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一年我基本上没有干过几件象样的事情,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就更是差远了,按逻辑推理,我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可是我又不甘心,因为严格说来,我的大学生活还剩下三分之二,失败一半对我来说也太不公平。如果说时间上真的没有后悔药,那么能带给我最大安慰的莫过于现在流行的选秀节目中的"复活"一词。把自己将来要做的每一件事当做一次"选秀"对待,"死了"还有"复活"的机会。特此,我从三个方面对接下来三年的大学生涯进行了规划。"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不敢保证我的职业规划完完全全的切实可行,但至少它代表了我现阶段最大的理想,也是近期最应该付诸时间实践的,它的实施与否主宰着我的后半生的成功与失败。 第一、学业方面 学习不仅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你终身受益,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无论怎样,学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抛开了学习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新闻业的学子,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普遍要偏高,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记者,因为自己对体育比较感兴趣,尤其对篮球一往情深,所以最渴望的就是能到NBA赛场上去见见我的偶像——篮球健将们,去饱览他们飒爽的英姿,然后用我手中的神笔为他们记录下经典的特写。总之,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无冕之王"。历史上的名记者们没有一个不是博才多学,厚积而勃发已是一个不变的规律。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博览群书,为今后步入社会后能独挡一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英语四级虽然和学位证无关,但是和我意向的工作单位挂钩,万一哪一天真的到了NBA的赛场上有一个挂牌为foreigner的偶像等着我去采访,也说不通让一个职业篮球手来学习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头痛的中国字来接受我的采访。为了征服它,为了做一名称职的记者,敬职敬业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我必须提前买票以便增加一些筹码。还有,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必要。所以,我对自己的的大学生涯作出了简短的设计。 大二: 一、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学科,坚信基础的东西一定是最重要的。大一的时侯 英语考砸了,影响了整体成绩跟奖学金还有一点距离,要加倍努力,争取获得奖学金。不要再像大一那般贪玩,整天没课就无所事事,多看一本书,可以多学一个道理(概数)。 二、拼了命也要把英语四级过了,争取一次性通过。这学期实在过不了,下学期再给最多一次机会,当然这不绝对不优先考虑。 三、尝试着考计算机二级。一级证书有了,但那是将来地球大学生都会有的证书,摆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它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可言。"物以稀为贵",考计算机二级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即使过不了也要考。据前人(学长学姐)所述,没考和没过并不能划等号,没报名参加考试就有了不去学习的借口,让自己变得懒惰、无所事事,处于零成功阶段,而参加考了没过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不能把梦想中的证书握在手中,但在用心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证书和能力如果我不能兼得,那么我认为自己会选择后者,因为它具有长远的利益。考计算机二级,我的原则是重在参与。 四、认真负责的做好在院报、系报等报社的工作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己,寒暑期间到一些媒体去参加社会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从媒体的工作人员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应对社会的道理。教授们常跟我们说,"学新闻的如果不结合实践,那么课堂上学得再好,你也只学到了一半甚至还没有",遇上问题才知道老师说的话也能成为真理。所以,必须要求自己学以至用。 大三: 一、英语六级参与。自己的基础不够扎实,为了让现实和理想之间不要有太大的落差,对六级,我的宗旨是—只求有勇气尝试,不过也原谅自己,奇迹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或许六级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 二、证书大攻破。到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太多课程了,可以准备考一些相关的证书,但是千万杜绝盲目考证,要积极咨询就业方面较有经验的专家、老师,获取对自己最有效的信息,然后对症下药。当然与新闻专业息息相关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公关员证和记者证为最优先考虑。教师资格证也该备用,以便不时之需,"关键时刻"用来当护身符,也许那些山区的校园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会收留我,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偶尔会变得很爆的脾气不太适合当老师,不过那种爆通常是对付很爆的人才时候才用的。 大四: 一、前期进入实习阶段,选择自己意向的媒体(因为自己毕业后想到媒体工作,所以只考虑到媒体)参加社会实践(除对工作气氛要求较高外,其他条件不要差得让大众都接受不了就行)。认真做好媒体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把自己最真诚、最敬业的心挖给媒体,把最优秀的自己展示给媒体,最好让媒体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最终接纳自己。这样我的努力就算达到了目的,也为毕业后四处奔波找工作省下心。 二、后期,准备毕业论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最终能顺利毕业。 三、参加工作后月薪不能太低,至少要能养活自己;毕业三年内不考虑结婚、转行和换单位,不活出个人样绝对不成家 ,否则就是对最疼我的爷爷的不孝,用他的话说就是"家丑不能外扬"。