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实施网扶工程需先解决好三个前置问题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所提出的"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计划》在明确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之后,提出了实施"八大行动"的要求。其中,"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简称"网扶工程")摆在第三位。"网扶工程"的对象是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站位是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
  "网扶工程"从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两个方面,提出了任务设置、活动安排和目标定位,指向于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认为,实施"网扶工程"还需要重视三个前置问题:一是"行不行",即基础条件能否真正适应要求;二是"愿不愿",即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尤其是教师是否具备学习动力;三是"成不成",即"网扶"是否做好了公平。
  表明看来,"行不行"似乎已经不是问题。事实上,不论是学校的设备设施还是教师和管理者的应用水平,"行"的已有一些,"不行"的还有不少,而"不行"的才该"网扶工程"首先必须切实解决的。
  "愿不愿"是关乎教师专业进步的核心问题,扶贫必先找准扶智者: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判断需求、精准实施扶贫、精准考核成效。调动学习热情和应用动力是决定扶贫成败的关键所在。
  "成不成"则更为强调持续性的支持保障,服从于"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否则,定然无法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是"网扶工程"的要旨所在。为做好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必须着力解决好"行不行""愿不愿""成不成"三个前置问题。
  解决"行不行"的问题,《计划》要求多方发力、多管齐下。针对"行不行"方面的弱项与短板,要开展系列活动,让开展信息化教学、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仅在设备设施上有硬件保障,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上有软件支撑,更需要在教师和管理者应用设备设施上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解决"愿不愿"的问题,政府需带头,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需通过制度设计、机制创新、示范引领、行为跟进等途径。要引导教师和管理者在应用动机上有紧迫感和积极性、在应用行动上有所进步、在应用成果上有所获得,使应用信息化设备设施从被动转为主动、由主动转为自觉,从不用、少用变为多用、常用。
  解决"成不成"的问题,则需要基于实现教育公平、持续性地缓解教育数字鸿沟并消弭新的教育数字鸿沟,以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以优带差、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帮扶机制只能缓解鸿沟,而消弭鸿沟则需要通过建立优先发展薄弱区域、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等政策制度来实现。
网站目录投稿:语玉