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2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强化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主题,分为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4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法制、化学品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煤矿地质保障及灾害治理专题进行研讨交流,来自国内外的58名代表进行了演讲。 开幕式隆重热烈 2014年9月23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务委员王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主持。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吉贝尔·福松·洪博,来自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以及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国际劳动监察协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国际组织代表5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王勇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当前和今后时期,中国政府将牢牢坚守"红线"意识,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健全责任体系,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王勇强调,促进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进行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国际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促进世界安全生产发展进步,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杨栋梁作主旨演讲,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构想。 杨栋梁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11.7万亿元增长到56.8万亿元,与此同时,安全生产状况保持了稳定好转的良好态势:事故总量明显下降,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主要相对指标明显好转,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成效显著,职业健康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杨栋梁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中国政府郑重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主要相对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适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预防和治本,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扎实有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下一步将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强化依法治理;架起安全"红线",坚守安全"红线";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动工作创新。 分论坛重点突出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法制分论坛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监察专员陈光在分论坛上表示,"我国将于2014年12月1日实施新《安全生产法》,新法鼓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这是一项重要的规定,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是各企业必然的选择。" 香港劳工处处长、太平绅士黄智强介绍了香港职业安全及健康的未来方向。近年来,香港劳工处致力于通过巡查执法、宣传推广及教育培训,以降低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危害,保障在职人士的职业安全及健康。黄智强表示,随着近年香港大型基建工程及大量旧楼维修工程陆续开展,加上建筑业未来数年的继续蓬勃发展,预计投身建筑业的人数会不断增加,这些给职业安全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为应对上述情况,香港劳工处制定了新的策略,从源头做好防止意外的工作,通过与工程项目委托人的协调联系,督促相关责任人履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责任。同时,还通过向重视安全的雇主推出资助计划及提供保险优惠,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的赏罚制度。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空气取样设备委员会主席梁嘉南对政府如何加强安全卫生检查机构执行化学品危害公示法规进行了阐述。化学品危害公示是指:依法公开有害化学品的危害资讯,并由上游制造商和供应商依法将其传递到下游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资讯公示系统。梁嘉南表示,政府检查机构用于执法的资源过于有限,而流通市场和工作场所的化学品种类却又过于繁多。因此,制订和实施执法的策略方针,有助于确定执法重点,提高执法效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实践分论坛 澳门劳工事务局副局长丁雅琴介绍了澳门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发展和政府监督的情况。城市的急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增加了行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为应对此风险,澳门劳工事务局自2002年开始举办《建造业职安卡训练课程》,并为相关立法工作做准备。2014年,澳门特区政府通过了《建造业职安卡制度》法案,该制度将更好地保障建筑业工人的工作安全。 欧洲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基金会工作条件和劳资关系部高级经理艾格尼斯·帕朗-蒂里瓮介绍说,欧洲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金会是欧洲一家第三方机构,致力于改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该机构通过EWCS(欧盟工作条件调查)工具对欧洲各行业劳动者的工作条件进行调查分析。这些调查和分析对完善政策、改善劳动者的工作和就业质量问题有很大的贡献。从1991年开始,他们已经进行了五次调查,第六次调查将在2015年开展。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分论坛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四司副司长尚文启在发言中介绍了我国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体系的基本思路,即以法规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以机制为核心,以标准为基础,以系统为平台,以培训为手段,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长期的实践中,各地不断探索和总结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有效做法,解决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部门"管什么、怎么管、谁去管"和指导企业"怎么查、怎么改、怎么报"的问题。