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民间,若有人全身浮肿, 当地人便会采来野蚊子草根30g,装入洗净去肠杂的母鸡肚内,用麻线扎好,放瓦罐内,不加盐,加水煨至鸡肉烂时,去药渣。食肉饮汤。 没有鸡便用猪瘦肉适量同煨,食用后浮肿会慢慢好转。 野蚊子草,高50~100厘米。为石竹科植物蝇子草的干燥带根全草。粘蝇花,苍蝇花,粘蝇草也是它。由其名可见这草是苍蝇蚊子的杀手。估计和其茎与花梗上部均分泌粘液能沾住它们有关。 另外一些名字,和形色等相关。 聚伞花序顶生。 花蔷薇色或白色。花期7-10月,故有八月白之名。 萼长管形,就像一个水壶或葫芦,得白花壶瓶、白葫芦之名。 花瓣5,基部成爪,瓣片2裂,每裂片细裂成窄条。就像洒开的丝线,故有洒线花之称。 其它的形状特征还有: 根圆柱形,粗而长。 茎簇生,直立,基部带木质,有粗糙短毛。 叶分基生和茎生。 基生叶匙状披针形,稠密。 茎生叶线状棱针形,先端锐尖,基部窄狭成细柄。 分布于我国北部,中部以及长江以南各地的林下及山坡草丛中。 药用为全草,性味辛涩凉。活跃于大肠,膀胱经。能滋补强壮,治体虚或病后虚弱少力,由此又得名脱力草。还能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故能治文章开头提到的浮肿。 还可治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白带等。外治蝮蛇咬伤,扭挫伤,关节肌肉酸痛。 选方: 1、治痢疾、嗜盐菌性肠炎:野蚊子草30g,加糖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嗜盐菌性肠炎,表现为腹泻严重,呈水样便,粘液便,少数呈血便。轻者能自愈,重者应补虚,野蚊子草补虚的功效正适于此。 2、治尿路感染:野蚊子草30-6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白带:野蚊子草30g,水煎服。或野蚊子草、金灯藤、金樱子、白毛藤各30g,白槿花12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金灯藤又名日本菟丝子,性味甘温,能滋补肝肾、固精缩尿。 金樱子甘涩,平。能固精缩尿,是治遗精滑精,崩漏,带下病等的良药。 白毛藤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浙江民间治妇女白带,将白毛藤煎汁,烧桂圆,连汁食。 白槿花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四味药与补虚活血的野蚊子草共治病症。 4、治挫伤,扭伤、关节肌肉酸痛:野蚊子草根15g,加烧酒或75%酒精三两浸泡,取汁外搽伤痛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蝮蛇咬伤,肿胀疼痛,眼花复视:野蚊子草根五至十株,捣烂,加开水浸五至十五分钟后,绞汁内服。药渣再加水浸,外敷伤周围,留孔排泄毒液。(《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接下来的两个方子,蝇子草退热的表现与退虚热的银柴胡类似。故蝇子草亦有银柴胡之称。但仅从个儿上看,蝇子草就比正主儿银柴胡的20-40厘米高出一大头。且正主儿银柴胡性味甘苦凉,与蝇子草的辛涩凉也有区别。 6、治虚劳发热:蝇子草、青蒿、鳖甲各9g,地骨皮15g,胡黄连6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地骨皮、胡黄连可清里热。 青蒿辛散,能宣里热出于表。 上药将身体的邪气清扫之后, 鳖甲滋阴潜阳,补益肝肾。 蝇子草清热,滋补强壮。 携手让被邪热损伤的身体回复原状。 7、治小儿疳热:蝇子草、连翘、黄芩、桅子各6g,党参9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小儿发热,形瘦多渴,吃食不长肌肉,便是疳热。 蝇子草清热利湿,滋补强壮。 黄芩燥湿,泻火解毒,尤善清肺火。 栀子表里双解,配黄芩,能清肺火。 连翘轻清上浮,既能透肺热达表,又能清里热,避免热陷心包。 党参补脾补肺,既免寒凉滋腻之味损伤脾胃之气,又补肺气。 多味共治疳热。 以上是野蚊子草的治疗选方。你们那里有野蚊子草吗?看到过它粘苍蝇或蚊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