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第十二章第三节


  第三节
  故事正解
  钱老安贫乐道
  钱老自己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典型。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从小就很有志气,5岁就能读懂《水浒》,立志长大后也做英雄,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从研究员一直当到教授。按理说,钱老一家在美国的生活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当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1955年10月,毅然带全家返回祖国。他牵头成立了中国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8年完成了东风导弹计划,并且在1964年试射成功。而2003年成功将"神舟五号"送入太空的"长征"火箭,也是在钱学森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很多人都说,是钱学森点燃了中国的强国梦想。
  钱学森的近亲陈天山,他的外公与钱学森的父亲是亲兄弟。他说起了一件往事。他说:"当时的钱氏大院在杭州东街路,钱氏大院以前有3万平方米,住的都是钱家的人。这个大院后来拆掉,分给我们的房子,钱学森也分到一套,我当时写信给舅舅,他回信说,我是无产阶级,我不要房子。"他说,钱学森平时很节约,可国家要赔给他房子,他却不要。上海交大档案馆原馆长曾勋良教授也说起一件往事。当时上海交通大学要成立档案馆,曾勋良负责收集校友资料与实物。他问钱老有什么东西可放在档案馆,钱老说,他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给了曾勋良两支铅笔和一个本子。曾觉得不够,就左看右看,看到墙上挂着一只很旧的公文包,就说好不好把公文包给我?钱老不肯,说这只公文包他已用了50年了,现在也还要用。曾勋良说,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钱老给人的印象是非常节俭,他起草文稿,都是写在废旧的挂历背面或会议材料的背面。作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样做确实十分难得。因为,在钱老的心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色就应该是安贫乐道,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标准,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家和人民。
  问题讨论:
  (1)这则故事表现出钱学森什么样的品质?
  (2)你赞同钱学森的做法吗?
  (3)快乐,离我们远吗?
  如何实现贤?
  1、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如此赞赏?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语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读: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详解:志向是快乐的根本保障。贫穷不是一件乐事,但不能因为贫穷而影响了自己的乐事。"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财务无自由。唯有志向、使命感,能带来内心强大的快乐。无论贫富,不改其志,不改其乐。君子之乐,乐在其志也!贫穷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不为贫穷而焦虑,能内心强大,安心静气,不改自己的原则,不改自己的追求,不改自己的计划和节奏,不影响内心的安定和快乐,这就是贤德了。这是颜回的本事,好学多闻,记忆力非常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后世给他的赞誉是复圣。所谓复,就是没有自己的智慧和认识,只是在学习孔子的思想罢了,孔子认为颜回真的能做到安于穷困而能乐道,这是君子的范本,甚至孔子认为自己都难做到,所以他连着说贤哉回也。优点也是缺点,颜回学习好,但是他在促进孔子思想发展上,确实没有帮助。
  2、孔子认为贤才与小人的区别?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1)荡:清除,洗涤。(2)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3)"长"读作:cháng,时间久。(4)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
  语译: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解读:孔子的意思是宽容是一种美德,这也是一个贤德之人所必备的美德,也是贤德之人得到百姓的拥护,拥有亲和力的条件。
  详解: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恪守德行,因此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一派坦然;小人因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经常忧虑、担心,所以在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子张认为君子与贤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原文: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注释:(1)尊:尊重;(2)容:容纳;(3)嘉:嘉奖
  语译:子张说:"这和我听说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解读:商汤说:"如果是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请由我一人承担。"武王也说:"即使有近亲,也不如有贤人。如果百姓有过错,那么将由我一人来承担。"因此周朝恩赐天下,使贤人多了起来。
  详解: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有人说孔子是自相矛盾,一方面说三人行,又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是翻译的问题,如果把友翻译成做朋友,那么很简单,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想来一个谦虚如孔子的人说这样的话,确实不应该。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这样翻译,就是把友就翻译成朋友,把勿翻译成无,就成了这样,没有朋友不如自己的,这就符合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子张阐发了孔子的交友思想,就是君子对所有的人基本一视同仁。
  4、子张为什么努力做一个贤人?
  原文:子张曰:"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释:(1)贤:贤德兼备的好人。(2)容:容纳。
  语译:子张说:"如果我自己很好,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将拒绝和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解读:这里又提到如何交友?主要是监督自己要做到贤德,让自己成为一个贤人。
  附赠多闻
  1、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语译: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语译: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网站目录投稿: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