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由此也带来了行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变革,不仅关系到每家运输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安全,而且在整个交通运输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指出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建立和完善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内部会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9-0077-03 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转移人员和货物,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相对特殊。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降低企业风险的手段之一,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进行调整,从采购、核算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监管企业资产,严格控制企业成本,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输业企业通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可以进一步确保运输安全和稳定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性 (一)交通运输业的特殊性。与工业企业不同,运输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生产经营过程不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进行加工,使其形态或者品质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出新的产品。运输业企业并不对原材料或者其他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仅仅使其位置发生变化。其次,生产和销售环节重叠。不同于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相互分离,运输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相互重合,运输过程中同时包含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因此在每次的运输过程中都更加强调效率。第三,生产经营过程分散。运输业企业的业务过程一般都伴随着地点的转移,相比于工业企业的集中生产经营,在货物的运输途中进行监督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最后,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运输业企业的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组成,包括运输设备等,流动资产则主要以燃料和其他配件为主。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相对于运输业企业来说较低,流动资产也以原材料等为主。 (二)运输业企业会计的特点。运输业企业的会计活动运用特殊的计量方法进行监督和核算,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系统地为管理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是运输业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运输业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包括: 1.生产成本的特殊性。运输业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运输业企业的成本与货物的相关程度比较小,更多地取决于运输的距离;同时,在运输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原材料和其他项目的投入较少,主要成本为燃料消耗和运输设备的磨损,因此在成本核算上的难度相对较大。 2.收入核算的复杂性。运输业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为客户提供客运和货运服务,因为运输渠道的原因,大部分运输业企业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区域,一般是在企业的所在地附近。但是由于转移货物的业务特点,运输业企业的业务范围可以扩大至全国甚至跨国,大大增加了业务范围,为其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客货运输的过程中,成本一方面来源于燃料,因为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的多样性,燃料的核算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来源于途经的收费站和港口等,同样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性,这些成本在会计核算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核算的重点不同。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点主要是在变动成本上,而运输业企业的变动成本占比较低,会计核算的重点主要是固定资产,也就是运输设备。运输设备的利用效率决定了运输业企业的收入水平,运输设备的损耗和保养等更新维护费用决定了运输业企业的成本。 二、交通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交通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存在问题。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控制。目前,我国运输业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后控制上,有些企业的事前控制几乎是空白,留下了灰色的区域,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绩效下滑。其次,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困难。运输业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会遇到资金难以掌控、受制于管理层层级制等问题。例如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收入的核算上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设备和原材料的更新较快,不断出现的新型材料和设备使得成本控制具有很大难度。最后,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管理力度不到位。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应用较晚,多数运输业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多地着眼于对财务的控制上。对于交通运输业这样的特殊行业来说,仅仅做到财务上的控制是不够的,企业应该对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 (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的背离。目前,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彼此分离。所有者更关心的是资本的盈利性和风险程度;而经营者更加偏向于高风险的资本活动,更加注重企业的业绩状况,使账面"好看",对于投资风险并不是很关注。这就导致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目标的差异。 对于经营者来说,有利用企业的资金来增加自己物质和其他方面酬劳的动机,严重时有可能做出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对于所有者而言,做出的决策更多地基于会计信息,因此所有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此外,所有者还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判断代理人的代理状态,以此判断经营者的能力和业绩。而经营者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表面繁荣,希望在职期间的业绩表现出色,同时汲取更多的利益,因此,经营者相对来说更加注重短期经营状况,夸大会计信息,掩饰自己经营的短板和决策的失误,容易导致虚假的会计信息。 另一方面,从信息的掌握程度来看,虽然所有者和经营者都不能掌握企业全面的信息,但是经营者作为企业日常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对于所有者来说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经营者有动机为了业绩的需要而去迎合所有者的喜好,有时甚至利用内部控制漏洞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最终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2.所有者虚位。目前,虽然各级政府以及履行出资义务的主管部门对国有股代理行使所有权,但不享有所有权,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虚位现象,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运输业企业来说,国有股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而国有资产产权的"虚置"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了两种结果:(1)弱化了对经营者的监督和制约,内部控制大大减弱。(2)因为是代理行使所有权,企业的产权主体和经营者、代理者相互重合,两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有可能上下串通损害国有资产安全,危害极大。 3.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两种类型:内部人模式和外部人模式。国有企业主要实行内部人模式,因此我国国有运输业企业会计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1)会计目标主要是反映经营者的业绩。(2)会计管理体制主要采用相对集权的模式。(3)会计规则的制定以政府制定的政策为主。(4)会计核算主要基于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旨在真实反映管理者的管理绩效。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存在董监高之间划分不明确、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监事会不能按照应有的义务履行相应的职责等问题。因此,在国企集中的交通运输业企业中,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现象,内部监督也因此没有了实质性内容。 4.会计行为失当。