北京顺义等地区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对推动各地、各企业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莫里森介绍了巴斯夫安全文化和责任关怀管理体系,即:企业安全运营承诺,不断改进环境、健康和安全表现;无论是装置、物流和产品,乃至员工、承包商和周边邻居,巴斯夫在安全方面从不妥协;通过"沟通交流、警觉防患、人人有责、追求卓越"的C.A.R.E.系列活动,逐渐提升安全表现。 参会代表感言献策 曾在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工作、现任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劳动监察与职业安全健康专家的朱常有认为,在中国政府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第七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的举行具有更为突出的政治意义。首先,论坛可以宣传这一理念,展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工作取得的成绩;第二,论坛恰逢新《安全生产法》修订公布实施之后,这为宣传该法提供了最好契机,也进一步展示了政府依法治安的意志和承诺;第三,论坛举办到第七届,技术专题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体现了为技术部门服务,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落实大政方针服务的目的。此外,论坛国际化特点依然明显,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和国际劳动监察协会等国际组织高水平参与会议的组织、地区性和双边合作积极、务实,进一步促进了该领域的国际合作。朱常有建议,下一届论坛可以更加发挥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的作用,积极探讨工作场所落实和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机制,特别是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机制。此外,还应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在遵守《安全生产法》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及政府监察机构如何帮助它们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问题。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联会会长邝超灵说,与以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实践的分论坛比起来,这一届论坛的外国专家更多,介绍了更多国际上关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使与会者眼界更加开阔。如果能有更多时间和外国专家交流探讨,效果会更好。希望下一届能够听到更多外国专家的声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杨先生说,作为基层安监人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得到一些指导性、可借鉴性的工作思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很多政策贯彻下来,到了基层,落实起来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他们作为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关于化工园区一体化建设的主题,就很感兴趣,希望专家讲的一些安全对策,能指导他们的化工园区建设。他们更想听到的是基层安监部门如何落实监管危化品运输安全问题。 来自新疆一家氯碱化工企业的李先生说,感觉这次论坛主题还是"高大上"的东西多一些,更多的主题是停留在思想上、理论上,如果能转化为方法论的东西,会更有借鉴性。他曾经参加过一次石油化工行业论坛,印象深刻的是一家英国实验室的专家讲的"氢气在狭小空间爆炸预防"主题,感觉非常实用。"通过参加这样的论坛,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管理思路和有效做法,回去落实到我们企业的现场管理中。希望今后论坛设定的主题对企业的指导能够更有针对性一些。" 来自中国化工集团的刘先生认为,化工分论坛上几名中国专家讲的内容更贴近他们的实际一些。比如中石化安工院牟善军讲的风险的动态评估理念很有道理。"11·22" 青岛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对管道企业的检查发现,大量隐患多数已在企业平常检查中查出,企业知道风险存在,但是依然按照已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没有对管控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及时应对风险增大的情况。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呈现的"稳定状态",是应对动态变化的风险时的最大风险。这一点他深有同感。作为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更希望听到国外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 在云南一家有色金属企业工作的淳先生认为,中石化安工院牟善军讲的事故的系统分析方法很有道理,整个事故分析应该着眼于从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系统缺陷,通过完善整个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从系统管理的角度避免同类事故会发生。企业里面的确是这样,出了事故后,处理几个人,过后同样的错误照样会犯,同类事故照样会发生。事故处理完了,整个系统里面的缺陷并没有解决掉。 美国BST公司的张女士认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面临相似的安全挑战,比如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领导力的问题,重大事故预防课题等。但是,因为中西方工业化所处阶段不同,国内企业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好的安全管理实践方法,从而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张先生认为,通过这次论坛接触到了国外一些高层次的安全理念,但应用到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来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而尚文启副司长介绍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十分切合目前我国国情,对开展具体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他对于今后论坛举办的期望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互动,比如在每段演讲之后增加一个提问环节,让参会者能够就专家演讲中提到的某一方面感兴趣的话题更深入地进行探讨。 中国检测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石先生认为,通过论坛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安全理念对人很重视,重视基层员工。我国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还是更注重结果,不能出事故,不能死人,但是这一结果如何从过程上来控制,如何提高基层员工的思想理念,基层领导如何让员工从内心深处重视安全,这方面和国际上还有很大差距。对于论坛的建议,石先生认为两年一次的国内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能够借这个论坛,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一个长期交流的平台,便于国内外安全生产行业的人士能够就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新思路、新方法随时沟通和相互学习。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的杨先生认为,论坛中各位专家受演讲时间限制,仅仅介绍了一个理念框架,对于各自的议题没有充分地展开,让想了解更多的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的业内人士感到"吃不饱",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充裕的时间和专家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