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北京市职称评审都将陆续采用代表作评审,弱化论文答辩。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77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据了解,此次评审实现了三个"首次",其中之一就是首次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据报道,77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有44人选择用非论文的代表作参评,超过了人数的一半。(北京青年报7月12日) "代表作替代论文"评职称,其所释放的积极导向意义,不仅在于给职称评定松绑,更在于解除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才评选制度枷锁,让有关人员摆脱发表论文困难的困扰,在既有的岗位上走得更坚实,激活源头之水,让长久以来被"唯论文"破坏的职称评定生态逐渐改善,引导人才深耕专业,真正潜心于做好专业工作。 但让人不得不注意的是,"代表作替代论文"的职称评定政策虽已"上线"实施。可这一制度要想评出真正的人才、评出风清气正,还有不少隐忧待解。 比如公正透明隐忧。就以往的经验看,"唯论文"固然是评职称过程中一个明显的问题,但真正引发职称评定不公乃至腐败的,却是职称评定中的暗箱操作。现在,北京市评职称用"代表作替代论文"规定已落地,虽然消除了"唯论文"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以往由于不甚公开和透明所导致的职称评定不公乃至腐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不对这一问题进行纠正,即便是现在评职称破除了"唯论文",但不透明、不公开的隐忧,依然存在。 比如审核方式隐忧。以往职称评定中,假论文之所以能够蒙混过关,根本的一点在于有关评选机构人员只是坐在办公室内进行纸面材料的审查,而不对相关人员提交的论文进行深入群众的实地调查。单一的论文审查尚且如此,现在实施"代表作替代论文",代表作包括论文、论著、研究报告、项目报告、发展规划等,内容更多更复杂。届时如果依然走不出原来简单室内纸面审查的形式,那么这些代表作的真实性和质量依然难以保证,进而影响职称评定的质量。 再比如评定人才储备隐忧。职称评定代表作的改变和丰富,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对相关的代表作进行必要的鉴定。这需要强大的鉴定和评审人才储备来应对,对有关组织实施方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反过来讲,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为接下来有关职称评定的公平公正埋下隐忧。 "代表作替代论文"评职称,固然迈出了职称评定改革的有效一步,但这一步想要走的扎实,切实起到正风气、识真才、鼓干劲的作用,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有效机制,消除其中的隐忧。 比如,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公开透明制度,把评审全过程置于阳光下,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代表作有效性评审机制,变过去单一的办公室被动接受和纸面审查,为纸面审查和实地现场互相结合的全面审查;建立职称评定专业人才库,按照"一事一抽"、"一人一抽"的原则,确保有关职称评选专家确定的随机、公开、透明,既增加专业性、公信力,又可避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