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唐骏跳槽到新华都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任总裁兼CEO,中国的"打工皇帝"加盟一个不为公众熟知的公司,用十亿元的天价年薪,再次使唐骏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再次掀起了职业经理人的热潮。唐骏的伟大在于他不仅仅是打工皇帝,更重要的是他激励了更多管理精英加入职业经理人的行列,并且把职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 很多人把自己的事业理解成就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但是,唐骏为什么没有自己创业,没有自己当老板,却选择以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而拼搏?唐骏的职业生涯很形象地告诉我们:加入一个企业,跟企业一起合作共发展,也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很成功。这给所有的中国职业经理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课。用"中国第一事业经理人"来称呼唐骏,可能比"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更合适,更贴切。因为他没有把他的工作当作职业来做,而是当作事业来做。把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作为自己长期的事业,并为他的事业不懈努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把他的事业做到了极致。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事业经理人"的第一人,成为中国所有职业经理人的标杆和偶像,成为众多企业家的追逐对象。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这种来自市场的力量并实现企业的转型,中国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的变化,相继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催生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迅速成长并在企业管理中担当了极为重要且轻易不可代替的角色,成了企业里的领头羊,大海中航行的船长,掌控着企业的航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只不过短短的十余年时间,职业经理人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和重要之外,我们也目睹了太多职业经理人的各种变数:吴士宏离开TCL;李汉生离职北大方正;陆强华脱离创维集团"空降"高路华后,选择自己创业;姚吉庆辞去华帝集团总经理职务;黄骁俭空降金蝶不到两年,又重返原来的SAP等等,无不反映出了当下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尴尬处境。 由于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是现代管理中典型的契约关系,其实质是以利益为机制,企业往往要求职业经理人在任职期内进行改革和调整,并产生一定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效益指标。职业经理人的任期可能是三五年,也许三五年以后他已经离开了公司,所以职业经理人为了在短时间内让企业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效,并得到企业的认可,很多措施都可能会从短期效益出发,从而导致急功近利,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企业的问题,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所以,现在很多管理专家及企业家开始重新反思和探索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出路。 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在选择一家企业时,将目光仅仅锁定在薪酬待遇上,考虑的是"企业能给我什么",而不是"我能为企业做什么",可能会觉得公司未来发展情况与我的事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企业创造再多的效益那都是企业的,这家企业发展得不好,大不了再找另外一家企业,这是非常短视的。很多职业经理人只是在追求自身短暂的利益,没有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把眼光看得更长远。 随着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的进一步加快,很多企业把战略放在了第一位,企业追求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企业是否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需要职业经理人,然而更需要的是事业经理人。从职业经理人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打工者,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否则永远是一个很难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把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从职业经理人转变为事业经理人,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不断突破自己,在不断把企业做大的同时,把自己的事业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