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文化建设现状企业发展必须是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同步发展,企业要具有凝聚力,离不开企业文化。文化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的形成,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企业在发展中,要维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正是它进步的内在动力。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树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基于目标的共同价值观,能激励员工的热情和追求,从而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在经历了站稳脚跟的1997年、夯实基础的1998年、高速发展的1999年后,清华同方在明确提出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更具体的标准,就是"进入世界500强",这个标准包含:拥有世界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拥有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体系,拥有世界一流的坚实产业资本等要素。这个目标目前已成为同方所有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更成为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同方制定了有步骤的战略规划、经营策略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乃至企业文化,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统一全体干部和全体员工的思想,来教育、引导员工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如何创建世界一流"的专题讨论,鼓励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不拘一格的发表见解,献计献策。目前,"创建世界一流"成为所有同方人心中共同的愿望,也成为所有同方人共同追求的事业。清华同方对企业文化的宣扬不仅体现在新员工培训以及阶段性的全体员工活动上,更深刻体现在同方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规定以至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它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员工与企业是一致的,因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因此,当员工对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凝聚为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共同追求的时候,企业的蓬勃生机与百折不挠的战斗力就形成了。 为什么有的企业文化只是成本,无法带来回报呢?有专家分析,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抓住根本,搞的是花哨的行头:惹眼的衣着形象、公司LOGO、吃喝玩乐等等。二是急功近利,当公司绩效与事先的预期有差距时,是坚持已有的价值观还是受利益驱使?去年"非典"时期,仁达方略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非常头疼,没有业务但员工工资却一分钱不能少,支出的全都是成本。他的一位同学,也开咨询公司,干脆把人员全部解散,公司歇业。王劝他说,这样自私的公司肯定要出问题,对方却不以为然,觉得"两条腿的人有的是"。最终仁达方略没走一个人,得以照常运转,那家公司则消声匿迹了。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成本的多少。有的管理者选择从企业的CIS着手,请人打造一个漂亮的外观;接着是用制度"硬性"约束员工言行,再用企业文化"软性"统一公司价值观。而有的企业从树立企业价值观开始,在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制度之后,再做一些外部塑形的工作。荷兰社会文化学家霍斯坦德把企业文化这种由内而外逐层扩展的过程称之为"实践",有的专家则总结为企业文化层层包裹的"洋葱图"模型。如果经济成本属于"硬投入",精神成本属于"软投入",两种投入很不一样。为了鼓励员工做出更出色的表现,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许多公司把标语式的口号刷在办公室的墙上,甚至花大价钱购置电子显示屏或液晶电视,不断地播放当天的股市价格浮动、公司的宣传形象以及其他主题。美国纽约莱曼银行的墙上有一条标语:"构筑梦想的地方"。微软英国分公司的电子显示屏闪烁着"你的潜能就是我们的热情"。有一家公司树着一个电子倒计时牌,提示:距某项目完成还有204天。盛世广告公司则把口号嵌入了办公大楼的地板里,每位来访者都将踏着这句话:"万事皆有可能"。 然而,在现代公司中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分权与民主模式。只有在后现代公司中,当实施了MBO等计划,使经营者成为所有者的情况下,一种多元文化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才会成为现实。如果说古典企业采取的是经营权与所有权一元化集中的治理模式,现代企业采取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治理模式,那么,后现代企业采取的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多元化合一的治理模式。由于现代企业的股东高度分散化,无法对CEO形成有效的制衡,致使CEO权力高度膨胀,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这一权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古典理性主义尚未完全失去其文化渗透力,真正的多元文化尚未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象"安然"、"世通"等现象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现代文化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本身所存在的痼疾。反个人主义文化与团队精神现代文化使个人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这是现代企业团队建设的最大障碍。后现代文化是一种反个人主义的文化,它强调个人与他者的内在关系。后现代文化的反个人主义特征,正好符合后现代企业重视团队精神的需求。在团队精神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个人主义进行彻底的解构,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建立一种至纯的公司文化。在后现代,理想主义将再度成为有力的工具,成为我们的本质生存状态,而不是一种苍白矫情的幼稚病。后现代企业是有机主义的生命企业。在反个人主义文化的主导下,整个企业成为一个生命体,构成这一生命体的是若干灵捷的团队。后现代企业重视分工,但屏弃现代企业的机械分工和流水线作业。在后现代知识型企业中,没有任何流水线,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是多向和无界限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后现代企业必须由若干灵捷的小团队组成。其中每一个团队都是一个生命体,而若干小生命体构成整个企业这一大生命体。 所以我觉得千万不要太多地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前提。作为前提,就很容易对经营管理设置一些障碍。再比如说主人公的提出,员工到底是不是企业的主人公?可以讲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一个企业有几千员工,都是主人公,黑压压的一片主人公,在一块干活,你想想,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事实上主人公概念不管是在国营企业,在民营企业,员工头脑中都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认为嘴上少谈一点主人公概念,少点主人公精神,应该多点打工意识。对员工来讲,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主人公,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是,是剥削者,因为你剥削了企业的劳动,剥削了同事的劳动。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外部适应;第二个问题,解决内部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假设,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民主产生的,它的源头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他们的一些思考,他们的一些感悟而形成的一些理念,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影响员工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假设是个理论问题,对企业有什么用?其实什么叫假设,没有经过实践的东西都是假设,假设太有用了。金钱不是什么都能解决的,唯一靠的就是一个核心价值观,没有奖金,没有工资,没有福利,什么都没有,共产党人为什么前仆后继,刚成立时的共产党,就二十多个人,拿着一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小册子,那时弱小到什么程度?但是经过28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国家的政权,靠的就是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凝聚力量,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所以假设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因为这个巨大的力量,它能够调动人的潜力和能力,成就一番事业。 关键词:分析企业文化的阶段,构建企业文化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