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家长来说,"陪读"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中学、大学,由中小学生的父母组成的"陪读大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读的比例甚至更高。 面对陪读,有担忧者认为家长陪读不一定有利于孩子学习,不当陪读只会让孩子"赔"更多。也有绝然反对者,认为陪读不应成为教育的常态。无论是担忧者还是反对者,他们都说得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陪读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首先,陪读是家庭重视孩子教育的表现。陪读人员流动是从农村流向乡镇、从乡村流向县城、从县城流向省市城市,这是一种"由下向上"的流动。不可否认,越是向上,教育环境就越好。向上流动,就是为了给孩子寻求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进而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另外,从一定意义上讲,陪读人数的增加、比例的增大,说明人们认识到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孩子教育的人在增多、比例在上升。 其实,陪读不过是"孟母三迁"的现代版,都是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把古人为孩子成长而"三迁"的故事当成佳话,津津乐道,怎么对现实中的陪读就不能理解了呢?过去,我们总说家长不重视教育,现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起来了,并愿意为之投入,我们为什么又要对其口诛笔伐呢? 其次,于孩子成长而言,陪读也是必要的。异地就学意味着孩子们要面临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即便是成年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完全适应也需要很长时间。而对孩子来说,需要的时间则更长、花费的精力会更多,独立能力差的孩子甚至可能在新环境下生活都成问题。有家长陪读,一可以在生活上照顾孩子,二可以教给孩子相关知识,并提供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陪读可以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从而更快、更轻松地适应、融入新环境。 情感发育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情感发育的一个"窗口期",错过了"窗口期",孩子情感就会发育不良。促进孩子良好情感的发育,父母的陪伴不可或缺。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伴、同学、老师、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其"三观"的形成,但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还当是父母和家庭。当下,留守儿童身上隐藏或已显现出来的大量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家长陪读很有必要。选择全程陪还是关键时期陪,每个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甘肃农业学院人文学院的一则调查表明,56%的学生认为家长陪读后成绩明显提高,31%的学生认为陪读后成绩无明显变化,13%的学生认为家长陪读后成绩有所下降。由此不难看出,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陪读对学业成绩的提升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孩子的健康成长,"读"固然重要,但"陪"更不可缺失。那种把孩子扔到异地上学后就不管不问,任其自由生长却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做法,实际上是不重视孩子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严重缺位、失职。但是,当下,为什么很多人反对陪读呢?我认为,原因还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是对陪读群体界定过窄。除辍学者的不"读"不"陪"和留守儿童的只"读"不"陪"外,跟随父母在本地上学、跟随父母异地上学、父母跟随孩子异地求职或"全陪"的行为都是陪读。换言之,只要家有学生,且家长在陪,就是陪读家庭。如此,我们又有多少家庭没有陪读呢?因此,讨论问题,我们不能人为设限,专门去讨论某一特定人群的问题,不能聚焦问题并放大化。 其次是对陪读中出现的问题归因错误。很多陪读唱衰者把陪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陪读本身,甚至直接把"陪"作为罪魁祸首。不可否认,陪读过程中确实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否都是家长陪出来的呢?或者说是陪读才独有的问题呢?比如说,压力过大、对立情绪严重、独立性差等,显然不是只有陪读者所独有。如果家长陪而得法,这些问题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站在更广义的陪读界定上,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陪读问题本质上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陪读得法,家庭教育自然得当。所以,于孩子成长而言,陪读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