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关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入手,深入分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剖析了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为我国企业迈进国际市场提供了战略参考。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企业战略管理
  一、前言
  "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相对应而言的。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跨国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有限,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国内市场迈向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
  二、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战略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对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经过快速增长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大或增速放缓;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保护措施难以持续,国内产业保护空间进一步缩小;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贸易大国,冲击了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从而导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以来,我国贸易环境总体趋于恶化。总体上看,"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是"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限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一些受到配额限制的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就可以改变原产地而绕开配额限制。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既能够保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能够改变产品的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如海尔、TCL、长虹、康佳等有实力的彩电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的策略,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欧美出口,绕开对出口原产地的限制,减缓美国倾销裁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统筹。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当前几乎一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规模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另外,国际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形势逼人,各大跨国矿业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全球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持续释放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积聚的巨大能量,才能利用好國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四是"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投资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可以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三、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战略制胜的观念淡薄。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尚有很大差距。
  二是战略管理仅限于远景性规划,缺乏有效事实方案。据调查,有77.6%的经营者表示企业有经营战略,但多数是书面性战略或远景性战略,没有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流于形式,战略管理水平还停留在战略规划时代,仍未真正进入战略管理时代。
  三是企业战略管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性起点。调查发现,我国企业的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而是模仿或照搬成功企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做法,从而导致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雷同。
  四是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转换滞后,主要表现在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经过多年改革,与国外大型企业大量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相比,目前仍有大部分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仍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组织层次多、机制僵化、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
  四、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一是尽快树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使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愈来愈来迅速,愈来愈复杂。我国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企业应将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考虑,尽快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
  二是树立获取竞争优势的思想。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一种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地位是通过企业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来确定的。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是要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必须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转变,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优化业务流程;尽量减少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保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采用适应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化的企业间协作形式,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几个企业,通过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联盟或虚拟企业,可以达到资源互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目的。
  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实现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全局,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相关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该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积极推进"走出去"国际化战略。
  【参考文献】
  1. 谭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15-07;
  2. 裴长洪、 于燕,"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扩大开放。国际经贸探索,2015-10;
  3.刘迎秋、 张亮、 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基于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与竞争力数据库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9-02;
  4. 张文雷,跨国经营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04;
  5.陈桂香,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2-04。
网站目录投稿: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