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用脑去想:用眼去看,动手去做,激发起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三不",即"不包办,不硬灌,不奉送现成答案",克服包办代替现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中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较强的探求心理,会不时闪烁出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对课文是允许一种解释,试题也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往往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灵感,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前能,鼓励学生"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对新课文进行猜读,鼓励写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在发言时和习作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独特的感悟,努力作文变成"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 2.要多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要多让学生提问题 "提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任,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条措施。然而有些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学生提不出恰当的问题,怕耽误讲课时间。诚然,学生有时提出问题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荒唐错误的,但是,只要能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以向理解迈近了一步,况且,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如何让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和注意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他们可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如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很好地与他人合作,自如地应付各种常规考试,在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上能够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要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在作文课上写《春》这篇作文,老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这样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大自然的乐趣,领悟其中的道理,可获取更直接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5.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打破课堂里中上等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进生的发言留有"一席之地",为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后进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给予耐心的指导,另外,要将后进生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将好学生与后进生混排在一起,使好学生成为角色榜样,对后进生产生间接影响。只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减少干扰,提高注意力,只有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