,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风向标。各种各样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开展,给职业院校教学课程改革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职业院校对自身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整改和创新。同时,技能大赛的开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推动职业院校各项设施建设,增大院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几率。然而,还有一些院校在对大赛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大赛成绩,因而在大赛开始前盲目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赛前训练,忽视了选手的文化课程教学,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二是在赛前训练上重视优秀参赛人才培养,而对普通者却没有予以重视,赛前培训存在"偏心"思想。这与技能大赛核心思想"大赛要覆盖到每位学生"相违背,院校将优秀教学内容、资源等都放在少数学生上,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被忽略,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违背了"教育要一视同仁"的理念。所以,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技能大赛的核心思想,了解大赛潜在内涵,充分利用大赛引起的推动潮流,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长效技能竞赛机制,促使人才成长氛围形成
  学院为了加强大赛制度和精神的宣传,逐步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于2014年下半年成立了竞赛办公室,对于学院国家、市、集团、校四个层级的各类技能竞赛的组织承办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其中校级技能竞赛作为学院自行组织的比赛,做到了"人人参与"的全覆盖。
  每年9~12月是学院举办金秋艺术节的日子,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校内技能节。赛事一般从当年的9月起开始筹备。为了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竞赛工作,达到竞赛的预期目标,学院专门成立技能节组织机构,全面负责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由教务处、竞赛办公室牵头,六系一部具体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和相关工作,确保每届技能竞赛节活动安全、有序、公正、公平地开展。竞赛项目的设置主要参照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要求符合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体现"人人能参与",有创新、有亮点,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机会参加竞赛活动。
  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学生技能竞赛、教师技能竞赛、师生对抗赛、校企友谊赛等。在竞赛的形式上,校级技能节参照市赛和国赛要求主要以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方式进行。在竞赛目标上,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在评价的主体上,学院专门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评委,针对参赛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评价,使考核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
  技能节的举办不仅仅可以弘扬竞赛文化,对全院师生的技能水平進行有效提升,改善学院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为明年即将举办的各级竞赛遴选重点培养的学生以及指导老师。对于在校级技能竞赛之中所涌现出来的各个项目的优秀学生,学校首先根据市级竞赛中所允许的参赛名额的2~3倍来组建起集训队,并将这些学生作为当年参加市赛选手的助手。他们在现场进行观摩,同时协助市赛选手开展训练,对大赛的各项要求进行了解,真实地感受到大赛现场的那种竞争氛围,直到12月中下旬市赛结束。其次是有效利用课余的时间以及学院放假时间,组织集训队成员进行专项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了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操作。同时,定期开展资格淘汰赛,记录比赛成绩,以此作为参加市赛、国赛的衡量指标,缩小可参赛人员的范围,直至市赛、国赛前1个月按照参赛人数要求确定参赛人选。再次,确定参赛选手后,训练强度要不断加大,针对赛项样题进行反复练习、测试。训练过程中,对选手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心理辅导,使选手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得到同步提高,直至最后完成市赛、国赛。对于在本次淘汰赛中落选的选手,尊重个人意愿选择是否继续留在集训队伍中训练。
  此外,学院各系部按照国赛设置的赛项共建立了数车、数铣、数控综合、车工、装配钳工、模具制造、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电梯维修保养、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维护与应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动画片制作、焊接技术、职业英语技能、职业生涯设计技能等20余个技能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其中一个技能社团,并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发自己的技能特长,为促进技能竞赛的长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项目教学,导入大赛标准
  每年技能大赛都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竞赛内容体现了企业对于本专业和学科的标准要求。笔者学院积极研究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将技能大赛的内容、标准和要求转化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微课、教材等,以此不断对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
  以数铣大赛为例,笔者学院教师根据技能大赛比赛内容及相关知识点,按照"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并参照了有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鉴定规范,突破学科体系框架,整合学习内容,以模块、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来源于职业岗位并整合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编写而成的《数控铣工项目训练教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铣工项目的备赛指导书。
  四、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课程教学评价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如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这些成绩仅仅是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了考评,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考评。通过不断探索,学院参照大赛的评分标准,在考核标准中融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使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以加工中心课程孔加工项目教学评价为例,该项目依据企业标准,借鉴国赛评分的相关指标,并不仅仅关注操作过程和零件质量的考核,还增加了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的指标,如物品(包括工具、量具、刀具)分区摆放、物品(包括工具、量具、刀具)摆放整齐、规范、不重叠、护镜佩戴规范、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戴规范、现场清理、清洁等,权重占到约20%;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自评,也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和小组组长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中对于项目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检查要求都一一列出,且配备了相应的分值,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比对找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五、实行考教分离,做到考核"公平、公正"
  今年,笔者学院针对于学生实训考试实行了重大改革,结合技能大赛中考评分离的要求,随机抽出几个班级进行考教分离。班级的考试由以往的任课教师监考、评判,转变为专人负责,从考察班级的试卷到监考再到评判全部由专人负责。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主要以平时教学内容为依据,全面把握实训内容,从本课程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基本理论、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几方面的关系,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每场考试试卷的内容都会修改30%左右尺寸,符合了大赛30%尺寸变动量的标准,更好地检验了学生学习水平及应变能力。此外,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打听考题内容,命题教师要严守秘密,杜绝泄题事故的发生,做到考核"公平、公正"。
  六、大赛与日常教学兼顾,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归根结底,技能竞赛和专业教学之间的主要矛盾还在于优质教学资源分配上。许多学校为"竞赛"而"竞赛",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只面向了少数学生。这就要求学院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通过加快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来达到大赛与日常教学兼顾的要求。
  1.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成绩的好坏既取决于学生自身能力水平,更取决于学院教师团队的优秀程度。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与师资力量水平的高低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快学校现有教学师资的培养进度,改善教师的双师素质,保证数量充足的专业师资,才能缓和大赛与日常教学间的矛盾。对此,笔者学院着眼于中青年教师,非常重视对其的培养,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培养。
  (1)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配有一名老教师作为"师傅"。"师傅"对于青年教师从教学到技能方面要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2)学院系部每周五下午进行教学研讨,从教学方法到授课内容再到班级管理等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师资培训。
  (4)借助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组织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
  (5)学院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使其通过接受集中的训练,克服青年教师在技能上的短板。經过技能大赛的锤炼,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能较好地胜任教学、竞赛指导等工作,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夯实了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此外,笔者学院将教师参加大赛的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更加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参加大赛的积极性。
  2.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的实训条件是促进专业技能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笔者学院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学生实训教学设备更新配置。设备采购参考国家大赛指定设备,实现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共享双赢的资源配置。在实训场里布置教学区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
  七、小结
  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技能大赛能够引领专业教学的改革,专业教学改革力度也制约着技能大赛的水平。职业院校通过技能大赛能够了解专业前沿技术,使教学条件进一步得到优化,促进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企业的要求,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汤晓华,周志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与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4(9).
  [2]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3]石光耀,朱士玉.构建技能大赛制度体系的尝试[J].江苏教育,2009(12).
  [4]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5]赖勋忠.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对接实践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0).
  [6]张延玲,徐慧琴.浅谈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的融合[J].职业,2016(3).
网站目录投稿: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