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十年探索十年跨越


  2014年6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公布了2013年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名单,浙江省慈溪市匡堰镇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乡镇。匡堰镇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始于2004年,10年的探索实践成就了安全跨越发展。
  基层工会挑大梁
  匡堰镇地处慈溪市城乡结合部,镇域经济以小微企业为主,外来务工人员占全镇职工70%以上。一些小微企业和职工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企业劳动防护设施较差,生产管理不到位,事故隐患较多。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匡堰镇专门成立了镇"安康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镇总工会。镇总工会联合各村(居)联合工会、企业工会精心组建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职工情绪管理员、职工代表安全巡查员三支队伍,挑起了"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大梁。
  匡堰镇从各类企业和村居工会先后聘任了2 113名企业职工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进行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业务培训,在扩大竞赛活动覆盖面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宁波鸿达模具公司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小陈自上任以来,积极配合工会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在近期的一次检查中,他发现自己的师傅无故不发放劳防用品,职工意见很大。为此,他反复与师傅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这位师傅最终心服口服地作了检讨。
  匡堰镇总工会同时把监管触角延伸到职工心理健康方面,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职工情绪管理员队伍,探索出一表一卡一室"三个一"职工情绪管理方法,即在企业车间中设立一张"晴雨表"、一张职工情绪动态联系卡和一间职工心理辅导室,随时为有思想情绪的职工进行心理辅导,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欢迎。
  此外,工会还在全镇建会企业和10个村(居)联合工会中建立了一支由1 250多名职工代表组成的安全巡查员队伍,查漏补缺并开展事故应急救护。
  在基层工会组织的统一运作下,镇安监所、卫监所、消防中队等单位协同配合,将竞赛组织机构延伸到各村、各企业,形成了"企业主体、工会运作、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的良好格局。全镇企业一般工伤事故每年下降20%以上,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重大事故零发生、岗位职业病零病例。
  56岁的匡堰镇总工会主席黄云鹏是镇"安康杯"竞赛活动办公室主任,人称"老黄"。在动员小型、微型企业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过程中,面对一些安全意识淡薄的企业主,老黄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沟通。2012年,辖区有一家外地人开办的服装企业存在"三合一"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康杯"竞赛活动对企业的要求,却始终拒不整改。老黄无奈之下召集全体女工,告知"三合一"安全隐患对职工自身安全的威胁。老黄的忠告获得女工们的认同,企业主最后认错,并在老黄的监督下整改了安全隐患。"安全工作我宁愿遭受企业的抱怨,也胜过让职工出事。"老黄常说。
  工作创新接地气
  作为全国唯一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乡镇试点单位,匡堰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唯有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接地气的新路子。
  匡堰镇首先针对辖区小微企业集聚的实际,细化了竞赛考评标准。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考核表针对面较窄,不适应匡堰镇小微企业居多、主打服装加工产业的实际情况,难以具体操作。经过企业调研、专家会商和反复论证,宁波、慈溪、匡堰三级工会精心制定了一套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考评标准,分为匡堰镇"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型企业考评标准、小型企业考评标准、微型企业考评标准、服装行业参赛企业考评标准以及竞赛合格村考评标准。
  有了接地气的考评标准,企业日常检查管理也要务实创新。匡堰镇创造出地毯式调查、拉网式检查、交叉式巡查、考评式复查的"四查式"操作方式,强化中小微企业管理。地毯式调查即采取分片上门引导动员的方法,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安全管理基础等情况,发动小微企业做好报名参赛登记工作,帮助小微企业制订"安康杯"竞赛活动计划。拉网式检查以村、片为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并落实网格监管人员,不定期地对网格内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或上报。交叉式巡查是在重大节日期间,抽调各企业职工代表安全巡查员、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各村安全生产协管员,开展交叉式的安全巡查活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考评式复查旨在保证竞赛质量,在企业自查自评基础上,各村按行业分类,认真对照考评标准考评复查。
  此外,为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劳动保护工作整体水平,该镇探索出一套有升有降的企业劳动保护ABC三级分类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企业劳动保护管理无重点、检查无目标的盲目性,推动中小微企业参加竞赛活动,提高劳动保护管理水平。
  企业安康出奇招
  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匡堰镇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如火如荼,亮点举措频现。在匡堰镇可以看到的一个特色是:全镇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安全文化宣传长廊、安全文化橱窗等宣传平台,职工们在这里分享生产一线现场操作、故障处理、劳动保护实践中形成的小窍门、小技术、小革新以及各种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
  宁波德曼公司自2010年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以来,针对职工反映的"安全培训年年搞,听来听去老一套,教育内容太枯燥,实际效果并不好"问题,集思广益对安全生产教育形式、内容、方法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公司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意将枯燥的安全知识与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故案例结合起来,采取提问解答、情景模拟、趣味游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受到广大职工的喜爱,大大提高了安全培训的实效。
  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在工会和安监部门指导下,收集整理公司历年来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编印成《安全生产教育手册》发放给全体职工。手册既有公司领导的安全寄语,又有安全生产常识和安全警句,特别是其中的警示教育内容,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一件事故的经过、伤害程度、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警示着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规范操作。
  10年"安康杯"竞赛活动的积淀,匡堰镇企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参赛企业从2004年的2家,逐步扩大到2014年的997家,涉及机械、五金、铸造、模具、建筑等20多个行业;900多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320多位企业总经理担任本单位"安康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全镇职工5人以上的小微企业实现了参赛全覆盖,其中班组参赛率达到96%以上,职工参赛率达到95%以上。
  "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匡堰样本受到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的肯定。匡堰样本的溢出效应已经显现,浙江省各地纷纷前来交流取经。匡堰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代表了小微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方向,将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密集地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
网站目录投稿:碧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