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翻转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


  摘 要:翻转学习的优势在于节省教师知识传递的时间,避免"满堂灌""以师为主"的情况出现,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翻转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翻转学习 语文教学 有效设计 策略
  今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得以突破原来渐渐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专业成长、价值实现,在翻转课堂、翻转学习中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广阔的空间。
  那么,在语文课堂开展翻转学习行之有效吗?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之前,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更新理念、注重设计,促使教师的教学准备能够关注学生的能力基础,有针对性地增强翻转学习的实效
  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适合自学自悟、先学后教的。从小到大接触母语运用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利用学案、PPT、FLASH或微视频来提前学习语文课程相对其他科目来说,要容易得多。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提前预习课文和利用学案思考解决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并初步产生对整篇课文的感悟。但职业院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差,而且学习主动性不强,阅读量不大,知识面不广,这必然使得翻转学习教学方法难以全面普及。如何通过充分而巧妙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实现知识内化阶段的优化,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对于教师来说,要真正让学生接受翻转学习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并且创新教学流程,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真正让学生在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按教师的意图去执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以下"三个着眼于"。
  1.着眼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强化语言感悟和思维训练,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
  (1)突出语言感悟。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教师要在语言教育中强调语言的感悟,根本任务是利用课前学习(知识传授阶段)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2)着力思维训练。任何语言的组织和表达,都是思维的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在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探究,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表达对其中文段、字词运用的看法,设计适当的问题对其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在听和读、说和写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科学训练,语文课的核心目标也就实现了。
  (3)重视开发资源。开发相应的学案和活页资料,提供参考书目,开列必读书单,制作关于背景资料、课文难点和重点以及延伸阅读的PPT、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灵活使用教材和多种学习资源,这是翻转学习取得实效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要求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着眼于课文中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和合作的讨论点等,并综合这些要素在微视频课程中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各种媒体资源的应用和课文学习的训练中学会自由运用语言文字。
  2.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翻转学习不等同于翻转课堂。原来提"翻转课堂"这个概念时,不少老师以为,把课前的多媒体资料或者微视频做好就行了,让学生先学、老师再教,这样上课就简单多了。实际上翻转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参与。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材学案、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再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励唤醒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自觉评价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翻转学习最重要的效果是让教师离开讲台,课堂焦点不再侧重于信息传播,课堂时间主要用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概念和扩展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提供相应的设备和确保流畅的网速,让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观看视频课程。
  教师要做到的是,持续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内化吸收阶段,在课堂互动和学生合作交流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允许学生提问,允许学生在解答问题中犯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热情、真诚、平等、合作,要商量、讨论、倾听、沟通,构建翻转学习模式下活跃、和谐又轻松的课堂。这样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才会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
  3.着眼于教师的教学组织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清楚学生能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要具体、可测,要分层、分类,便于自我评测和他人评价。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QQ、微信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手段,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习时间的异步性、学习手段的单一性、学习过程的寡助性等问题。在课堂上,老师要当好评论员、引导员、观察员和主持人的角色,通过启发、评价、矫正和检测等方法,了解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学会提问、学会评价,鼓励发散思维和积极思维,敢于质疑;消除学生胆怯和怕羞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主题发言,深入理解篇章和词句的意义,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能力。
  二、充分利用移动学习、海量资源和学习分析系统,凸显翻转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新应用,伴随手机APP开发,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产生,人们逐渐认识到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与翻转学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先进技术为翻转学习实施提供的可能性越大,翻转学习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的发挥空间越广阔。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多地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随时随处的移动学习。
  1.让学生获得的审美体验更深刻
  由于文学作品具备语言、绘画、音乐、人文、情感等多种审美性,在进行 "翻转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学习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时,通过多种媒体资源,不论是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还是教师组织搜集和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微课程视频、课件等等,都可以从视听感受方面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强化对相关语言知识和课文主旨的理解和掌握。
  2.扩大课堂容量,促使学生阅读量增加
  语文课要求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但00后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远远低于电脑游戏,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靠45分钟是不足以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甚至连通读篇幅较长的课文有时候时间都会比较紧。拓展阅读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效果往往不好。翻转学习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先学后教",老师选取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设计制作微课程视频,在视频中嵌入知识点和延伸阅读的文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媒体资料可以反复多次观看学习,因此翻转学习有助于学生围绕课文学习进行较深层次的阅读。学生在课前应该完成学习的内容,拓展阅读也已经进行,课堂上用于教师讲解的时间就被节省了下来,可以用来比较与本课相关的文章,与课文形成对比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视野开阔了,获取的相关材料资源多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3.学习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
  在翻转学习的实践中,学习分析系统提供相应的练习题和测试题,既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专业知识、检验自己的水平,又有利于教师统计学生的练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轻轻松松地了解学情,同步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测,要布置和批改大量作业,并进行及时统计。而这项任务在翻转学习的模式下,利用学习分析系统或称在线检测系统,当学生完成练习题或测试题后,点击提交,系统就会自动判断客观题的对错,统计每一道题的正确率和错误选项,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是主观题,教师在网上批改打分后,系统也可以自动统计每道题的得分率,并生成整个班级测试的及格率和优良率,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情。
  4.整合课程为多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赢得时间
  通过翻转学习,教师们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开发书法、朗诵、写作、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学习,真正做到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紧密结合。这样,语文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也将大大提高。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优化翻转学习的基本流程,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翻转学习包含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技术要素,主要为微视频或其他媒体资料;二是流程要素,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三是环境要素,主要为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或称在线检测系统。不难看出,这里不仅仅关注在线视频观看,更关注智能诊断系统支持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环境;不仅仅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的自觉融合,甚至是学生课堂自主意识的唤醒。其中,技术要素和环境要素都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翻转学习是否有效。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及师生间的互动铺垫,让学习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教师录制教学微视频时,不要只是乏味地讲解,要在一段视频中突出显示重点、释疑解惑,在重点、难点部分还要加上对应的字幕。老师还要关注网络信息,加强信息的综合整理,及时在微信公众平台或QQ、微信的交流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网站目录投稿: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