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崛起》是一本由谭伯牛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页数:482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湘军崛起》精选点评: ●挺口语化。不过挺好看的。 ●和唐浩明的曾国藩两相映照着读,厘清了一些史实。点明文人带兵贵在有资源去筹饷,而太平军和湘军血战实为内战。何来胜败。天下,何谓天下? ●语言随意,口语话,内容浅薄,缺乏高度。 ●看历史大概了解框架后还是要看细节,要看历史中的人物面临一个个具体的困境是如何分析和如何选择的。 ●基本利用了几本随笔里的历史笔记,包括曾左交恶因为幼天王下落,翁李交恶因为翁同书奏稿。和陶短房一个重大分歧就是陈玉成李秀成围魏救赵的武昌会师到底是否事先有计划,英国人干涉、洪仁玕协调以及天王"第二次扫北"规划各自起什么作用,有待考察。 ●读起来蛮有意思,喜欢军事和政治的湖南人应该读读。最喜欢的是痴情勇猛的艺术家型舰队司令彭玉麟,最欣赏的是把持统揽权术一流的胡翼林,最敬重的是严于律己善写家书的曾国藩,还有灵活善谋的左宗棠也是我的喜爱。湘军将领,士大夫中的优秀分子。 ●觉得这书就是被炒起来的,还有《战天京》 ●写得颇吸引人。语言很多口语体,因原来是讲座,很流畅,读来很舒服。所有引用的古文都用现代文翻译,有时是paraphrase,不像很多专业书那样把大量原文往上一堆,不管读者懂不懂,更看不出作者懂不懂。因为要翻译,所以就不能再推诿,不能再退缩。语言浅白、亲切,偶有用当下语开古人的玩笑,但不多,所以不显轻浮。叙事有条理,有很多个人的议论,不知专业学者会怎么看,我是觉得意味深长。 ●长见识的好书! ●作者眼高手低,小处着眼,大处不看,只能作为厕所读物啦 《湘军崛起》读后感(一):没看过《战天京》,所以觉得很好… 清明假期在家看了这套书,挺好看! 除了曾国藩老大,讲了几个猛人,最喜欢胡林翼,可惜死得早。天妒英才!! 曾国藩的成功真的离不开周围这些猛人,其实吧,占据半壁江山也没话说… 另,胡林翼,字润芝…润之… 《湘军崛起》读后感(二):阅读,过瘾足矣。倘有所感,绝佳。 过瘾一,分析。这个牛先生没把曾胡左当作什么圣人,甚至把他们看成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或者说能够把他们遇到的困难,拉倒和我们一个层次上,再原原本本的掰给你看,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理由是哪些,后果如何。 过瘾二,战争。之前看过《复活的历史》,以为这是当代把战争描述的最清楚的一本书。没想到这个牛先生更细致,把怎么挖地道掘战壕都讲出来。而且不仅有细节,脉络也特别清晰。 过瘾三,八卦。这一点不说了,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忍不住笑出声吧。 《湘军崛起》读后感(三):谭的品格与立论,如何客观 无意中在凤凰网看到高人谭的对中国教育的评述,然后,高度怀疑谭历史观点的立论证据的正确导入。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6/66f7b014-52b1-4e73-83f0-0b261aab4966.shtml 《湘军崛起》读后感(四):湘军心得 1.古代文人带兵并不是亲自带兵打仗,而是在古代专制王朝只有文人才可以在体制之内运用人力、财政资源支持战争。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打仗的本事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够调得动如此多的资源,特别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专制社会。 2.曾国藩避开长沙,远走衡阳,借创立水师之名,获得财政资源的大力支持,走活全棋。 3.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做事风格的不同,与年轻时代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胡林翼少年时代即随父亲在北京读书,见识自然要比曾左(在乡间读书的经历)高,同时又有岳父陶澍的点拨,加之多年在北京帮岳父了解最新的官场动态,为人做事、格局在曾左之上。曾国藩则属于家中没有什么政治资源,少年时代发奋读书,考的是自己多年来的自律、修炼,一生四平八稳。左宗棠同样也是发奋读书,只是没有取得功名,但是通过读书、地舆之学,增加自己的见识,加之代湖南巡抚骆秉章处理公务,变得由自卑转为自傲。 4.李续宾 湘军原指从湘乡县走出的军队 《湘军崛起》读后感(五):谭伯牛:湘军崛起是"中国保守主义的完美谢幕" (导)关于"湘军",它在近世中国所受到的评价,可谓天上地下,跌宕难测,就是"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最生动的一个注脚。可能因为这样,本土历史学者谭伯牛笔下的湘军史,绝少议论,只谈史事。 2009年7月4日,《晨报周刊》对话《湘军崛起》作者谭伯牛。 (主) 谭伯牛:湘军崛起是"中国保守主义的完美谢幕" 文|袁复生 如果说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湘军和太平军的战争,可能并未给这个国家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相反,它可能还加剧了旧有体制和价值观的力量。在谭伯牛看来,这场战争结束以后,这个国家也没有发生一个更新的更积极的变化。 当然,正是这场战争,中国人自己大面积使用"洋枪洋炮",坚船利炮作为双方对垒的重要工具,也开启了中国人看世界的另一个方式。