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寒食的由来


  离开传说,让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寒食这个节日,其产生应该与古代的星辰崇拜有关。按照地理方位看,山西太原地区相对应的是属水的参星。但是到了春天,火属性的辰星力量变强,一天天变得明亮,这对于山西太原一带人自己的属星显然不利,所以他们纷纷采取断火的手段来削弱"火"的影响,以此增强自己水属性的参星的力量。这是山西太原地区最早而且长时期流行寒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介子推本就是山西一带的人,这样看,传说的产生也就合情合理了。
  寒食在东汉末期主要在山西地区流行,汉代刘向的《别录》就记载了当时逢寒食有踢球的习俗。再后来,后汉末至南北朝,介子推被焚的传说被附会于寒食。这一附会对寒食的普遍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这一传说中凸显了当时的三种道德标准—忠、德、孝。介子推伴重耳流亡十九年,割股啖君,忠心可表;功成身退,不求君主回报恩情,隐居山林,堪称有德之士;亲身服侍老母,孝心可嘉。这样高尚的品格无疑是人人都要推崇的,传说所到之处自然人人皆生敬畏之心。介子推就如同神明一般,不仅是其友人知交应该禁火祭奠,所有崇尚其品格的人也应对其表示敬仰。这样,一个地方性的风俗很快波及全国,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信仰。
  尤其是介子推的家乡—山西地区,其盛行程度已达"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鑫,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程度。北方苦寒,数日或一个月不生火,人们如何忍受?东汉周举当并州刺史时,所属太原一郡的百姓认为,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为祭奠他,在特定的一个月里,没有人生火,只吃先前准备好的冷食。这一个月偏偏还在隆冬,太原地处北方,气候异常严寒,一个月不生火,日子何等难过?别的不说,这期间只吃冷食,青壮年尚且吃不消,老弱病残如何能熬得过来?
  周举知道后,便准备革此陋俗。他写了一篇文章,放到介子推的庙里。文章说:严冬灭火,严重地损害了百姓的健康,这不是像您这样的贤者的本意,应当让人们不再隆冬灭火。周举又向百姓宣传,强调禁火伤身体,不是介子推这样的贤者所喜欢的,他若是看到也不会同意的,叫他们不必在介子推死亡的这一月禁火寒食。这样一来,"众惑稍解,风俗颇易"。
  可是这样算起来,介子推被烧死、当地百姓禁火寒食,都是在隆冬,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清明前夕的那段时间。
  到曹操时,山西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又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绝火寒食。(见曹操《明罚令》)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正好是清明前夕。曹操当政是在东汉末年,与周举当并州刺史的时候,相隔也只有那么五六十年,怎么太原等地,在周举当刺史时,在隆冬禁火寒食,而到了曹操当政时,则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了?是为了响应周举的号召,又不肯废弃传统,就选择折中的办法,将时间后移,减轻禁火寒食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这样解释看似合乎情理,可为什么不把时间干脆拖延到盛夏,那时不生火、吃冷食岂不是更舒服?这样看来,将时间移到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是有其专门安排的。
  这样安排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此时在古代是"修火禁"期间。《周礼·秋官》中规定,每年仲春二月要"修火禁"。
  这种所谓"修火禁",并不是"禁火",即禁绝一切火种和火的使用,而是加强火的管理和相关的措施,把对火种和火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主要目的是防止火灾的发生。这样的制度在当代的宣传标语里还能找到痕迹—"春季草木干,防止火烧山",其实就是通过条文来缩小火灾发生的几率。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在仲春之末,这时行禁火寒食之俗,正好与古代仲春"修火禁"相应,具有加强火禁的作用。这样既遵守了国家的法令,又传承了风俗习惯,可谓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在这时禁火寒食与《周礼·秋官》相适应,有儒家理论经典作为依据,又有了"修火禁"这样的古俗作为基础,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易于普及、扎根,起到很好的自我宣传作用,寒食节的时间就这样成为了沿用到后世的准则。第二,这时是仲春之末,天气渐趋暖和,也不再禁火整整一个月,而是单取寒食一天或前后几天。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禁火寒食之俗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和诸多不便。因此,把禁火寒食之俗移到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既照顾到了与古代"修火禁"之俗相应,又尽可能照顾到了有个暖和的气候,这是巧妙而又合理的安排,正是靠着这些有利的修改,才使得这项风俗得以不断完善,大力普及。
  尽管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比以前的隆冬一月禁火寒食,害处要小得多;但是曹操还是认为,太原等地天气寒冷,即便是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也有损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他还是下令禁止:"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傣。"(《明罚令)))但也许是当时天下不稳,三国割据一方的缘故,曹操的这项禁令并没有引起巨大反响,执行起来也就不够认真。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之俗就这样不仅没有被废止,而且还扩展开去,流传各地,到唐宋时期已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寒食节。
