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东 孟欣 摘 要:在当前技工院校育人模式中,导师负责制、班主任制和学长辅助制各擅其长,若将三者有机结合,构建导师负责制下的班主任加学长辅助制育人管理模式,可实现三者的优势互补,从而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师生比例高,教学质量提升难,教研教管不能兼顾等实际问题。 关键词:导师·班主任·学长 育人模式 探討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教育进入快速扩张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技工院校育人体系改革全面推进。从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到后起的学长辅助制和导师负责制,技工院校育人管理模式也处于持续地变革创新之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在技工院校教育体系中推行班主任、导师、学长的"三位一体"新型育人管理模式意义重大、效果显著。一、导师、班主任、学长合力育人管理模式的现状1.班主任资源匮乏 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仍然推行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育人管理模式,而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多是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大量学生资料的统计汇总、设计和指导各项活动、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等班级工作,还要兼顾繁重的授课和承担其他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限的精力同时用于开展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这使得班主任们在工作中时间分布有限,疲于应对。而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就对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求具备政治觉悟高、心理素质好、人格魅力强、教法精湛、严于自律等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工作压力大,素质要求高,在这种情况下愿意担任并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数量呈逐年下滑趋势,班主任缺位失位现象日趋突出,技工院校育人体系遭遇"人不够用"和"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2.学长水平堪忧 目前推行的学长制,远远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长制"管理模式应有的效果和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当前所谓"学长",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干部并无区别,工作内容仅限于帮助老师跑腿、传话,做些简单的管理工作,无计划、无目标、无方法,威信不高,与真正意义上的学长天差地别;二是从工作方式来看,由于没有系统的培训,无老师的引领和现场指导,加上个人能力的局限,更兼个别班主任将大部分班级管理工作交给或者变相推给"学长",造成了"学长"们的工作模式大多简单粗暴,学长错位、越位现象严重。3.导师有名无实 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导师制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密切的"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而在目前的"导师制"管理模式中,导师大部分有名无实,长期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几乎没有形成,已出现空位现象。二、实施导师、班主任、学长合力育人管理模式的意义1.减轻班主任负担,让工作提效 导师的指导,可以让班主任知道什么时间节点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和注意什么,不再盲目无措,碰到棘手问题时也不会感觉到无助;在各类活动开展时,导师的引领使班主任不再因为自己不是全才或者专才而苦恼;而学长的介入,则能够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基础性工作,让班主任摆脱琐碎的班级事务,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进而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2.促进师生融合,让关系和谐 学长加入育人体系,既能够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可使学生成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角,让他们在有序、规范、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育人管理工作的和谐氛围。3.拓宽交流渠道,让信息通畅 良性的三方育人体系构建成功后,导师、班主任、学长三个层面可从不同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尽相同,上传下达、上下沟通、横纵联合的信息渠道会更加完备畅通,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三、如何构建良性长效的导师、班主任、学长合力育人管理模式1.选好人 (1)选好导师。导师作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主导者和灵魂人物,在选择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技工院校育人体系中的导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学习、心理、行为等诸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润物无声中密切师生联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②较高的综合能力素养。导师要有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知识、素养等的外在综合表现。导师要善于把控全局,能有效地组织班级活动,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进行分层次管理;要知人善用,能够选择和培养班干部,人尽其才;能够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制定出班规并组织实施,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保证正常的教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导师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力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武器。好的导师,能够洞幽烛微,从学生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其发生变化的根源,解决问题于萌芽,消弭祸患于无形。建立和使用名班主任工作室,有利于导师的选拔和培养,可以起到长效作用。 (2)选好班主任。班主任作为育人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和主要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在选择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多样化的学情,焦躁、气愤、牢骚不能解决问题,冷静、理智、宽容才能在学生管理中游刃有余。 ②严谨艺术的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桥梁,用艺术的语言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严谨的语言堵住学生 "钻空子"的漏洞,为学生管理工作助力。 ③热爱学生,喜欢学生管理事业。爱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著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作为班主任只有把浓浓的爱融进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爱戴,在情感共鸣中实施引导和管理。 (3)选好学长。学长是育人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者,在选择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作风正派,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同学们中有较高的威信。 ②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熟悉新生的特点和教育管理方法。 ③学習刻苦,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④鼓励和优先考虑学生党员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干部担任学长。2.定好位 (1)导师"到位而不抢位"。导师在育人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是专业学习和主要活动的策划者,是棘手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决策者,是学生管理的灵魂人物,要与班主任构成协作、补充的合作关系,与学长建立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做到"到位而不抢位"。 (2)班主任"到位而不缺位"。班主任在育人体系中处于主要位置,是班级事务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和管理者,是主要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学长有引导、引领和以身示范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到位而不缺位"。 (3)学长"到位而不越位"。学长在育人体系中处于辅助位置,是导师和班主任的助手,工作中要做个引导员,当好示范员;做个情报员,当好联络员;做个监督员,当好助理员。不能喧宾夺主,把自己凌驾于班主任之上,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3.分好工 (1)导师——出谋划策,当好军师。导师不但要指导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要带领班主任设计谋划重大活动方案,适时进行突发和重大事件的点评和总结。在培养学长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长"做",还要教会学长"学",能够注重其德技兼备,及时纠正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引导他们更好地为班主任分忧,为同学们服务。 (2)班主任——令行禁止,当好大将。班主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班级各项工作,制定班规,安排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矫正;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 (3)学长——冲锋陷阵,当好先锋。学长是导师和班主任双重指导下的"小导师",要帮助低年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缩短适应期;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其在专业学习方面进行引领示范;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班级状况并向班主任进行汇报;妥善处理和疏导他们之间的纠纷;帮助班主任和导师培养、选拔新学长;充分发挥优秀学长"传、帮、带"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更好地发挥导师、班主任和学长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教育和成长目标,导师·班主任·学长合力育人模式将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育人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中,导师是定海针靠山石,班主任是中坚力量,学长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者,三者相辅相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学生育人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做到全方位多维度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