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


  内容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对于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推动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也在其影响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关心和探讨的主题。针对当今大学生对于英语缺乏学习兴趣,教师难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这一普遍现象,本文旨在探讨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欣赏英美文学作品这一途径,带领他们发现语言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文学作品赏析 内驱力
  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显著,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反映当前国内外社会现实生活和重大事件,教材的实用性明显增强,原则上能够有效满足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但是,教材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却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这一语言的文学性,也就失去了语言生命的原动力,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干巴巴地带领学生分析语言点、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使得课堂死板、无趣,缺乏语言课堂应有的灵动性。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在家长、学校、社会的重重压力之下,拼尽全力提高自己的应试技能,一旦考入理想的高等学府,以前的外力基本消失,突然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学习状态,面对了无生趣的课堂,大多数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这样的课堂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语言本来应有的活力,学生倦怠乏力,对于课堂缺乏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久而久之,不仅限制了其各项技能的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会直线下降。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教师适当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课余引导他们赏析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挖掘英语语言的瑰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这种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理解速度,提高对文字的组织运用能力,也能接触到英语教材里没有的一些俚语俗语的地道表达方法,通过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从根本上是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保持一致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深化对社会价值的分析能力和透析能力,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智慧,而这才是我们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给予学生的、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也是从根本上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互联网的优势
  无可否认,互联网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对于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英美文学资料也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浅显易懂的英文诗歌、儿童文学、寓言故事,以及各种题材和难度的英文小说等,数不胜数。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出合适的阅读书目,学生便轻而易举地从网上找到、下载、阅读,省去了到图书馆借书、还书的繁琐过程(英文书籍在图书馆也相对较少),学生也不必在购置书籍方面支付过多费用。
  并且,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各种交流群体,小组成员相互交流阅读心得,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升华各自的思想,教师也可以通过交流群体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对其给与必要的督促和引导,這也是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提供的巨大优势。
  二.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途径
  意识到把英美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后,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到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有效融入和渗透英美文学作品呢?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深浅程度差别也很大,因此要在英语教学上适度引用英美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被汉语文化围绕的教室去学习其他文化,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它不在局限于作为一门课堂学习科目,一种应试工具,而是作为思想和文化交流的载体,承担着跨文化交际的使命,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而且对该语言使用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甚至宗教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而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当今社会,教师不能禁锢英语教育,不应该单纯地以四六级、考研英语等为教学导向,不断向学生强调背诵四级词汇、六级作文的重要性,而是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超越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点,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英语、欣赏英语、爱上英语。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因为学生文学素养的高低与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文学素养决定着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是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他首先要有"一桶水"的教学理论。因此教师平时要养成多读各种原版文学作品的习惯,并且要持之以恒。
  2.课余举办英美文学讲座
  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阅读英文作品的习惯,在大学阶段对他们提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要求,最初他们会感觉茫然、无助、不自信,并且夹杂一定的畏惧心理。举办英美文学讲座的目的,是"抛转引玉",即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某一文学作品,比如作品如诗一般的语言,或者人物展现的深邃思想、或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手法等,让学生领略到这一作品的内在美,认识到这一语言的特有的魅力,从而产生亲自在作品中"寻宝"的内驱力。当然,教师对于讲座的内容也就是文学作品的赏析内容,一定要精挑细选,保证作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趣味,赏析的角度也要提前做好调查,确保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使讲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一提到阅读原版作品,多数教师都会顾虑重重,感觉学生水平不够,读不懂、也理解不了原版作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供阅读的作品。就像中国学生很小就能够诵读唐宋诗词一样,英语也有着适合各个层次和群体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等。真正的经典作品对于欣赏群体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就如同大学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脍炙人口的一首英文短诗。而大学生经过了中学阶段的语言技能训练,普遍具备对原版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当然,他们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各种文学作品形式做个系统的梳理,因材施教,切实找到真正适合每个学生的英文读物。
  尽管引导学生赏析原版文学作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行为,但也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有的学生自律性差不能持之以恒,都可能导致半途而废、事倍功半的后果。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时刻鼓励学生、督促学生、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度、阅读感想等,并要求学生阶段性上交有关书面作业,汇报阅读成就。教师在仔细分析学生思想汇报的基础上,确定其下一个阶段的阅读任务。
  4.制定合理的测评机制
  建立合理的测评机制,及时、准确地考核学生的阅读成果,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可以采取大概四人一组、小组长负责的小组阅读形式,每组布置相同的阅读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交流群体,相互沟通交流阅读感想、互帮互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并且共同进行阶段性阅读汇报。可以利用师生交流群,采用口头的汇报形式。在学期末学生要上交书面的读后感,或者写出一定字数的文学评论。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口头汇报和书面材料,以及学生取得的进步等情况,给他们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或分数,这部分分数也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成绩的公正、公平,除教师的评判成绩之外,也可以纳入小组之间互评成绩。
  毫无疑问,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是学好英语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当今过分强调实用性的大环境下,語言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教师和学生似乎都在努力寻找学习英语的捷径,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精通英语这门语言。殊不知,一种语言的魅力乃至灵魂,都是在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中获得的,所以我们要多点儿耐心,撇开狭隘的、单纯提高各类技能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打开文学作品的宝藏,探寻艺术的瑰宝。经过这样看似缓慢、艰难的过程之后,学生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具备文学修养、有着较高审美趣味、思想丰富、人格健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至于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学生也已然不在话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巨大的技术支持,它是师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有力工具。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就赏析作品进行思想交流,督促鼓励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等。总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从长远角度来讲,对学生掌握甚至精通英语这门语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青.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2]郭卉青.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新特征[J].山西教育(教学),2020(10)
网站目录投稿: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