  提到山西并州的寒食风俗,还有这样一段典故。石勒统治并州的时候曾发出过禁止寒食的命令,可就在第二年,当地就发生了罕见的冰雹灾害,雹子下得很凶,平地三尺,大的有鸡蛋大小,来不及避让的民众及蓄养的牲畜死伤惨重。
  在迷信神明的古代社会,这就暗示着不遵循风俗,上天所施加的惩罚,结果后来石勒又专门解除了不许并州寒食的禁令,可谓奇事一桩。晋代绷弓中i曲记载道:"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子推断火,冷食三日。"由此可知,在晋代,禁火寒食之俗所流行的地域,尚以山西并州等地为主。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的荆楚地区岁时节俗中,已有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之俗。荆楚地区,与太原等地相距遥远,由此可以推断,到了南J匕朝时期,这种禁火寒食的风俗已经不限于在山西并州等地了,而是已经发展为全国性的节俗了。
  通过上文的事典分析不难发觉,在唐朝以前,寒食在山西地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民俗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但到了唐代,寒食节的影响范围扩大到了全国,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朝廷不仅不像历朝历代对寒食禁火采取反对甚至禁断的态度,而且对这一节日给以正式的认可,把它纳入到国家正式的节日之中,成为与元日、冬至并列的一个大的节日。从此,寒食节摆脱了被官方禁断的命运,在官方的支持和倡导下,在官、民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了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从而成为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全民族的节日。时人王冷然的《寒食篇》:"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很能说明寒食节在唐代所有节日中的突出地位。
  那么有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相较前代朝廷对待寒食的态度,到了唐代会有如此巨大的改变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用前面提到的属星意识来解释一下唐朝之所以称之为"唐",传统意义上的解释是因为表面上看,"唐"国号取之于唐高祖李渊曾袭封"唐国公",他称帝后自然以"唐"为国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国号定名的惯例与范式。如汉高祖刘邦曾封"汉王",其王朝国号为"汉";曹操封"魏王",其后立国号"魏";司马昭封"晋公",其国号为"晋";杨坚袭爵"隋国公",称帝后国号为"隋";李唐王朝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唐"及"唐国"均出自山西。"唐"即陶唐氏,传说为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是其领袖,故后人称"唐尧"。到商代,尧的后裔仍封在山西,成为方国。周成王时灭了唐国,封其弟叔虞,称唐叔虞,今距太原西南约25公里处的晋祠即唐叔虞家祠。叔虞传子燮父,改"唐"为"晋",延用至今。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李唐王朝究其根源,还是与山西地区有着莫大的联系,再看山西地域属星,有参星作为守护星辰,就被李唐王朝看做是自己王命的守护者,因此向全国推广寒食这个节日。采取断火的手段来削弱"火"的影响,以此增强自己水属性的参星的力量,这是合乎情理的,也是古代天命观的直接表现。出于对自己王朝命运的关照,唐朝终于迈出了较之前代有着颠覆意义的一步,即不仅不像历朝历代对寒食禁火采取反对甚至禁断的态度,而且对这一节日给以正式的认可,把它纳入到国家正式的节日之中,成为与元日、冬至并列的一个大的节日。
  如果说前文对李唐王室星辰天命观的分析还存在着一定的主观臆想的话,那么下面将分析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直接原因—唐代寒食上墓之俗的出现。寒食上墓,大致起源于唐代。先流行于民间,并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杜佑KG,典》载:"开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撰讫,泣辞。食余撰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作者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鼓励人们在寒食节扫墓祭祖,以表对前人的哀思,尽后人的孝道。
  唐代民间寒食上墓之风盛行,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每到寒食之日,家家有人出城祭扫,以至于没有被祭扫的坟墓,被当成无主的荒坟。王建《寒食诗》是这样表述的:"但看垄头无新土,此中白骨无后人。"到了盛唐时期,朝廷开始认同这一风俗,并将它编入五礼。此外,还针对这一风俗定下了专门的假日,对于皇室的祖先,唐帝国皇帝也要按照规定在此日祭扫陵墓。到了五代时,更有庄宗与皇后亲自参加寒食祭扫的记载。李唐王朝此举实则是对民间这一祭扫行为的认同,由此,寒食这一节俗正式进入了帝王皇室。
  另一方面,扫墓习惯的形成,对寒食的普遍流行和地位提升可谓影响巨大。这是因为就普遍意义而言,祭奠先人,因与传统儒家封建的思想体系相联系,其重要性远在已经淡化的古老的星辰信仰与介子推的传说之上。中国古代社会本就是个宗法至上的社会,早在周代就明确地定下了诸多礼制。到了孔子,更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礼仪教化进行说教讲解。在宗法一体化的古代封建社会,臣事君以忠,子事父以孝,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儒家思想的根本。换言之,孝乃是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古代的法令中,有多项条文是适用于不孝之人身上的,这就充分印证了孝乃是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这一观点,试想如不关系国家事务,统治者为什么要专门去为它立法呢?