会计行为的行使者主要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以及其他具有会计从业能力的会计人员组成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行为不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蓄意的不当行为和行为疏忽。 造成主观故意失当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会计人员有动机在经营者的授意指使下虚构会计信息,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使经营者的业绩变得"好看"。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会计核算的程序、递延收益、增加账面成本等方法来降低当期的税收负担,甚至通过违规的行为偷税漏税,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最后,在运输业企业中,诸如铁路运输企业等大型企业往往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出于种种目的,大型企业往往会对利润进行平滑,使企业每年的利润在账面上保持相对平稳,对于利润大幅增长的年度,可能采取改变会计程序等方法来递延当期收益。以上种种,都会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观失真,从源头上增加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量和难度,使得一般的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被削弱。 会计行为过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所影响。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总体不高,将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会计系统不能很好地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反馈、协调和监督。 三、完善交通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1.会计制度方面。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于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同时针对运输业企业自身的特点,全面均衡地分析各项会计业务,对运输业企业特殊的不相容会计岗位进行分离,使企业的会计制度发挥会计人员各负其责、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约的效果。运输业企业对经营者、审批人员、记账人员和财产保管人员应当设置不同的职位,相互监督,关键岗位不可一人多岗,要起到权衡制约的效果。 (2)加强财务管理。运输业企业应针对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会计特点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开展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以及财务管理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对于财政、税务部门所要求的各项会计基础工作应及时完成。对于会计凭证的处理和保存应做到仔细审查、长效保留。从运输业企业特殊的业务特点来看,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有效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关键一步。 (3)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运输业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是会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实物资产的购置、验收、保存、领用以及发出等环节,应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一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由专门的核查人员根据相应的会计凭证以及企业内部自制的领料单等凭证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以保证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企业会计人员方面。(1)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进行把关。在会计人才的选择上要把好关,选聘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从事财务活动,从会计人员方面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2)选择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会计职务。会计岗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选聘合适的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会计业务,从业务规范上进行保证。 (二)强化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会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营造"老员工带动新员工,新员工帮助老员工"的良好氛围,建立优秀会计人员向其他员工传授业务经验和道德准则的机制。强化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此外,报账是运输业企业会计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应对报账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对于业务上的问题和建议进行集中讨论,记录交流内容,将会计人员的经验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将员工提出的问题记录在册并抓紧完善和改正。企业可以下发报账业务指南文件,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三)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首先,完善预算控制体系。运输业企业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定期编制财务预算,针对运输业会计的特殊性,可以选择滚动预算,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预算,避免固定预算带来的预算信息滞后、陈旧等弊端。其次,下设预算成本中心。针对预算编制,应做到分工明确,下设各个成本中心,在相应环节设置相应指标,将预算编制落到实处,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各个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应做到划分清晰,一目了然,以便日后进行评价时可以定位到各个环节。第三,建立营运情况分析制度。运输业企业的管理层应重视对企业营运情况的分析,定期根据企业的营运情况,结合企业的会计报表,计算相应的营运指标,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如因子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判断和监督企业的运作过程,及时发现每个流程中发生的问题并改进。最后,实现成本写实并改进成本预算管理模型。運输业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控着企业资金的投入和产出,对于企业的成本应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企业的预算编制人员应深入到作业前线,实际考核成本投入和产出的真实情况,根据真实情况编制企业预算,根据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合理制定企业的成本预算。成本写实对于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合理性、权威性和约束性都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应及时改革预算管理模式,实现成本写实。 (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运输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应该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管理层可以依据自身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将内部会计控制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运用自动控制等技术减少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目前,公路运输企业投入的售检票系统对于企业的收入做到了真实化控制,利润信息的源头得到了有效的把控。同时部分公路运输企业还建立了GPS安全监控系统,运用定位系统对运输过程进行全天候的监督,避免了传统方法下运输过程不可控的弊端,使得企业作业的各个过程都受到了相应的监督。运输业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减少内部会计控制的盲点,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四、结论 目前,运输业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规范基本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从源头进行管控再到后期培训以及完善预算体系等方式,控制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损失,提高企业活动的标准化,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传统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的盲区和弊端,针对运输业企业特殊的业务流程进行管控,实现交通运输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 1 ] 刘淑丽.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分析[J].新经济,2016,(30):100-101. [ 2 ] 张平.关于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相关问题分析[J].商,2012,(20):83. [ 3 ] 邵瑞庆.论交通运输业会计的特殊性[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03):56-60. [ 4 ] 陈锦寿.试论公路运输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管理[J].财会学习,2017,(16):233-234. [ 5 ] 李端生.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N].经济日报,2011-03-28. [ 6 ] 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2):3-10. [ 7 ] 吴秀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8,(2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