因为毕业后,那个原本很荒凉的家庭就不可能在经济上给与自己过多的支持了,相反的,应该是角度对换的时候,一切重担得自己来扛。还有国家在这几年里供自己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是要坚决一分不少地按时偿还。 第二、为人处世方面 一、改掉自己偶尔性情急躁的坏毛病,千万不和同学发生冲突。 二、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他(她)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学习优秀的人,感化恶搞的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不去争名利,不计较利益,做一位合格的中国公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三、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全力以赴地完成在班级和学院的本职工作,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劳累了多年的老师们哪怕减轻一点点负担也好。干出一点成绩,不一定非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重要是给自己找一个相信自己的理由。 第三、生活方面 大学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在人的一生中这种日子不会长久,如果在这里我都不能很好的生活,那么估计我以后就别想好好生活。所以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我必须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生活方式,珍惜现在拥有的。愚一直以为,让我干一件我不喜欢的事比杀了我还恐怖,在大学里要摈弃曾经的陈旧观念,无论如何也不逼自己,只做值得自己做的事,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次! 一、篮球是我的好伙伴,那些和我一起打篮球的伙伴更是我的好伙伴,我喜欢他们的大气,喜欢和他们呆在一起的感觉。所以,每周至少打一次篮球,这是必须的,劳逸结合,和篮球好友们联络联络感情,调节身心健康。 二、力求打破没上过西南民族大学的舞台的记录,不要走出大学校门后又一个遗憾。说出来不怕丢人,当一名歌手那是我孩提时最强烈的愿望,曾几何时,自己也在校园的小舞台上扮演着主角,所以我相信有一个舞台是属于自己的。 三、多和家人和同学联络,告诉他们我的快乐和不安,一路走来是他们支撑着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父母,他们操劳一辈子也许最想要的只是我的一个消息一个平安而已,所以我绝对不能让他们失望,他们幸福了我才能真正的心安理得。 最后,祝愿自己能把曾经失去的补回来,最终如愿以偿! 大学生职业规划: 对于那些处在校园的学生来说,职业规划最多也就停留在一种理念和想法上,缺乏工作经验的他们很难依靠一份职业规划的文字稿就可以顺利走上职场之路。一句话,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还缺少了许多东西。 由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11所高校和中国职业咨询网共同承办的"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日前落幕。 职业规划到退休 这次大赛冠军丁海波同学,这名广东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职业规划,足足有几十页,规划中对他大学几年的学习、实习计划、毕业后行业选择以及30岁、40岁、50岁之前的职业目标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甚至还做出了退休前可能实施创业的计划。 更可贵的是,丁海波还对他每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需要注意改进、提升的地方做了方案,还有几套备选方案。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规划服务,社会上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文字层面,而做出实际规划的仅占一成。 据深圳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高级职业指导师陈德明介绍,此次参赛学生的一些规划书过于重视花哨的版面设计,有些作品追求审美价值多过内容本身。另外,各个阶段职业目标的订立有些理想化,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不尽合理,而且备用路径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整个规划显得有点苍白。 大赛评委之一、亚洲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蓝国庆先生也表示,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做出的职业规划难免缺乏实施性,他们的规划在文字上显得理想化,但忽视了目标的坚定性和实施的灵活度。 不宜急功近利 另一项调查显示,95%同学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7%同学说,35岁之前要成为年薪50-100万元的职业经理人,甚至还有20%的同学表示毕业后10年之内上《福布斯》等知名杂志的富豪排行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金领"。 如此急功近利的职业规划也在这次大赛中存在,大部分的参赛学生的职业规划还停留在理想层面,目标远大但缺乏实施性。 专家认为,大学生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目标的订立有些理想化,而具体行动计划又有脱离实际。 专家还认为,职业规划中有远大的理想固然是好,但一味追求速成,会导致择业中眼高手低,结果反而是欲速不达。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认为,学生最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职业规划,最重要的是抱着积极而又务实的心态,接受低层做起积累经验。 沟通才有好规划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职业规划虽然是个人的事,但也是社会的事。 有专家建议大学生在制订职业规划时需要与周围的朋友、家人和专家多点沟通,充分清晰地了解自己,并且听取他们的建议去反复修正规划,而不是单单自己一个想出来的。 华信惠悦高级顾问许锋和科龙人力资源总监彭玉冰认为,职业规划是缩小校园和社会差距的手段,帮助大学生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提前连接,而在校园和社会实现信息共享是成功规划的前提。 大学生多和社会职场人士沟通、交流,获取足够的行业、企业和职位信息,那么就可以保证职业规划的社会性和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