  孝的表现在现实世界里是子敬父,推而广之,对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就是敬祖了。中国古代无论是君王还是庶民,对于祭莫祖先都及其重视,连日常生活中的不慎都怕辱及先人。正因为如此,寒食扫墓之风的形成,对寒食在节日中地位的提升可谓意义重大。以扫墓风俗的形成为标志,寒食由渐渐远离现实的传统节日,变成了具有新意义的节日。也正是因为在寒食的节日风俗里融入了祭祖尽孝之道,暗合了统治阶级的治国构想,才使得其成为生命力强大,且受统治者大力推广的重大节日。
  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是一个节日之所以称为节日的一个必要条件。唐代的寒食节节俗活动非常丰富,少有其他节日可以媲美。首先,最高统治者吸纳了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并将其改造成改新火的新习俗,而且在寒食节的第三天,即清明那一天,总有赐百官新火的活动,这在唐代的作品中多有反映。比如王灌《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赋》:"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泻,烛耀九衢人。"
  而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对皇帝赐百官火的盛大场面,描写得最为壮观细致。写道:"国有禁火,应当清明……木铎罢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则是太史奉期,司恒不失。平明而钻缝献入,v旬而当轩奏毕……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于时宰执具瞻,高卑毕赐……群臣乃屈膝辟易,鞠躬a踏。捧煦育之恩惠,受覆载之光泽。各9谢恩恳,竞轮忠赤。拜手稽首,感荣耀之无穷,舞之蹈之,荷鸿私之累百。"除了赐新火以外,皇帝往往大宴群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之一写道:"朝光瑞气满宫楼,彩森鱼龙四面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从而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四海同寒食"的局面。此外,统治者还吸收了民间的郊游、镂鸡子、斗鸡卵、斗鸡、走马、激鞠、击球、荡秋千等活动。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更何况这些活动原本来自民间,所以在唐代十分盛行,以至于频频出现于唐人的寒食诗中。如"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莺啼正隐时,鸡斗始开笼"
  "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白居易的一首《和春深》:"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更写出了镂鸡子、走马、绣彩球、荡秋千、拜扫等多种节令习俗。
  有趣的是,官方在承认民间寒食墓祭习俗的同时,却对与墓祭密切相关的娱乐活动采取了禁断的态度。民众在上墓之余,往往还伴有一系列郊游、踏青等娱乐活动。在官方的眼里,上墓是慎终追远的、十分严肃的大事,怎么可以"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橙,曾无戚容"呢?所以唐高宗下令"既站风酞,并宜禁断"。到玄宗时,在"宜许上墓"的规定之后,也不忘加上"彻撰泣辞,食余昨,仍于他处,不得作乐"。但是死者毕竟长已矣,个性张扬的唐人更注重现世的享乐,更何况统治者又树立了享乐的榜样。如《开元天宝遗事》动明确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立竖秋千。令宫殡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于是官方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人们在拜扫之余,踏青、郊游、击球、走马,倦犹不归。
  宋代统治者继承了唐代的做法,仍旧改火、寒食、放假。与唐代不同的是,朝廷也于寒食前后出祭,《东京梦华录》
  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由于官方的支持,具有时代特色的宋代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与唐代的相比并不逊色。这从《乾淳岁时记>可见一斑:"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晌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扬,而人家上x者多用枣、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淡装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山家分饺,游息至暮,则花柳土仪随车而归。若玉津富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滕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随处各有买卖赶趁等人,野果山花别有幽趣,盖晕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
  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虽然在很多方面摒弃了汉族的传统,但在岁时节日方面却遵循颇多。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对官员的休假日做了如下规定:"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旦;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其中寒食仍是各节中的大节,而且"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大都城内,"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a秋千之服。金绣衣孺,香囊结带,双双对墩。绮筵杂进,珍撰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阔。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拔散怀之乐事"。江淮等地,盛行寒食节在家门上插柳枝。那么禁火和寒食的习俗呢?一方面,它们被作为"遗俗"而存在,有"行装迢递转孤城,一路闲吟缓客程。泼火雨晴场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感时已司庄生梦,遗俗空怀介子清。只有啼鹃解人意,平芜漠漠两三声"可为证;另一方面,则是"春寒不禁香簧火,红蜡青烟忆汉宫",可见已不再禁火寒食了。
  到了清代,甚至明确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
网站目录投稿:幼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