对于左宗棠和郭嵩焘而言,这样的接触所产生的思想触动和日后的倾向,是不同的,郭走得更远,但他过于孤独。从这点看,这场战争对国人的价值观的改变,确实谈不上巨大。 至于他们之间的矛盾,谭伯牛与孟泽的看法,不尽相同,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去翻捡史料,得出你的结论。 ()戊戌变法,"东南互保",立宪法,直至辛亥革命,都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造成的中央—地方权力的消长有关 晨报周刊:这本书的封底,开宗明义,你说太平天国战争是一场内战。那么双方都是失败者。那么,这场"失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吗? 谭伯牛:不是一点价值,而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将太平天囯战争与此后的晚清新政及辛亥革命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在战争期间造成的中央—地方权力的消长,是奠定未来数十年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战争的需要,清政府不得不将财政、人事、司法权下放到地方,作为地方长官的总督、巡抚获得了空前的权力。战争结束,又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中央政府不能立即收回这些权利。渐久,在战争期间形成的临时性财政制度(譬如厘金)、人事制度(譬如督抚举荐重要属员)、司法制度(譬如就地正法),竟成为不得不长期执行的固定制度。各省督抚掌控这些制度,反过来制约中央政府的行政。于是,可以看到,戊戌变法,"东南互保",立宪法,开国会,地方自治,直至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诸凡近代史的重大事件,背后皆以太平天囯战争时期肇始的地方权力扩大、中央权力消退为决定性因素。 晨报周刊:继曾国藩之后,你将左宗棠排为第二号人物来讲,为什么呢? 谭伯牛:从历史事迹来看,左宗棠是湘军的开创者,是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并获胜的统帅,其後又率军在西北边疆征战,保障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因此,在曾国藩之後,讲他的故事,是很自然的选择。 晨报周刊:这里面就涉及了左与郭嵩焘的关系,你也提到了《郭嵩焘日记》中,郭听闻左的死讯后"既伤且撼"的看法。但你觉得,这是郭"抱着私怨",不肯承认左是一代伟人。郭之所以说左"自毁已甚",是从私德的角度来看。你在书中,重点提及了左生活简朴的一面,但郭看到的却是"以凶横佐其权谋之术"的张扬跋扈,是扈从百余人的大排场。在你看来,左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吗? 谭伯牛:今天看来,左宗棠与郭嵩焘都是近代伟人。但在当时,仅自事功而言,郭氏声誉不能望左氏之项背。我们今天看重郭嵩焘,是因为他对现代化的认识、对中国政治改革的设计,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左、郭曾经是好朋友,然自郭氏出任广东巡抚,二人便因对公事各持意见,最终决裂。平情而论,郭氏的"执政能力"、"政策水平"远不及曾、左、李(鸿章)诸人,对于他与左的决裂,曾、李作为他们共同的朋友,皆认为曲不在左,其咎在郭。我们阅读当时往来奏牍,所获印象,亦与曾、李的观感一致。因此,对于郭嵩焘私下里"诋毁"左宗棠的话,只能视为个性、人格上的偏激,无法视为公允的评价。 ()胡林翼确实未获得应有的关注,作为后来人,应该阐述表彰他的事迹 晨报周刊:在"曾左胡彭"中,你似乎对胡林翼的评价最高,有气魄、有能力、后勤和战略规划的水准高,但在我们后来的历史叙事中,似乎很少提他在战略上对湘军的意义,通常只会提他通过讨好官文小老婆以搞好与官文关系的段子。这对他,是否委屈了点? 谭伯牛:委屈与否,斯人已逝,我无法代答。世事往往如此,活得够长、抬轿子的人够多,其人的"历史地位"会更为显赫。当然,决不是说曾、左就是浪得虚名。只是,胡林翼确实未获得应有的关注,作为后来人,作为历史爱好者,应该阐述表彰他的事迹。 晨报周刊:胡林翼和左宗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筹饷。这一点,也是你在《湘军崛起》中不断强调的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湘军对太平军的胜利,也是财务上的胜利。那么,太平军的财务,为何会这么糟糕呢? 谭伯牛:太平天囯早期采用"圣库"制度,一切财物,集中管理,这是"军事共产主义"的必要措施,并获得一定成功。但是,后期,"圣库"制度名存实亡,天王以下,诸人各私其家,导致"国库"空虚,从而不利于军事,并最终失败。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太平天囯并未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财政制度,纯系走一步看一步,想到哪做到哪,用以前的话说,这是农民起义革命政权不成熟性的体现。史上很多起义造就的革命政权,都有这个毛病。我想,未能大规模招揽原政权的官吏,因而无法借鉴业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是主要病因。辛亥革命後,民国政府选官,用了不少"清官",从而保持政权的稳定,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晨报周刊:你格外提到,胡林翼的道德水准,尤其是他早年风流过后的道德修养,应该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此外,曾国藩的修德的本领也自不待言。