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性企业应该向竞争性企业靠拢,这样才能做成一个成功企业 有人说,经济低迷状态下的创业不容易成功,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所以大家都纠缠在一起没钱赚。其实,这话只说对一半。因为既然是经济低迷,那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而是全社会甚至全球的事,绝不会有漏网之鱼独善其身的以垄断企业或垄断行业为例。 虽然这些企业与完全竞争性企业相比拥有政府背景,有强大的靠山。可是,垄断企业的价格也是国家制定的,需要实行听证制度,并且需要考虑同期物价上涨水平的高低,也不是可以随意调价的,所以它们也有许多难言之处,既不可以通过随意提价来增加收入,也不可以随意降价来扩大销售,从而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巨损。 与此同时,它们又因具有政府背景,有政府兜底才会导致最终的"僵而不死",这与通常所说的"日子好过"还不是一回事。即使有这种含义,也是相对而言的。例如,由于我国至今仍然实行"计划供热""市场煤价",这就让热电厂在市场煤价不断上升,供热价格无法及时调整的背景下苦不堪言。这种越做越亏严重影响到企业积极性,甚至随时有停止供热的可能。 2011年,长春市已经开始供热半个多月了,可是该市最大的大唐长春热电二厂提出的调整供热价格方案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东北地区的供热旺季,也是热电厂和其他供热企业日子最难过的时候。这不但因为吉林省的煤炭不能自给,大多需要外运,资源缺口、运力紧张、储备不足等问题年复一年地上演,更因为快速上涨的煤价出现了严重的价格倒挂。 最近四年,长春市的供热价格一直没有变化,可是煤炭价格已经从每吨300元涨到800元,翻了一番多,这让热电厂苦不堪言,只好连年亏损着运行,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即使这样,多年累积下来的越烧越亏,最终必定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无煤可烧、无热可供的局面能不能通过向银行贷款暂时解决资金紧张局面这也不是容易的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提高供热价格呢?这不也是理顺市场关系的需要么,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吉林省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老百姓的口袋里也没多少钱,并且当时的物价指数也不低,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绝不是简简单单提价就能解决的。另外,由于大型热电厂基本上是中央直属企业,而供热零售企业通常是地方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 所以这种调价还常常会被蒙上一层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利益之争的色彩,被归结为"体制问题。"而每当此时相关地方政府就不愿意多言语了,以免被扣上"地方保护主义"或"中央企业代言人"的帽子,两头不讨好。由此看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办。当然,如果能跳出原有的框框,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也是不难克服的。 比如,伴随着市场煤炭价格不断上涨,政府理应提高供热价格,否则就应当予以财政补贴,这是一个简单道理。不能一方面认为不宜涨价,另一方面又不担当起应有的责任,那电热厂怎么生存呢?可以看出,这些垄断性企业也是苦衷连连。但显而易见,这种苦衷短期内恐怕还没有消失的那一天。 因为从实际情况看,每当供热季节来临时,政府都会一再要求企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供热,但到最后真正结账时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这让热电厂很受伤。但也应当承认,如果要让政府拿出钱来补贴热电厂,这些地方政府实在也承担不起。所以,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大中型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垄断企业,可谓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要想念好这本经,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而不是安于现状,因为安于现状没有出路。所以归根到底,垄断性企业应该一切向竞争性企业靠拢才有解,或者说,要彻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