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道德惟有落实在人心,才能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因此,我们要改变陈旧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情育人,实施富有亲和力的德育教育。 關键词:以情动人;爱;感动;情感;交融;亲和力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钟爱,每天都会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雕像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是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爱可以创造奇迹,它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从而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最终实现优化教育之效果。如何实现德育过程的以情动人呢?下面我讲述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遇到的经历。 一、案例背景 早几年前,因为生完小孩停了一年的班主任,接着又接了高三(15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个男生名叫***,平时桀骜不驯,我行我素,经常打架。因为我平时有点严肃,对学生要求严格,这样的做法好像是他很难堪,因为我经常找他谈话,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但就是他这样,才会有下文我和他发生的一段故事。 二、事情经过 那天刚刚是周五,下午有些老师因为要90学时培训,有3节自修课,对于那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煎熬的,因为手机都有我保管,当然肯定还有漏网之鱼的,只不过不想交给我,还是想乘我不在的时候玩玩的。当第三节离下课还有 20几分的时候我在窗口逗留了几分钟,看看里面还好,都低着头在做作业,那个***也低着头,我开始很高兴,觉得这小子现在有进步了,,难道被我感化了,能在自修课上乖乖地座着,但当我走进教室仔细看时,他手上握着一只手机,低着头在玩游戏,因为怕被我收走,他迅速的把手机藏进衣兜里,我没多说,只是在旁边轻轻的说了一句,你出来一下。他确实是出来了。但我从他的表情里看到的是不情愿。在走廊上,我跟他说"我总是那么相信你,但你每次都是令我很失望,有多少次你在欺骗我对你的信任。"或许是我语气重了,以致他很生气,说;"我不可能把手机给你的,这个手机是高二学生那,我是借来的,你硬要我交的话,要不我就退学"这话在我耳边犹如晴天霹雳,我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对他说:可以,那你以后的考核直接不合格[1]。"我知道他无所谓这个考核,但我还是希望他会认错,每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尊重老师。我让他冷静会儿,等下课那个高二学生来拿手机,或许真是上天的眷顾,那个高二学生愿意把手机交给我,让他考核合格,我于是向他们保证到期末还给他,而且考核会合格的。这样***也认识到自己的态度真的不好,于是向我认错,当然我也是有不好的地方的,作为班主任,不应该态度不好,应该循循善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错,这样的教育才会成功。事后,我自我反省了一下,也就记录了这一事情的发生经过。 我想,只要我们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心与心的真诚交流,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我们解决问题也更加顺手和快速。 当然这些事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回顾自己的5,6年的班主任生活,她是忙碌的,但更多的是充实,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成绩还是令人欣喜的。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后进生"更需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有时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尽情发挥才能。 人们称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面向21世纪,我将以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要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引起人生追求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变迁,使得我们越来越难走入孩子的那片"迷失的森林。所以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重新思考。 参考文献 [1] 甘霖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