他们的道德水准,比起洪秀全的表现,显然要好一些,这也是湘军胜利的一个因素吗? 谭伯牛:个人道德,或者说个人修养,对于一个人做事情能否成功,当然具有重要意义。至于是否因此影响太平天囯的成败,则不太好说。我认为,太平天囯的失败,更多与政权建设、财政及人事制度的不成熟有关。 ()曾国藩善做"政治思想工作", 湘军还开得出四两银子的月薪;但天父天兄那一套,并未真正为人信从,土地改革,也未真正实施 晨报周刊:在财务以外,和绿营和八旗相比,湘军的士气可能要更好一些。士气是在某种"意识形态"的反映,我们是否可以从结果推论原因,湘军的胜利,也意味着,在当时,湘军的意识形态,比太平军的意识形态更有战斗力? 谭伯牛:罗尔纲先生在《湘军兵志》特别强调曾国藩善做"政治思想工作"。我读《王壮武公遗集》,对湘军领袖如何团结、鼓舞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刀枪与太平军作斗争,也有深刻印象。自大而言,忠孝礼义这些概念深入人心,自微而言,保家为乡,对湘军基层士兵来说也不言而喻,同时,湘军还开得出四两银子的月薪,以此,湘军的士气及战斗力,不会不好。太平天囯的意识形态建设,则徒有虚名,天父天兄那一套,并未真正为人信从,土地改革,也未真正实施。 晨报周刊:用一个粗略的说法,湘军在传统的家国情怀的意识形态下,催生了洋务运动,甚至产生郭嵩焘这种注重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者,它的旧瓶好像还能装点新酒。但太平天国,似乎是在"革命"的暴力下,却用半真半假的西方宗教外衣包裹着的却是完全的旧酒。这两种模式,相较而言,哪种更靠谱? 谭伯牛:湘军产生的背景是传统中国二千馀年不断发展的政治文明。不论好坏,一套制度及其配套的思想能沿用这么长时间,自有其独到的地方。而在制度框架内消除异己,镇压反动力量,从来就是所谓"修齐治平"的必修课。只有遭遇真正的强有力的"挑战",譬如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或曰现代化挑战,这套制度与思想的局限性才会暴露出来。但是,一旦有合适的机缘,调和新旧,其焕发生机的几率亦不低。相较而言,太平天囯的制度与思想,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今天的湖南人以身为湘人自豪,主要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有不少湘籍人士,与湘军关系不大 晨报周刊:前面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引发另一个疑问,湘军对于湖南,既带来了最改良的力量,也保持着最守旧的力量。相比之下,哪种力量在现实的中更大一些? 谭伯牛:湘军崛起是"中国保守主义的完美谢幕",可想而知,是维持旧制度旧道德的力度更大。具体而言,湖南在戊戌变法期间,既是实行最激进政治改革的省份,同时又被西方人(譬如耶鲁学生)认为是中国反对西方价值观最顽固的"堡垒",似又说明,这两种力量难分高下。 晨报周刊:你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对于湖南人来说,"湘军"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概念化的符号。但你在本书的开篇就指出了"湘军"的许多问题,其实它开始并不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而只是一个松散的集团,等等。这样的辨析,背后的用意是什么? 谭伯牛:用意不过想说明历史实际而已。不独湘军,很多历史名词,其实都是名实不符,需要厘清。 晨报周刊:从我们后人角度来看,我们多半对湘军的认识,是盲目崇拜的。从"事功"的角度更多一些,而不是从价值观的评价尺度看它的局限性。这种认识的盲点,给今天的湖南人的思维,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 谭伯牛:其实,据我观察,今天的湖南人以身为湘人自豪,除了朴素的乡土情结,主要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有不少湘籍人士,与湘军关系不大。更何况,湘军在共和国大部分时间内获得的历史评价并不高,甚至是完全负面的评价。只是近十几年来,我们才关注湘军。我看凤凰卫视一个纪录片,采访益阳人,竟有不知胡林翼为何人者,可见我们对湘军的隔膜。因此,说到今天湖南人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的负面观感,还不能直接与湘军挂钩。然而,历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湘军的地域主义、宗派主义、胜者通吃,这些不好的方面,总有办法影响后人。湘军是中国的湘军,不仅是湖南人的湘军,其利,我们可以感受,其弊,我们也会感染。湘军对湖南人的影响,是个小题目。重要的是,湘军不仅感染湖南人,更感染中国人。有一位湘军後裔,曾说:"假如湖南人沉毅一点,广东人安静一点,江浙人大方一点,中国还有不强的吗?"(易君左《扬州人的生活》)看上去,这只是对各地风气的针砭,其实,这是对全体国人的针砭。同理,若包括湘人在内的国人,皆能体行湘军的优点,捐弃湘军的缺点,湖南安得不强,中国安得不强? 《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上、下)》 谭伯牛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 定价:45.00元 谭伯牛,长沙人,现居广州,自称为"历史爱好者",著有《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