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是一本由金克木著作,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读完了》精选点评: ●书读不完。 只剩下一个月。五门。脑袋一片空。还充斥着各种黑色的伤害。呵呵。你觉得我能过吗?你觉得这书还读得完吗?OK,不用你觉得…让我疯,让我死。我自己的事情,与人无尤。我宅。我腐。我作。我傻。so what。十月二十四,书读完了! ●聪明死了,喜欢死了! ●比较难读,自叹功力不够 ●被他的内力震伤了… ●金克木薦文七篇,可為中國文化思想要目,竟都未細讀:李斯《諫逐客書》,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李世民《聖教序》,朱熹《孟子注》末段,曾國藩《求闕齋記》或《聖哲畫像記》,另外昭明太子《文選序》,徐樂《上皇帝書》(見《漢書》)。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是線性的,不講分析,舉的例子也往往沒有多少說服力,但就是自認正確。實際上歷史的進程中也不斷有思潮的變化,脫離環境而以自己或老祖宗並不怎樣的經驗總結出的"人生哲學",可笑至極。名家可能表現除了一定的幾何、符號思維,但被認為是無用之學,留存甚少。"《老子》是給特殊人講的哲學,《莊子》是給讀書人講的哲學,《列子》是給平常人講的哲學(儘管列子是後人偽作,仍然表露了平常人的思想生態)",希望這裡的"哲學"不是心靈雞湯的意思吧…… ●沉淀不够,读不下去 ●最后古今中外掺和在一起的接受不了。但大师终归是大师,听他讲经典是一种享受 ●囫囵吞枣、头昏脑胀的看完了 ●曾经想过,不为钱钟书,便为金克木。当然,也只能想想而已。 ●博大精深,看不大懂。 《书读完了》读后感(一):开卷8分钟 作者金克木,印度专家,梵学大师。本书是金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的文集。书是读得完的,因为,读书如观树,树根-树中经典才是最值得读的。中文经典不过几十种几百种,西方博学者读书几百本足以,是读得完的。读书的方法,其一如汉朝东方朔,三东文史足用;其二如诸葛亮,但观大略。全世界每天出3000种书,读得越多越体会到自己的无知。谦虚,谦虚~ 提到凯撒《高卢战记》,有名的历史书。 《书读完了》读后感(二):本来是解惑的,结果变成更多疑惑 原是本着"书太多,怎么才能读得完"这个疑虑来读先生的这本书的,想通过先生的这本书找到答案。却不曾想到,读了这本书,我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了。因为金先生谈的一些最基础的书,作为传统思想的根的书,都是需要古文功底才能读懂的。作为一个80后,深感国学基础薄弱,面对经典,倒不敢触碰了,怕各种误读曲解。从心底里产生的怯!脑中反复问自己能读懂吗?假如不读这些,那么是不是没其他书可读了?假如读不懂这些,那么是不是其他书都是白读?疑惑没减反增。不懂啊,不懂。 《书读完了》读后感(三):读书的密码本 其实还没有读,只是听到推荐,搜了目录,大有进益。 读书至今日,磕磕盼盼,终于有了约莫能成为心得的东西,懂了为什么要读原典。因为原典是密码,读完之后速度10X。 通识的那些经典读物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是滋养书籍的养分。读完之后,书就立体了,曲折了,有背景,有定位了。读之前是二维世界,一本书就是偌大的平面,一叶障目。读完之后,是三维世界,每本书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前亲,有后戚,有上仰,有下俯。 书读完了就是揭示这个的,完毕。 《书读完了》读后感(四):一个神奇的学者 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是金克木, 知道金克木是因为他曾经是武大的教授, 后来越了解金老先生,越赞叹于他的学识与经历, 越看《书读完了》,越感叹自己的肤浅与知识面的狭窄。 整本书内容十分丰富,中外各种名著、名人大都有所涉及,加上金老先生跳跃性的思维与幽默的笔法,让人阅读起来既感受到信息量庞大的压力,也常有大餐之后的快乐。 也许书中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人觉得并不一定正确,但是这本书都不失为一部值得细细阅读的大师级作品,去感受一种广博、奇特的视野。 什么都略懂,让生活更加富有趣味 《书读完了》读后感(五):既敬且羡 虽然书中许多看不懂,却津津有味一路读下去。当其中一些春秋笔法略有会意时,不觉欣然自得起来。 果然是通达之人,区区政治的浮云又怎遮得住历史的望眼。只叹这一辈纵览古今、横跨中外的学者离开一位就少一位了。后世的"精英"不管论才论德要与之比肩,虽不说势如登天,却也有鸿沟难越,进化论在这里没有发生作用,反倒是后来者背上了历史的局限性。尽管对能否亲见学术复兴不可奢望,所幸吾辈还远未到"书读完了"的境界,大师们的著作还有得可啃,不至寂寥。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篇章是先生耄耋之年所留,那决不随年华老去的灵动思维实在教我既敬且羡。 书后部的几篇小说,只觉意旨深远,回味无穷,半懂不懂之处,惟有留待阅历更丰之后,再来参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