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流动过快、生活形式转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例如传染病、职业病、食物中毒等不明原因的突发性卫生事件逐渐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卫生医疗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加大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的需求。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重要保障,所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逐渐上涨的趋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的培养成为卫生医疗事业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人才 卫生医疗事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包括了时间上的突发性、威胁市民健康的紧急性、疾病原因的不确定性、危害人群的广泛性、疾病的迅速扩散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医疗卫生单位面对的难题是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病因,并予以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现场的工作相对复杂,不可控制的因素过多,所以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务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否则是无法胜任此项工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队伍需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这就需要对相关医务人员做到充足的技能培养。 一、公共卫生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1.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公共卫生又被称为大众健康,是预防疾病,维护公共健康的科学体系,同时也是具有组织性的改善公共环境卫生、控制地区疾病、引导人们卫生意识、组建医疗队伍进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性质的体系。在国外公共卫生被认为是健康社区中的健康人群,其主要职能是促进人们生理与精神上的健康,所涉及的范畴包括公共环境的净化、传染疾病的控制、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所应对的是在疾病发生时对群体的防护,例如在传染病突发扩散时,医院机构的工作是进行及时的治疗,而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做的是病因来源与疾病扩散途径的分析,控制传染病原的传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引起或容易引起的社会公共健康危害的大型传染病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与大范围的食物中毒等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发性事件。自上世纪开始,部分不利于疾病控制的因素开始出现,例如日益恶化的环境、生物原体的抗药性变异、新传染病原的出现、逐渐密集的城市人口等等。自2003年非典疾病的爆发开始近年来逐渐爆发出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例如苏丹红、奶粉中毒、禽流感,甚至于现代最新爆发的疫苗感染等,同时伴随的还有地震、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也同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范畴。 二、国内公共卫生系统现状 1.公共卫生系统专业人才分布。公共卫生类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事业在国内开展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据粗略计算国内现代公共卫生专业型人才有七到八万人左右,其中硕士学历的不足百分之一,多数人只接受了基础的医疗知识与教育培训,学历与职称的组建结构明显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专业度要求更高。现阶段国内公共卫生系统中,专业知识较为全面的人才多分布在城市内,城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据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多,但是县级以下的基层中专业人才则明显薄弱。 2.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国内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育方式仍沿用前苏联的教育形式,多数相关教育体系均未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与调整,培养出的学生在应急方面上表现较弱,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现场的调查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缺乏事故现场的组织能力。公共卫生人才的现场处理素质不足,导致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判断与解决方案的落实。在当年非典的事件中,我国便显现出措手不及的状态,政府与卫生医疗人员及民众都不能充分的进行有效的应对,使疫情一度没有受到应有的控制。缺乏专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客观的显示出国内公共卫生事业应急能力的匮乏。 3.普遍性人才紧缺。现阶段国内发展下所缺乏的人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型应急人才的缺乏。首先是对多种灾害应急技术的综合型人才缺乏,主要表现为现阶段部分县级以上的政府并未组建综合应急处理的救治团队。另一方面是拥有公共管理知识同时又兼具应急处理能力的综合型管理人员缺乏。第二,灾害风险的预估人才缺乏。对灾害的预估并未受到重视,使其导致可以进行预测灾害的人才缺乏。第三,专业的应急救治人才缺乏。此类人才缺乏表现为地震出现时救援人员技能不足。第四,重建人才缺乏。在灾害发生后心理救治的人才缺乏,灾害发生后进行管理与重新规划的人才缺乏。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一是坚持素质教育为基础。现代各个国家开始关注公共卫生的教育事业,包括了防治医学的教育与教育内容的安排。主要表现在《流行病学》中加入了现代病学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加入了实践课程。二是提升公共卫生现场教学。部分专业课程的安排需要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三是添加应急技能的相关教材。通过对以往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经验的总结,编写应急处理能力的教学资料。 2.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可从PBL教学方式进行,PBL教学方式所指的是以问题为教学主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引导角色进行的创新教学方式。PBL教学方式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以授课为主体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PBL教学模式中,需要独自进行教学知识的规划,查询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独自对问题进行解决。通过PBL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同时逐渐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与独自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这对未来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大有用处。 3.提升师资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需要定期到卫生监督所或者卫生科学调研室进行交流。学校也可以直接引进公共卫生相关机构的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讲授,可以直接针对实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讲解,使学生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急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医学为主体的其他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技能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多方向的专业能力,足以培养出具有综合实力的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从事人才。 四、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救治队伍的培训 1.医院救治团队培训目的与方式。各类医疗救治组织的卫生应急团队的培训信息均源自于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承担着控制疾病传播与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责任,所以医院方面对救援人才的培养是最主要的方向。医院救援团队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培训,加强卫生应急专业团队人才的应急意识,同时充分的掌握应急事件所需要的多种技能,提升事件现场救援工作的效率,确保其符合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岗位的要求。其主要的培训方式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短期的培训形式,将理论授课与现场操作有机结合,通过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等方式实现救援人员的培训工作。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培训内容。对于卫生事件的应急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培训。其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了事件现场验伤分类的概念、分类的方式与分类的原则、及现场分区的概念等。其二,需要熟悉的内容。包括了事件传染疾病的调查内容、生物安全的概念内容、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能力。其三,需要了解的内容。国内应急救治方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患者心理干预的方式与技能等。第二,对不同类突发卫生事件培训。其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应对不同突发卫生事件的救援程序、非典与鼠疫等突发传染疾病的传染特点的诊断与治疗内容、群体性不明病因的疾病处理原则与分析方式、生物恐怖袭击的概念与特点、医院内部传染疾病扩散的应对方式等。其二,需要熟悉的内容。中毒事件与医院传染疾病扩散事件的控制要点、卫生事件的样品采集与运输原则等。其三,需要了解的内容。国内不同类型突发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不同卫生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存在及其严重的健康威胁,需要在突发卫生事件发生时卫生医疗机构能够做到及时的控制与处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效率,需要有效的对应急处理人才进行培养。在上文中已经对卫生应急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需要卫生医疗机构做到的是切实的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的培训工作,确保在突发卫生事件来临时能够有效的进行控制,同时维护易感人群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闫雪梅,黄蕾,刘俊凤等.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人才构成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1(8):586-591 [2]崔琳,罗羽,陈俊国.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4):94-96 [3]李乐.大预防观背景下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1):38-39 [4]赵飞,傅承主,矫涌本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2):25-29 [5]吴丹,胡东达,孙梅等.我国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与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7):30-37 [6]申锦玉,牛建军,陈敏等.厦门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4(3):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